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新闻 长安新闻 高陵新闻 蓝田新闻 周至新闻 户县新闻
地方网 > 陕西 > 西安市 > 西安新闻 > 正文

凤凰台走出的秦腔表演艺术家 ——专访陕西省戏曲研究院贠宗翰

来源:咸阳日报 2014-05-27 23:15   https://www.yybnet.net/

图为贠宗翰(左)接受记者采访。

本报记者 王德华

20多年前作为一个小戏迷,被他扮演的王仁厚、李玉和、程婴、况锺、海瑞等角色所吸引。做记者的便利也早就埋下采访贠老师的夙愿。那时候,他演出很忙没有如约而至。今天终于机会来了。但眼前的他已经不是当年那个英俊潇洒的帅哥了,一头银发,双腿有些不便,人也消瘦了许多,只是紧凑的语速与刚劲有力的话语之中依旧透露出这位表演艺术家的精神矍铄,底气十足,风采不减当年。这就是已过古稀之年的贠宗翰。

话题,还是从贠宗翰当年和另一位表演艺术家郭明霞合作出演《杀庙》说起。他说,上世纪80年代,受组织安排,很幸运和自成一体的郭派(明霞)合作演出《杀庙》。当时时间紧,郭老师担心会配合不拢,我说,放心,你按你的郭派走,我会跟你来。磨合不到三天我们就上了演出舞台,台下观众都说看了这两个人的表演,耳目为之一新。当然贠老师多少有些谦虚。秦腔行当扮演韩琦这一角色的西北叫得上号的少说十多人,郭明霞也和马桂英、张兰秦等诸多艺术家合作,这一次,同为咸阳乡党的郭贠合作最富有特点,将侠肝义胆为人称颂的韩琦与不屈命运赢得同情的秦香莲扮演得活灵活现,天衣无缝。同为秦腔艺术的大家,一个成为观众心目中永远的秦香莲,一个被称为迄今为止难以再现的“韩琦标本”。

刻苦学艺三意社

1940年,贠宗翰出生于咸阳老城里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孩童时代就尝到了生活的万分艰辛与苦难,那时候的关中大多数父母都期望孩子能尽早学一门手艺有一碗饭吃。贠宗翰的父母都爱看戏,附近农村过会演戏,常常背着小宗翰站在台下,看不全,哪怕是灌耳音也心满意足。耳濡目染,渐渐地他也成了个秦腔小粉丝。他不止一次地想象着有一天自己也像舞台上的名角色一样,驰骋于方寸之间,叱咤于历史的沧海之中,以唱念做打优秀的人物扮相,赢得观众的掌声。

1952年,只有12岁的贠宗翰刚从小学毕业,父亲就想早早让他去澡堂子当学徒,或者去店铺子做相公,为的是将来能成为账房先生或者二掌柜。然而宗翰对这些却没有半点兴趣。性格倔强的他坚持要拜师学戏,并考到有名的秦腔班底三意社。临走前父亲千叮咛万嘱咐“学就要学精,切莫学个皮毛”。宗翰暗自激励自己刻苦用功朝着名角迈进。

在名流云集的三意社,平日里贠宗翰和师兄弟接受严格训练,种种艰苦磨炼乃至挨打受罚在所难免。须生是戏曲行当里靠前的甚至是第一位的角色。张朝鉴老师发现贠宗翰的特长就在于须生行当,于是引导他朝着这方面努力。三个月后,贠宗翰登台演出的第一个折子戏《苏武庙》,大受师生好评,接着相继演出了《苏武牧羊》、《穆柯寨》、《四进士》等戏,引起了同行与观众的注目和重视。

厚积薄发震渭北

贠宗翰进三意社第五个年头,正赶上国家号召支援县区基层文化事业。贠宗汉和几十名艺人来到了几百里外的白水县组建白水人民剧团,经常深入村镇和矿区,为群众演出。由于条件艰苦,许多人中途离开了剧团,贠宗翰却勤于钻研,逐渐成了团里的台柱子。他每天天不亮偷偷起来,闻鸡起舞,练完头趟功,别人还在熟睡。在团里四年,贠宗翰走遍了渭北的沟沟卯卯,把一个个意气风发的秦腔须生形象传遍了这一地区,在白水剧团,他几乎担纲了所有演出剧目中的须生行当,成了名震渭北的须生名家。

由于他乐于担当,勇于担当,传统剧目、新编古装剧、现代戏,“一切能演的都不推诿”。《通天荡》里八贤王周德芳、《周仁回府》里的周仁、《辕门斩子》里的杨延景等一系列人物表演,极大地丰富了贠宗翰的舞台视野,为他后来在戏曲研究院的舞台上塑造李玉和等英雄人物积累了丰富的舞台经验,也为扮演各类须生人物做好充分的职业准备。

如鱼得水貟派扬

1960年,贠宗汉来到西安参加陕西省首届青年演员汇演,他主演的《打镇台》、《嘉兴府》,念白吐字清晰、动作一招一式,很好地再现了剧中人物的内心世界,高亢激越的唱腔、行云流水般的技巧,这些都引起了评委们格外注意,时任省戏曲研究院院长的马健翎当即拍板,调贠宗翰来研究院秦腔团。

陕西省戏曲研究院自成立以来就被称为秦腔艺术的最高学府,是青年演员心向往之的圣殿,是艺术家成长的摇篮。宗翰在这里如鱼得水,边排演边学习,先后排演了由马健翎改编和执导的《飞虹山》、《赵氏孤儿》、《血泪仇》、《一天一夜》等剧目,同时得到了封至模、袁多寿、李正敏等许多秦腔艺术家的悉心指导。加上他勤奋好学,院里许多攻坚性项目都将重要角色和任务搁在了他的肩上。1963年毛泽东发出向雷锋同志学习号召后,研究院积极排练秦腔《雷锋》,贠宗翰连续工作十个昼夜,到了彩排这一天,时任省委书记的张德生亲临观摩,没想到演到第三场时,主演贠宗翰却因劳累过度失了声,急得他眼泪直流,马院长只好下令停止排演。

第二天,马健翎把宗翰叫到办公室,他想避免不了一顿批评,没想到马院长没有作声,先是从口袋里拿出一个小铁盒子,语重心长地说,“这是进口药,张书记昨天临走时特意留给你的。”安慰他注意休息,不要太紧张,进而引导他怎样打开鼻腔共鸣,巧用嗓子,节约“本钱”。如此令贠宗翰至今难以忘怀,也是形成贠宗翰后来担纲所有繁重演出,成功塑造近百个古今舞台形象的无形动力。他坚持前半天在医院治疗,后半天又出现在了排练场上,晚上还要正式登台,接连50多场。在同行和观众中赞声不绝,被传为佳话。

后来,贠宗翰在戏曲研究院移植和革新秦腔现代戏中可谓一马当先。一连塑造了李玉和、杨子荣、严伟才等一系列英雄形象,在唱功、做功、翻打、身段等方面皆有创新,一时间成为红遍西北的偶像明星。每天广播里播放的,戏迷们嘴里哼唱的都有贠派经典唱段。

半个多世纪以来,贠宗翰创造了数以百计的舞台形象,演的几乎全是A角,即一号人物。他在戏曲艺术上的造诣还在于打破了很久以来“舞台上能打不能唱,能文不能武”的常规,创造了文武兼备的戏曲人物。在传统唱法吐字韵味基础上,运用科学发声法,借鉴京剧黑头鼻腔共鸣,三者完美结合,改变了过去男声“挣破头”的唱法。经过几十年刻苦磨炼和舞台实践,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演唱与表演风格,文武兼备,声情并茂,被许多梨园弟子所学仿。

10多年前,贠宗翰外出演出时由于腿部受伤,而不得不告别舞台,他把主要精力置于教学和培养弟子上,因而像刘随社、雷涛、谭建勋等一大批中青年演员现在都成了响当当的“好把式”。

前几年,国家非遗审批,陕西省评出7名国家级秦腔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贠宗翰是其中之一,这也算是秦腔界的终身成就奖。记者发现,他之所以把秦腔视为生命中一部分,与贤内助恒宝珠分不开,除了朝夕相伴,安排好他的衣食起居无忧无虑外,贠宗翰在秦腔表演探索研究中他往往是“总参”。

说到戏曲艺术的继承与发展,贠宗翰以他从老一代秦腔艺术家那里“拿来主义”的亲身感受,强调学习先辈基本的看家本领很重要,否则艺术就成了无本之木。

心系家乡情意长

位于咸阳市渭城区仪凤西街北口的凤凰台,很早就是咸阳北城楼,他是市区不多见的保存完好的高台古建筑群,同时又是革命旧址,因而有“咸阳古城明珠”的美誉。贠宗翰的老家就在旁边,他的两个妹妹还住在这里。贠宗翰再忙,每年都回来几次看看乡党看看亲友,他关心咸阳发展,更关爱秦腔艺术传承,曾多次和咸阳市有关领导畅谈自己对家乡文化事业的建议和设想,和家乡的文化艺术界朋友交流,甚至也为一些业余的自乐班朋友教戏过招,当然对于从小立志学戏的后生们他更是多了几分耐心。他有两个孩子,一个在研究院,“说不上艺术传承,就算是没有丢弃本行吧。”他庆幸地说。

咸阳建了湖,恢复了清渭楼等,还要即将建成风雨廊桥等,贠宗翰如数家珍,他说自己以前体验过,咸阳变化大,今后一定还要回来看看。当然更不忘看望亲朋好友,梨园弟子,戏迷粉丝。(B)(12)

新闻推荐

陕西出台新规规范减刑假释案件

新华社西安5月28日电(记者石志勇)为进一步规范减刑假释案件管理,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日前出台三项新规,进一步明确相关案件的报请、受理等程序,并要求法院对减刑、假释案件要从形式审查回归为实质审理,...

西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西安这个家。

相关新闻:
西洽会上传喜讯2014-05-27 00:43
猜你喜欢:
评论:(凤凰台走出的秦腔表演艺术家 ——专访陕西省戏曲研究院贠宗翰)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