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女儿发声,父女俩读报其乐融融
本报讯(记者 李石 实习生 徐若希)7月27日,本报报道了“聋哑天使”言言通过13年艰辛努力考上西安美院的消息。昨日,记者走进这个“无声天使”的内心世界,感受她一路走来的艰辛。
努力了上万次
3岁时她终于喊了声“妈妈”
“第一次听她喊‘妈妈\’时,我们娘俩都哭了,为了这一句话,我等了太久。”母亲言谈举止中透出的满是激动。言言出生后对声音不敏感,去医院检查后,医生说得了中耳炎,后来被确诊为神经性耳聋,可能会永远失去听力。“虽然只有百分之一的希望,我也要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别的孩子能发声,我的孩子一样能发声。”言言母亲说,就是在这个信念的支撑下,每天下班后她都从拼音字母开始教言言,让言言看口型,从而刺激其发声,之后又带着言言去西安和北京的大医院治疗,但效果一直都不理想,后来她在康复学校学了一些教孩子发声的技巧,并不断训练言言,直到3岁时,有一天言言自己拉开冰箱门想吃冰棍,她一直拦着,逼言言说话,言言急得直哭,就这样僵持了两个多小时,直到喊出了一声“妈妈”。“那是我第一次听她发出声音,当时我和言言都哭了。只为这一句‘妈妈\’我盼了3年。”说到此,言言母亲眼圈红了。
同学的嘲笑
没有阻止她前进的脚步
“为了让言言步入正常社会,我没有让她上聋哑学校。这个决定很艰难,为此孩子上学时也遭到了同学们的嘲笑,言言因为个子矮,总坐在第一排,有些同学叫她‘小哑巴\’,当言言回来告诉我时,我心里很难过。或许是因为同学们的嘲笑,孩子此后学习更加努力,上课紧盯着老师的口型,每天回来都预习第二天的课程。别的学生晚上只是写作业,言言每天写完还要读好几遍,这也是每天语言培训的重头戏。后来,在老师教育引导下,同学们逐渐理解并且开始帮助言言,再加上孩子自己努力,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中考时考上了陕科大附中火箭班。”
对于言言取得的“成就”,母亲王女士感到很欣慰,她告诉记者,既然给了孩子生命,就不仅要让孩子发声,更要让孩子成才。但是在记者采访时,言言的父亲却表示出了担忧。他说,孩子虽然考上了大学,可学费至今还没有着落,另外,进入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如何和同学们相处也是一个问题。也许是听见了父亲说的话,言言在本子上写道:“希望在未来四年里和同学和睦相处,共同努力,收获更多的社会经验。”就在此时,她还不知道家里已经无力承载她上大学的梦想。
记者感言:
阳光总在风雨后,乌云上有晴空,要勇敢地抬头拿执著将命运的锁打破,言言的成长经历仿佛验证了这几句耳熟能详的歌词。从一个被人嘲笑的“聋哑天使”成长为一个英姿勃发的准大学生,她用13年的汗水,绘出最美的“彩虹”。她一路走来也激励着每一个和她有相似经历的人:一切皆有可能,希望就在每个人的把握中。(D)(6)
《“聋哑天使”画出最美图画》后续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贾一丁)8月7日上午9时,“咸阳市民营企业家协会资助贫困大学新生助学金发放仪式”在武功县委隆重举行,此次由团市委主办的“希望学子——爱心与你同行”资助贫困大学新生助学活动中,市民营...
西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西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