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舟书
本报记者 杨波海 文/图
王小舟生于1959年,地地道道的咸阳人,从1990年咸阳中国画院(后更名为咸阳画院)正式成立起担任副院长,到担任院长,至今已有23年。他书画兼修,尤以文人写意花鸟画而知名。
7月31日,记者来到王小舟的办公室兼工作室,迎面而来的是挂满周围墙壁的书画作品,真乃丹青焕彩,翰墨飘香。据王小舟介绍他从高中时就酷爱画画,上师范学校时更是痴迷,沉浸于笔墨丹青,在学校办过个人画展。艺海无涯苦作舟,1990年起,他拜著名花鸟画家张皓为师开始画花鸟,1991年开始在西安美院进修。同时,他自觉地向古人学习,不断汲取传统文人花鸟画的笔墨精华,从徐渭到八大山人,从吴昌硕到齐白石,孜孜以求,逐一研习他们的笔墨风格,他自喻为青藤、八大之走狗,老缶、白石之信徒。书法上,王小舟先后研习了唐代楷书四大家、魏碑、二王、怀素、孙过庭、米芾、王铎等,不仅读帖临帖研习其笔法,而且研究他们的书法渊源、沿革等,从中吸取借鉴,逐渐融会贯通。
在书画研习创作中,王小舟深切感受到,作为文人画的写意花鸟,要在传统笔墨上有所突破,形成自己的个性特点甚至风格,就必须注重人品、才情和修养的不断提升。上师范时,他就熟背百余首唐诗宋词和数十篇优秀古文。他既喜欢传统古典音乐,也喜欢听交响乐,前者纯净悠远,后者音乐元素丰富多彩,书法美术都可以从中对比、借鉴。他注重技道双修,坚信只有修养到位,作品才会有所突破,耐人寻味。他认为书法对画画促进很大,绘画讲究书写性,是一种线条艺术,扎实的书法功底,可以使绘画中的线条、笔墨把握更到位、更成熟,使画作更具写意性,笔墨语言更丰富。
“纵取古法,横追今意”。这是王小舟书画研习创作的自我总结,也是他一以贯之的笔墨追求。他的笔墨力追古人,同时又反映当代人的审美意境,善于从传统中挖掘,在创新中拓展视野、尽情抒发。他的画作,构图简约,笔墨对比强烈,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注重创新。观他的画,首先给人以“静”、“雅”、“清”之感,画面有静气,笔墨出雅韵,画境透清风,令人爽心悦目、心旷神怡,同时又给人以人文启悟和审美享受。其笔墨丹青,意趣横生,麻雀枝头呼应,鱼儿浅底戏游,茶花如火绽放,石榴咧嘴露齿,牡丹雍容淡雅,竹子秀劲挺拔,山石棱角分明。王小舟坚持一手伸向传统,一手伸向生活,善于在大自然和现实生活中发现美、感悟美、表现美,并诉诸于自己的艺术创新。他创作的一幅《清香》,近来为同道和观者所屡屡称道,而这幅画就是他在临潼参加省美协培训班时,在河堤上看到的景色,当时引起他强烈的艺术感悟和冲动,迫不及待地诉诸笔墨,才成就此佳作。在王小舟看来,现实生活中能够遇到的东西都可入画,在他的笔下,即使最普通的喇叭花、打碗碗花,都能焕发出艺术的光彩。
2011年和2012年,王小舟连续两届全国花鸟画展入展,今年4月,他又参加了“长安美”2013陕西名家画展,展出新近创作的花鸟八条屏。咸阳市美协主席成中艾肯定他的画作“传统味道十足”;西安中国画院副院长王建树赞扬他“笔墨语言很好”;著名画家、陕西省美协主席王西京肯定他“基础扎实”,并鼓励他“再深入一点”。王小舟很清醒,学无止境,艺海无涯,他的斋号“补墨斋”,并有一闲章“日增其所无”,正是对自己的自勉自励。他将在书画之路上,继续以苦作舟,求索创新,走向新的高度、新的境界。(B)(12)
新闻推荐
新华社西安8月9日电(记者丁海涛)记者9日从陕西省富平县政府获悉,目前已有张淑侠(又用名张素霞)等9名犯罪嫌疑人被公安机关刑事拘留。截至目前,公安机关已接到群众报案55起,其中涉及嫌疑人张淑侠的26起(经...
西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西安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