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医生时,他对病人热心、细心、耐心,急群众所急、解群众所忧;当基层卫生院院长时,他潜心、用心、精心,把一个曾“门可罗雀”的摊子办得红红火火;当中心卫生院院长时,他专心、尽心、全心,锐意改革,创造了全市、全省数个第一,甚至在全国榜上有名。他就是陕西省健康卫士、安塞县坪桥卫生院院长王斌。
在坪桥镇赵家湾村记者见到了出诊的王斌。此时,他正给患有脑梗的姚俊民、康生芳夫妇量血压。2013年,77岁的姚俊民因脑梗半身不遂,次年,他的老伴也因脑梗住进了坪桥卫生
院,出院后,王斌将其纳入自己的包联对象,隔三差五就上门给他们量血压,了解病情,每年春秋两季也都会上门给姚俊民、康生芳夫妇输液。
“你儿子这几天还咳嗽吗?”“大婶,药吃完没?
最近还晕不晕?”出诊返回的途中,王斌的车子走走停停,遇到的群众上至老叟下至小童他总会寒暄几句、叮咛一下。见我们好奇,他笑着说:“坪桥镇5063户群众每户人家的情况都印在了我的大脑里!”
农村出身的王斌深知山里群众的疾苦,目睹着长久以来因为“看病难、看病贵”让乡亲们形成“小病扛,大病拖”的生活习惯,致使一些隐形病魔成为头号杀手时,王斌深感忧虑。为了从源头上改变这一现象,2007年,王斌上任坪桥中心卫生院院长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开展健康普查。他带领业务
骨干利用50天的时间,进村入户对全镇村民逐一进行了健康检查,并将所有群众的健康情况进行登记造册,还实行院领导包村,医生包人的一对一健康跟踪包抓制度,并成立了医疗服务队,每月都带着医疗设备、药品等进村对村民逐人进行健康普查。高家湾村民孙建珍,偶尔肚子胀,自己以为是
消化不好没在意,在一次医疗服务队送医送药下乡时,被B超查出疑似肝硬化,后经延大附属医院确诊,得到及时治疗,目前病情有所好转。
自2007年以来,王斌带领的医疗团队,通过健康普查共查出患有各类疾病的病人1764例,为患病群众送药共4万余元。
为了让患者能进得来、住得下,王斌跟职工强调最多的就是:医院是让患者看到希望的地方,医生是让患者康复的服务者!按照“带着感情进病房,想着农民开处方”的服务宗旨,多年来,坪桥镇卫生院在“零距离沟通”、“亲情
化服务”中,通过加强规范诊疗,合理使用药品及一次性耗材,缩短病人平均住院日,实行部分小病种限额收费,对部分紧急患者开展“先看病,后付费”绿色服务通道,甚至对特困人群减免费用,有效控制医药费用的不合理增
长。患有脑梗的玉山岭村村民马生金在坪桥卫生院住院期间,因家境贫困,没钱吃饭,每餐买馒头充饥,被王斌发现后,当下便倡议职工捐款,并免除了马生金的住院费及老两口的伙食费。
在患者的眼里,王斌医术精湛,是位热心肠的好医生;在职工眼里,王斌务实创新,是位德高望众的好领导。职工身体不适,他亲自端饭递药,职工遇到困难,他全力帮忙。
一次副院长王延安去西安开会时,家里妻子宫外孕突然昏倒,当王延安赶回来时,妻子已
在王斌的帮助下,在延安医院成功手术;防疫专干杜小军的儿子不小心骨折,王院长跟杜小军一起带着孩子去延安找大夫,直到骨头接好才一同返回。
2009年,怀孕40多天的坪桥镇赵家湾村村民张丽在凌晨四点突然发生抽搐、休克,王斌第一时
间赶往现场并初步诊断其是宫外孕,立即催促家属直接奔赴县医院。“路上院长不停地打电话,我们到县医院时,那里的医生护士就在等我们,做过B超确定是宫外孕后,直接进手术室了,当时医生说手术再迟5分钟,我媳妇就没命了。”丈夫米有富心悸之余,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刘小艳)4月17日,副市长彭祖佑与浦发银行资产管理部副总经理杨再斌一行就政银合作工作进行了座谈,金砖城市国开先导基金董事长郑志军、浦发银行西安分行党委委员、副行长吴晓峰以及市财政...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