本报讯(记者 崔福红 通讯员 张伟涛)在这瓜果飘香的季节,走进淳化县,一座座温室蔬菜大棚和规模化的生猪养殖场,都在无声的描绘着农村的田园新景,淳化新型农民正过着甜蜜而幸福的新生活。
“大棚蔬菜”谱出“致富曲”。卜家村是淳化出了名的大棚菜种植专业村,该村村民卜建亭,前些年在国家强农惠农的政策帮扶下,建起了蔬菜大棚,当年种植的5亩西红柿总产量达60000余斤,收购价每斤1.2元,仅西红柿一项为他带来70000多元收入,这让卜建亭尝到了初次收获的喜悦。在他的带动下,如今卜家村种植大棚面积已达500余亩,当地农民靠着大棚蔬菜种植,盖起了新房子,改变了生活环境,过上了富裕的生活。
为了使该村这一特色产业种植规模再扩大,管理水平再上层次,实现辐射带动周边村目的,该县及时开展“科技下乡”活动,分派科技干部深入乡村,组织菜农参加无公害蔬菜栽培管理技术培训,并组织农技专家深入田间地头对种植户进行现场指导。同时,积极为种植户推荐优良品种,推广使用沼液、沼渣等有机肥和控释肥技术,使用无滴膜、黄板诱杀、滴灌等技术,并通过实施产品追溯制度来保证蔬果品质。为了保障销路,该县建立了蔬果经纪人队伍,做到每个村都有经纪人,配备专人负责联系市场销路,当地生产的蔬果主要销售到西安、咸阳和当地各大超市及各镇农贸市场,该县对卜家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出产的蔬菜设计了“淳化蔬菜”包装箱,注册了商标,有效提升了品牌形象。今年,淳化县新建大棚蔬菜480亩,目前,淳化大棚蔬果总面积已达9000亩,仅蔬菜一项年收入达720万元。
“温氏模式”唱出“富民歌”。杜小伟是淳化县秦庄发展服务中心东洛房村的生猪养殖户,2014年他投资建设了温氏家庭农场,不但享受到厂家统一提供的猪苗服务,还有养殖专家不定期来指导技术。生猪育肥后,厂家上门按保护价收购。仅去年前半年他首次就出售了300头猪,半年时间净赚了6万多元,截至目前,他已出售了三批猪,收入达20余万元,可观的收入让他喜出望外,去年年初在县城买了房,今年开上了小汽车,当地村民纷纷向他请教致富经,在他的带动下该村目前发展“温氏模式”家庭农场20家。
为了使更多农户跻身“温氏模式”养殖,促进农民增收,该县积极推行“四统一保”模式,即由企业统一提供猪苗、统一提供饲料、统一进行防疫、统一技术服务,最后由企业按保护价回收,确保生猪养殖户每头猪净赚150元以上,帮助养殖户解决资金短缺、技术短板和产品难卖等问题,实现生猪养殖“零风险”。此外,为了解决养殖户的建棚资金短缺难题,该县明确规定,凡按温氏标准建成并饲养300头生猪的,县财政给予每棚补贴3万元,温氏集团给予每棚补贴1.2万元的政策,外来投资生猪养殖的人员也同样享受此政策。同时,淳化县财政还特意列支900万元以奖代补资金、协调金融机构开发了1000万元“助农宝”信款产品,切实解决养殖户贷款难、担保要求高、程序复杂等筹资难问题。
目前,全县拥有养殖龙头企业4家,专业合作组织83家,规模养殖场户182个,其中常年存栏超100头以上的生猪规模养殖场达473个,生猪生产呈现快速增长的势头,拉动全县养殖业的迅速发展。
新闻推荐
本报讯(马登乐实习生梁娜)8月25日,凝聚着西安市莲湖区城管队员和辖区商户爱心的上万件衣物移交到莲湖区慈善协会,将统一送往灾区,帮助灾民渡过难关。今夏以来,陕西省多地暴雨成灾,致使数万群众无家可归,...
西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西安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