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赵鹏 文/图
一个个不起眼的塑料散珠,经过她们精心的编织便成了一件件华丽的装饰品,五颜六色的绣花线在她们灵巧的双手中变成了一双双精美的拖鞋。一双栩栩如生、极具乡村气息的编织袋吸引了众多参观者的目光,这是日前记者在双照萧何庙村看到的一幕,妇女们纷纷拿出绝活。如今这个由农村妇女催维维创立的合作社,让萧何庙村的妇女们用一双双灵巧的手,以勤劳、汗水、智慧,编织出一个个致富梦。
“我们现在编织的心形挂件是新承接的订单,我们编织好了就准备销售到外地。”40岁的催维维自豪地说。记者看到,这里的妇女们三个一群、五个一伙,一边编织着工艺品,一边说笑着,几分钟,一个惟妙惟肖的心形挂件就呈现在大家的眼前。说起自己的编织经历,催维维说:“几年前,市场上开始流行一些编制工艺品,当时,她便察觉到这一市场商机,开始实施她的‘编织致富\’计划。”为了保证做出的产品销售得好,她虚心向别人学习,认真琢磨其中的诀窍。别小看这不起眼的粗布线,其中可有大文章,既要保证正面做工讲究、针法均匀,又要保证布的背面整齐、利落,线的种类多,颜色多,有的小地方就要用到几十种线。反复实践、揣摩,经过一番勤学苦练之后,她终于掌握了一手娴熟的编织技术。
“我要自己办企业,走上致富路”。说干就干,2000年开始了手工艺品创业路。经过几年的发展,她已经成为了村中的手工艺品加工大户。以前,农闲时节农村里多数青壮年劳动力都到城里打工,妇女孩子在家留守,在家的妇女们无所事事,就聚在一起东家长、西家短地唠闲话。现如今,这些在家无所事事的妇女们在她这里,用一双双巧手编出了希望,编出了富裕。
在村上的支持下,她个人举办了手工编织培训班,把自己的编织技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乡亲们,积极扶持妇女群众手工编织,共培训指导妇女达百余人,她们编织的产品有独具创意的拖鞋、提包,有精美别致的花篮、果盘等工艺品,有经济实用的坐垫、花囤、洗衣筐等生活用品。这些编织品畅销西安、广州等大中城市,一只成本两三元钱的玉米皮编织工艺品,在市场上售价高达十几元。
萧何庙村党支部书记姚关民介绍说:“现在的人们农闲时都不闲了,通过制作手工艺品不仅丰富了她们的农闲生活,而且为家里增加了经济收入,还能学门手艺挣个钱,下一步,我们打算扩规模,带动周边村子的留守妇女来共同参与,实现产业兴村、编织富村!”(B)⑩
新闻推荐
生下四胞胎 喜养孩子没钱 愁 市政府高度关注 市妇联爱心扶持
市妇联慰问“四胞胎”妈妈胡娟利。本报讯(王新蕾记者吕聪)生下“四胞胎”,本是大喜事儿,可孩子的父母却高兴不起来,因为家庭贫寒,四个孩子往后的养育和上学费用让他们很发愁。得知此情况,市政府主要领导...
西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西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