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樊小帅)在富县直罗镇安家川造地区域,原本起伏的沟道治理成了大片田地,沟道两边的山坡上种满了树。造地工程使安家川的耕地面积增加到了320亩,村民对这些“变出来”的土地充满了期待。
为加快治沟造地区域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步伐,使治沟造地适应规模化、机械化、集约化的现代农业发展需求。今年以来,富县结合治沟造地项目,在直罗镇安家川对治沟造地区域的土地在
依法、自愿、有偿的前提下,先流转后治理,实现土地经营权流转。
“土地流转中,首先尊重的是农民意愿,稳定承包关系。流转的条件、方式、价格等由农户自主决定。同时坚决维护农民利益,流转时首先考虑农户利益,土地流入方雇请农民工时,在同等条件下,要求优先雇用流出农户成员。还要严格保护耕地,依法规范流转。流转双方与集体经济组织办理相关手续,签订流转合同,并在乡镇农村土地经营管理部门登记。”县治
沟造地办主任张连杰说道。
“县治沟造地办和西安海升集团合作,当时是根据海升集团的设计方案,现在建成了,海升集团和村民就土地承包权签订了30年合约,每亩地交给村民700块钱,这样算下来,一亩地的收益比种玉米还高。”直罗镇党委书记张延雄高兴地说道。
据悉,该县寺仙镇王家村沟通过治沟造地项目,新增耕地10.44公顷。在建的还有茶坊镇古衣川等项目。
新闻推荐
梧桐枝繁百凤栖 ——第十八届西洽会暨丝博会延安市代表团参会参展综述
本报记者宋伟第十八届中国东西部合作与投资贸易洽谈会暨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于5月23日-26日在西安成功举办。榆林市代表团拿出最大的诚意,吸引了各地客商,使延安成为一片投资的热土:总投资200亿元的...
西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西安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