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力贞走了,她走的是那样的磊落。她生前和爱人始终要求子女和后辈不要以刘家后代自居。做一个端端正正、自食其力的人;
刘力贞走了,她走的是那样的坦然。她一生淡泊名利、做事低调,只愿为人民做一些实实在在的事情;
刘力贞走了,她走的是那样的安详。她曾说过,父亲当年闹革命,就是为了让穷人过上幸福日子。今天我们所做的工作,就是继承前辈的遗志,把我们的生活过好。
刘力贞带走的是一个时代、一段传奇,留下的是一种精神,一笔财富!
敬爱的刘力贞、永远的刘力贞,一路走好,一路走好!
11月3日,暮秋已深、孟冬渐至、北风瑟瑟、降温频频。在这突变的季节里,传来一个不幸的消息——刘力贞老人因病在古城西安逝世,享年85岁。老人的去世,使业已转冷的日子更加阴冷、更加冰寒。
陕北延安志丹县,名将孤女美名传。知道刘力贞,是在学生时代的书本里;见到刘力贞,是在报纸、电视、会议上;我最后一次近距离见到刘老,是在2013年6月28日一场活动中。
那天,由中华全国农民报协会主办、陕西农村报承办的“全国农报看陕西”大型异地采访活动启动仪式暨纪念《陕西农村报》创刊60周年座谈会上,刘力贞是受邀出席此次会议的原省级
老领导之一。
按照分工,我被安排在接待主要领导组。当时,持续高温、酷暑难耐,但活动的热浪似乎比气温还要高涨。会议定在下午2点开幕。参会的人员在中午12点后就陆陆续续报到,西安古都大酒店异常繁忙。大约1∶40分,刘力贞、张光同时来到。年迈的张光先生坐着轮椅,消瘦的刘力贞女士被工作人员搀扶着缓缓下车。我赶忙迎上去,首先将满头银发、衣着朴素的刘老搀扶着上了2楼贵宾室稍作休息,给她沏上一杯茶放在茶几上。刘老说,陕农报是张老报纸,在三秦大地很有影响。我一直很关注你们的报纸,看到陕农报近年来的发展和进步,我心里很高兴。今天这个
活动来的人不少,场面很热烈,你们组织得很好,谢谢陕农报的同志。我说,我们做得还不够到位,应该感谢您的长期支持。刘力贞始终微笑着、客气着。会议开始5分钟前,我又将刘老扶进会场,并小心翼翼地将她与张光先生安排到主席台座位上,她点头致意、连说谢谢。刘老给我总的印象是和蔼可亲、平易近人、没有架子。
使人感动的是,那么热的天、那么长的会议,刘老竟然从头听到尾。张光先生还作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会后,老人还和与会的几百人照了合影。
孰料,那一见却是最后一面,那一别竟是最后诀别,那张照片已成永远纪念。
新闻推荐
从1995年进厂到现在,白峰已经在永坪炼油厂工作了近二十年。多年来,从一个一般的车间操作工到一个车间的主任,他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不仅为自己所在的车间和企业创造了众多的荣耀,同时也让自己的人生像...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