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赵鹏 任莹 文/图
初次见到高经纬是在他办公的陕西师范大学的校区内,当时,他正和同事讨论着工作计划。言谈之中的亲切随和,是他给记者的第一印象。对于我们的到来,这位60多岁的老人显得很开心。“跟咱乡党说话还是亲!”高经纬说。虽然高经纬为人低调,喜欢踏踏实实地干实事,不愿出风头,但对于冠上“咸阳”字眼的媒体,他显得盛情难却。
扎根乡村的教师
1947年,高经纬出生于兴平西吴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受家庭环境影响,他从小便受到良好的教育,因为家里穷,高经纬便跟着参加生产队的劳动来分担家庭重担。此时的他一边劳动一边学习,虽然学习时间很紧,但他的成绩却始终名列前茅。1963年,高经纬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西安中学,成为当时轰动一时的兴平县“中考状元”。然而,命运却和高经纬开了一个玩笑,受文化大革命的影响,高经纬回到兴平马村当起了民办教师。
“干就要踏踏实实地干,咱既然当了这个老师,那就要对得起三尺讲台下的这些学生!”回忆起当时的情形,高经纬很激动。虽然每个月的生活费只有七块钱,但在这种信念的指导下,他依然坚守在平凡的三尺讲台上。那个年代学校条件苦,加上动乱的影响,学生和家长轻视对文化课的学习,高经纬却没有放弃过。除了每个周六,他都会在学校陪学生复习功课、讲解难题、熬夜备课,将自己的全身心扑在学生身上。高经纬还经常和其他教师一起组织学生参加体育、艺术等丰富的课外活动。“任何时刻,学生的教育不能断,多方面的教育为学生提供各方面素质的提升。”在兴平乡村教育的热土上辛勤耕耘的10多年时间里,高经纬的学生先后有100多人考上了全省重点学校,而他本人也多次被评为“全县优秀教师”。
“年轻时乡村教师的经历使我受益很深,在我最困难的时候,用自己的拼搏赢得了学生的信任,这份情谊对我来说,很宝贵。”高经纬说,“尽管已经离开咸阳多年,但当时我在农村教书的生活,应该是我人生中的一个机遇。我的年轻时代都在农村度过,咸阳这方水土养育了我,更培养了我,使我从农村走向了省城,对于这段经历,我终生难忘。”
驾驭变局的决策者
1977年高考制度恢复后,高经纬以优异的成绩考入陕西师范大学,随后的几年,他留校任教。1995年,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现了入不敷出的严重经营困难,在此期间,高经纬临危受命,出任出版社社长。这一年他48岁,对于已到天命之年的高经纬来说,人生进入到一个崭新的阶段。“尽管年龄偏大,可我这个人就是不服输,就是要争这口气!那个时期,单位虽然很困难,但是我们还是一同齐心协力地挺过来了,这些往事,对我来说都是宝贵的财富。”高经纬如是说。面对企业危机,高经纬深入调研,提出“一年恢复,两年打基础,三年大发展”的阶段性目标。3年之后,1998年,高经纬所在的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以实实在在的业绩创下了骄人的成果,扭转了危局,而他也兑现了自己的承诺。
“人这一辈子,最重要的就是要讲信义,只要诚心实意地干事情,就一定能够得到回报”。1998年,高经纬所在的出版社被媒体誉为“全国为数不多的发展势头强劲的出版社之一”。1999年,出版社图书销售码洋突破亿元大关。在短短几个小时的采访中,记者听到了很多关于他创业的故事,无论是做一名普通编辑,还是身为社长、董事长,高经纬身上都散发出对出版事业强烈的责任感。经过近10年的努力,陕西师大出版社图书结构调整硕果累累,成为陕西甚至西北地区的图书发行领先者,特别是大众文化类图书,已经在出版社经营利润中占据了较大份额。而他本人也在出版界、文化界、学术界获得了更高的声誉和更大的影响力。面对如此众多的荣誉,这位66岁的老人很坦然,“我只是履行了自己当初上任时对社会的承诺!”
思乡之情绕心间
“一个人一离开家乡,就有一个解不开的故土情结。尤其到了我这个年龄,就难免有一些思乡之情。在兴平,我整整生活了二三十年。在生命的历程中,那是最让我思念的地方!”尽管在外多年,可高经纬依然放不下对故土的那份热爱,“现在,只要一有时间,我就要回兴平走走,看看故乡的一草一木,看看那里的乡党和朋友。”高经纬说。
“有时和在咸阳工作的朋友相聚,大家坐在一起,畅谈过去,总是很感慨。”高经纬说,每次回到咸阳,都能感受到一种变化,不仅是城市的变化,更多的是人精神面貌的变化。“咸阳湖的建设给咸阳增添了一种柔性美,城市变美了,父老乡亲的生活水平也提高了。看着每个人脸上的悠闲和满足,我就能感受到,咱咸阳人对这份土地的热爱。”
“相信家乡人通过砥砺拼搏,一定能续写辉煌。与此同时,作为一个咸阳人,我将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家乡服务,祝愿咸阳变得更美、家乡人民变得更富裕。”高经纬说。(B)(2)
小资料:
高经纬,兴平西吴人,现任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董事长,陕西中华文化促进会副主席。他先后荣获“陕西高教系统优秀共产党员”“陕西省新闻出版行业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2010年,他直接负责开拓陕西乃至西北地区新的出版产业领域,联手全国最大的文化产业示范区——西安曲江文化产业开发区,构建新的出版文化产业基地。2008年以来,创造了《杜拉拉升职记》《浮沉》等职场小说单册销售超过60万册的超常业绩。2010年,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参与联合摄制的电视剧《新安家族》荣获了2011年中国电视剧最高奖“飞天奖”。(B)(12)
新闻推荐
据新华社北京7月5日电(记者郑晓奕)陕西省政府5日在京宣布,上海合作组织框架下的区域经济合作平台——2013欧亚经济论坛将于9月26日至28日在陕西西安举行。论坛有望推动上合组织开发银行和上合科技示...
西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西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