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新闻 长安新闻 高陵新闻 蓝田新闻 周至新闻 户县新闻
地方网 > 陕西 > 西安市 > 西安新闻 > 正文

新动力新发展新气象 ——宝鸡市渭滨区2014年经济社会发展精彩回眸

来源:陕西日报 2015-02-06 19:09   https://www.yybnet.net/

瓦峪河新貌

核心提示

这是一片注定会制造传奇的河滨之岸。北纬39度,地球另一端的密西西比河蜿蜒着润养了全球最富生机的诸多滨河城市;2014年,同样的纬度线上,宝鸡市渭滨区也在大河之岸积蓄着荡人心魄的发展力量。

这一年,渭滨区积极破解新常态下经济社会发展难题,在产业转型升级、新型城镇化推进、生态建设、社会治理、民生改善等方面聚焦用力;

这一年,渭滨区以全面深化改革统领全局,迅速有序展开以“强基础、促转型、保增长、惠民生”为主线的各领域改革;

这一年,渭滨区以宝鸡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契机,全面优化提升市民文明素养、城市审美品质,凝聚起一股重塑文明风貌的强大气场;

这一年,渭滨区以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重大契机,聚精会神抓好党的建设,持之以恒反“四风”、改作风,推动形成全面从严治党新常态…… 

寒冬时节,走进宝鸡市渭滨区,感受渭水之滨这片土地发展之热烈。

秦岭山下、渭河之滨,看到的是一幅幅令人振奋、和谐共进的发展热图;听到的是逆势而上、奋发有为的时代强音;感受到的是开拓创新、科学发展的创业精神。2014年,一个个富民强市的民生工程,一批批马力十足的重大重点项目,一片片美轮美奂的城市新景为渭滨在转型升级、环境建设上不断积聚能量。40多万渭滨儿女紧紧围绕“强基础、促转型、保增长、惠民生”这一主线,重点完成“做大总量、做优质量”两大要务,实现了经济平稳发展、民生持续改善、社会和谐稳定,谱写着一篇篇建设新篇章,铸就了一个又一个历史性的新辉煌!

渭水浩汤,改革、创新、发展的涛声正随着奔腾河水不间断地日夜潮涌,强劲地推动这座城市日新月异地变迁。这些变化存在于经济、社会、民生等领域,流淌在市民鲜活的记忆里,并悄无声息地变成城市的历史被时代铭记。我们看到,今日的渭滨正刷新着渭滨速度,升腾着渭滨气象,书写着渭滨精彩。

执优化经济结构之牛耳

——瞄准科技创新第一动力  发力互联网产业集群

2014年7月2日,渭滨区互联网产业园正式诞生。互联网产业园是渭滨区加速产业升级,优化经济结构,把创新驱动和高新产业带动作为第一动力,转方式、调结构、稳增长,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的产物,被命名为“宝鸡市创业孵化基地”。

作为宝鸡市主城区繁华商业聚集区的渭滨早已嗅到了未来商业的机遇高地,谁抢占电子商务市场,谁就是未来的赢家。

渭滨区积极谋划、抢抓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和宝鸡打造关天经济区副中心城市的战略机遇,确定了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优先发展战略新兴产业的思路,把互联网产业作为加快结构调整、实现转型跨越的首选突破口,先行探索,科学规划产业发展,搭建产业集聚平台,大力引进知名企业。

渭滨区区长李晓阳表示:“渭滨区工业比重占到全市的40%,以经济发展为主线,调整经济结构实现产业转型已是当务之急。”网一集团宝鸡臻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是网一集团下属宝鸡分公司,主要从事互联网产业,旗下包括新媒体、电子商务平台以及网络营销整合业务。此次入驻,为渭滨区互联网产业更增添了一份发展契机。

截至11月底,园区已与29户企业签订入驻协议书,正式运营22户,其余7户正在做开业准备,已初步形成了软件开发、IDC数据中心、电子商务、信息分类、行业应用、新媒体及游戏、动漫制作等业态。其中,引进北京盛世光明、58同城等业界知名企业,京东商城中国特产陕西馆上线运营,全区互联网产业营业收入突破3亿元。

不仅如此,渭滨区还“借脑引智”,先后邀请中国智慧科学研究院院长胡宝钢,国家信息中心、中国智慧城市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组组长、研究员曹毓秀,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海外部副总、研究员陈文晖,中国科学院物联网中心部门主任陈勤践等专家学者,就智慧城市与物联网产业、产业园区发展进行专题讲座。按照“知名企业招进来、本地企业做起来、网络技术用起来、优秀人才引进来、专业园区建起来”五步走的发展思路,渭滨区在招商引资的同时,积极加快对本地企业的转型升级。不久前,在西安曲江国际会议中心举办的互联网产业发展以及相关产业推介会上,围绕互联网产业,渭滨区签约18个项目,总投资额达46.06亿元。

思工业经济大局之辨

——延展传统优势“支脉” 培育新兴潜力行业

隆冬时节,秦岭北麓茵香河畔微微寒意,但走近渭滨区工业基地,一股欣欣向荣的暖意扑面而来。纵横交错的区内道路,鳞次栉比的生产厂房,规划有序的功能分区,来往熙攘的人流、车流……这一幕幕生动的画面,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渭滨区工业基地推进新型工业化,寻求跨越式发展的信心和胆识,诠释着渭滨区工业基地高速发展的独特魅力。

宝鸡市确立的12户重点企业,渭滨区就有宝钛集团、秦川机床工具集团、宝鸡石油钢管公司、中铁宝桥公司4户。对于这四棵“大树”,渭滨区高度重视,实行一个项目、一户企业、一名区级领导包抓,定期与企业联系沟通,研究解决企业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加大协调支持力度。通过扶持政策,中铁宝桥、宝石钢管、秦川发展、宝光集团等辖区大企业新建、扩建项目全部留驻辖区,安徽合力叉车、青海第二机床厂等外埠名企也慕名入驻。

为了扶持中小企业才是延长工业产业链条的落脚点,也是加快工业转型发展的根本。为此,渭滨区一方面引导中小企业围绕龙头骨干企业配套需求,支持中小企业向大企业大集团主动靠拢,增强关联度;另一方面从税收返还、贷款贴息、技术创新、创建名牌等方面给予政策和资金扶持,初步形成了大企业大集团引领、中小微企业配套的发展格局。截至目前,已有100余家工业企业落户渭滨区,形成了装备制造、机械电子、新型建材、农产品加工、服装加工、有色金属加工为主的六大产业集群。“大榕树”带来的经济效益越来越明显。

同时,渭滨区相关部门积极做好重点企业和中小企业的配套服务,致力创造宽松优惠的政策环境,营造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搭建专门对接平台,开展专业对口培训,设立专项扶持基金,全力促进企业技术改造升级。并立足建设现代化、高标准的工业基地,多渠道筹措资金2亿元,完成了渭滨区工业基地新建区内道路、水电等“七通一平”建设,实施了整体绿化亮化美化工程,基础设施配套日趋完善。渭滨区工业基地已跻身全省十大园区之列。

渭滨区坚持培育、扶持、引导三措并举,突出培育重点技术、重点企业、重点产品,提升基地内企业的创新能力,政府还出面“做媒”,在企业和院校之间搭建产学研合作桥梁。通过召开中小企业座谈会、产学研交流会和走访慰问产学研合作专家等形式为企业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积极引导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进行产学研结合。

一连串数字印证了渭滨区以产业集群为支撑,以科技创新为动力,推动全区工业经济发展的铿锵脚步:2014年全区完成工业总产值230亿元,同比增长10.3%。如今的渭滨正在向科技要效益,争市场、谋跨越的转型之风已势如破竹!

固文化立城之根

——以传统文化为魂治山改水 以生态宜居为本扮靓植绿

渭滨区神农镇,旧称益门,是三秦入蜀之咽喉,古为兵家必争之地。这座宝鸡“南大门”曾经因山洪频仍,致使其杂草丛生。2014年,渭滨区政府投资、企业赞助,于川陕路13公里之西,辟地200余亩,治山改水,增建人文景观,新建古弓鱼公园,其创意之新、布局之巧、做工之良、文化意蕴之丰叹为观止。

这座公园的建设充分挖掘地域文化,取名古弓鱼公园。改造过程中,除杂草、乱石以植名树花木,去污物、垃圾而种草坪绿地;筑文化墙以现古今文明,在一系列扮靓植绿的改造之下,整个公园山水相映,建筑美与自然美融为一体,隐意境涵蕴于内,显诗情画意于外,源于自然而又高于自然。许多市民由衷地高兴:“川陕路过去脏乱差,这几年经过整治,公路两边绿树成荫,还建了不少小游园。现在从这条路上开车经过,欣赏沿途的美景,确实是一种美好的享受。”

滨河南路距古公园几十公里,但却有着同样的曲折命运。其因紧靠渭河南岸故而得名,它东起金渭湖拦河闸,西至神农大桥,路宽不过4米,这条东西走向的小路是附近很多居民出行的必经之路。但多年来,小路边却始终杂草丛生、垃圾成堆,让居民对这段路又爱又恨。2014年,渭滨区将这段路作为重点改造提升项目,也是打造“一湖两岸”景观长廊的一项重要举措。

自2月开工建设,短短四个月,昔日的背街小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改造后,来此休闲的市民更是络绎不绝。滨河南路路北是缓缓而升的河堤,坡面上错落有致地种满了四季常青的松树、翠柏、青竹,高低起伏,隔离了与它平行的河堤大道,这道浓密的“屏障”也阻隔了外来的干扰嘈杂,让它清幽了许多。路南紧靠一段围墙,可以说,改造后的滨河南路最美、最特别的就在这段围墙上。近两千米长的围墙,青砖、灰瓦、白墙,仿佛要穿越数千年,回到秦汉的时空。其间穿插建成三个精美的砖雕大照壁——“太白积雪”“闻鸡起舞”和“鸡峰插云”,每个主题都跟宝鸡密不可分。墙面上,古朴庄重地绘着梅兰竹菊、松树、荷花,以及灯笼、仙鹤、喜鹊等吉祥图案,在阳光下闪着光彩。走近细瞧,你会发现它们竟是用无数彩色的碎瓷片拼贴而成。每一幅图案、每一种颜色的搭配都独具匠心。

2014年,渭滨区委、区政府决定将宝商桥头绿地改造成林荫停车场。因为树木不仅能够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保护环境,还是天然的吸尘器,一亩林地一年还可吸收60吨灰尘。

渭滨区行政中心林荫停车场地处渭滨区文化、政治中心,工程占地总面积约5100余平方米,由南山建委承建,于2013年11月开工建设。建设过程中,按照“生态停车场”的标准和上有大树、下能透水、绿树环抱、行车通畅的节约型绿地设计理念,尽量保留原有高大乔木,地面用草坪砖铺设,适当保留小块绿地。目前,这座生态停车场共栽植各类乔木2000余株、灌木2.6万余株,铺设生态草坪400余平方米、生态草坪砖1000余平方米,同时还配套安装了停车定位器92套,并对停车场的文化墙面粉刷一新。据悉,该停车场的绿地率达到了30%以上,绿化覆盖率达到60%,不仅方便群众停车,也增加了城市绿地覆盖率。

放眼望去,如今的渭水之滨,已经实现了让森林拥抱城市、让城市走进森林的梦想,推窗见景,车行林中,人走树下,绿色生态催生的幸福之花正在这里尽情绽放!

解百姓民生之忧

——持续改善医疗教育水平 切实保障集市食品安全

心系民生的首善之事,便是确保民之安澜。刚传来消息,在2014年全省“两率一度”测评中,渭滨区人民群众对社会治安满意率为93.72%,位居全省城区第一位;平安建设知晓率为89.81%,位居全省城区第四位;公安渭滨分局金陵派出所荣获“全国公安机关爱民模范集体”殊荣。

在平安和谐的社会氛围下,渭滨把更多目光投向了医疗、教育、食品安全等跟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民生新期待。

“这次看病,我们只负担了一半都不到的费用,多亏了区上的医疗改革!”李先生是渭滨区石鼓镇党家村的村民,妻子去年5月因乳腺病住院看病花费了3万元,自己只支付了不到一半的费用,现在他逢人就夸医疗改革好。这是渭滨区全面实行定点医疗机构住院总额预付制以来带给市民的新福利。

如今,渭滨区各卫生服务机构已经形成了中医药“简、便、验、廉”特色服务,得到社区居民的认可,减轻了社区居民的医疗费用负担。同时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基本医疗服务中充分运用中药、针灸、推拿、火罐、敷贴、刮痧、熏洗等中医药适宜技术,辩证治疗社区常见病、多发病。涌现了一批名老中医的服务典型,受到社区居民的欢迎和拥戴。

渭滨区近年来一直面临着人口快速膨胀带来的巨大压力,全区目前各级各类在校(园)学生近6万人,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公平就学、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热切渴望。

“上好学”首先要有“好学校”。立足区情实际,渭滨区教体局于2012年果断启动“渭滨教育质量整体提升工程”,开展城乡学校对口帮扶。姜谭、桥南、清姜三个片区的城区学校分别对口帮扶高家镇、石鼓镇、神农镇三个镇的农村学校,通过联片教研、资源共享、互动交流和捆绑评价等形式,以强带弱,让全区每一所学校都朝着群众心目中的“名校”发展。

近年来,针对移交的部分企办子校规模小、办学水平低、学段混设以及普遍存在的学校布点多、空间受限的状况,渭滨区积极实施校点布局调整,优化整合教育资源,以片区为单位,围绕片区内名校的辐射带动作用,先后在宝光路、经二路、清姜路、高家镇等地区实施了校点布局调整。共撤并学段混设、规模太小、过于密集的初中8所,小学10所。其中一部分更换校牌后并入附近名校,成为名校的分校;一部分分流后停办,停办的学校通过改扩建,以最短的时间、最小的成本建成新小学3所、新初中1所、公办幼儿园5所。以上调整扩大了辖区优质教育资源,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困扰辖区名校的择校热、大班额现象。

三年来,渭滨区多方面筹措资金5.07亿元用于改善办学条件,基础设施的不断改善让渭滨教育焕发出勃勃生机。为保障留守儿童、残疾人群的教育幸福,渭滨区在新民路小学成立了培智教育中心,为智残儿童提供优质教育和康复条件;2011年渭滨区争取到深圳市温州商会西部助学项目100万元,在相家庄中学成立了西北地区首家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及留守儿童教育中心;2012年在宝鸡市儿童福利院设立了全省首家“特殊儿童教学点”,依托宝氮子校的教育教学资源,为适龄残疾儿童提供教育教学服务;2013年在高家镇固川小学,渭滨区建立了后山区留守儿童成长家园。

集贸市场不仅事关城市形象,更事关老百姓的食品安全。为了保障集贸市场的正常秩序及食品安全,区上还建立市场整治包抓小组制度。在每一个市场组建一支由镇街、部门分管领导牵头,药监、执法、工商等部门各派一名工作人员组成的“集贸市场创文整治包抓小组”,负责市场综合整治。同时,建立“三级包抓”“双向考核”管理制度。工商部门实行各市场由一名局领导包抓、一名工商所长主抓、一名工商人员具体落实的三级包抓责任制,采取分局对工商所考核、工商所对所辖市场考核的“双向考核制度”,夯实了各级责任。

同时,渭滨区启动“百名工商干部进市场抓创文”活动,工商部门全员出动、全天巡查,督促各市场从环境秩序、卫生保洁、车辆停放等各方面进行整改。在全区14个集贸市场中,对设施落后的九华和金陵新村2个市场责令停业关闭,整体改造重建;对其余12个市场改造更新硬件设施,强化日常监督管理,市场的卫生保洁、环境秩序、车辆停放等有了显著改观。全区集贸市场整体呈现出分区合理、设施完备、干净卫生、整洁有序的新面貌。

2014年,标注在渭滨大地上的一个个符号,清晰的书写下一份份精彩的“渭滨答卷”。2015年的渭水之滨,千年洗练的传统文化,拼搏锻造的民本执念,已经成为渭滨在建设西部一流城区的征途上最宝贵的新常态。 

浓墨重彩这一年

——渭滨区2014年十大工作实绩

1.经济实力迈上新台阶

地方财政收入突破5亿元大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超过330亿元,社会零售总额完成154亿元,城市、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2842元、13104元,主要经济指标位居全市首位。

2.互联网产业引领发展

在全省市辖区率先出台《移动互联网产业发展规划》和《发展互联网产业扶持办法》,建成全市首个互联网产业园,成功举办首届宝鸡市互联网大会,北京盛世光明等26户互联网企业入驻产业园一期。

3.旧城改造实现新突破

区机关旧址、石鼓园小区西侧开发完成拆迁,姜城村9.8万平方米安置楼主体完工,三合村改造完成一期拆迁,陈家村、赵家庄、南关路片区改造前期工作全部到位,金陵新村等7个老旧小区完成改造。

   4.生态治理再添新景观

石坝河、瓦峪河“两河”治理工程完工,为全市城区小河流治理工作树立了典范;古公园建成开放,为市民提供一处水景相望、生态优美、兼具休闲的城市新景观。

   5.文物考古全国闻名

石鼓山西周墓地被认为是全国商周考古的一个大发现,荣登“201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榜首,并在上海博物馆开展了为期3个多月的《周野鹿鸣——宝鸡石鼓山西周贵族墓地出土青铜器展》。

   6.防震减灾全国获殊荣

渭滨区被评为2014年度“全国防震减灾工作先进县区”,连续第二年获得中国地震局表彰。

   7.扶贫工作走在全省前列

近三年,全区累计投入扶贫搬迁资金近7600万元,实施搬迁635户、2413人,新建住房6.5万平方米,建成枣园等7处集中安置新区,被评为2013年度“省级扶贫移民搬迁优秀县区”。

   8.省运会在渭滨区隆重召开

陕西省十五届运动会于8月15日在宝鸡体育场开幕,20日闭幕。开幕式上,渭滨区祭祀炎帝盛典队伍再现了祭祖盛况,圆满完成了观众背景墙组织工作和节目展演任务,赢得了社会各界的肯定和好评。

  9.教育质量有了新提升

2014年,在高考报名人数相对减少的情况下,全区二本上线率再创新高达到61%,继续居全市首位、全省前列,比2013年提高近7个百分点,高于全市二本平均上线率近16个百分点。

10.民生保障领跑全市

渭滨区成立全市首家社会救助中心,组建区女子轮椅篮球队,在2014年全国轮椅篮球锦标赛暨全国第九届残运会暨第六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轮椅篮球预赛中勇夺第六名,获得2015年进军全国第九届残运会入场券。

新闻推荐

安康彩民中得体彩大乐透590万元

本报讯(记者毛毛)2月6日,来自安康的一位中年男子在省体彩中心领走了590万元大乐透一等奖。这是陕西省彩民在2015年开年仅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收获的第12个全国体彩头奖。目前,体彩大乐透奖池仍有9.01亿...

西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西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新动力新发展新气象 ——宝鸡市渭滨区2014年经济社会发展精彩回眸)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