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西安5月19日电(记者许祖华)陕西是我国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的重点省份之一,经过多年努力,陕西天保工程取得了显著成效。森林的生态、社会、经济效益凸显出来,为陕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生态保障。“绿色陕西、生态陕西”的目标正在变为现实。
1998年,国家组织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试点工作。陕西属天保工程试点省份之一,并且于2000年全面启动实施了天保工程。工程建设期11年,覆盖除西安市城三区以外的104个县(市、区),涉及119个县级实施单位。
据陕西省林业厅介绍,通过实施天保工程,使陕西木材消耗得到有效控制,森林资源得到了休养生息,天然林资源呈恢复性增长;森林资源质量逐步提高,水源涵养能力等生态功能明显增强。
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以来,陕西严格执行了国家林木采伐管理政策,全面停止了天然林的商品性采伐,开展了木材经营加工企业的清理整顿活动,取缔了以本省木材为原料的经营加工企业1000多家,通过一系列措
施,有效地控制了森林资源消耗。2000年以来平均每年减少森林资源消耗量600多万立方米。
天保工程的实施,使森林的水源涵养等生态功能明显增强,水土流失强度逐年降低,面积不断减少。据延安市水利部门监测,通过采取各项综合治理措施,全市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程度由1998年的20.7%提高到现在的45%,土壤侵蚀模数由每平方公里9000吨下降到6968吨,生态环境开始向良性发展,一些地方小气候已初步形成,有力促进了农业生产和农民增收。
随着林草植被的增加,动植物生长环境得到明显改善,野生动物种群扩大,数量增加。分布于秦岭的大熊猫栖息地“岛屿化”现象初步得到消除,种群数量已增加到340多只;朱鹮种群自然分布区已扩大到洋县周围的7个县,数量1600多只;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褐马鸡数量达到1500多只。国家Ⅰ、Ⅱ级保护植物珙桐、独叶草、秦岭冷杉、太白红杉、红豆杉等物种数量明显增加。在一些地方已消失多年的狼、狐狸、金钱豹、鹰、明鬃羊、梅花鹿、锦鸡、猫头鹰等野生动物重新出现。
新闻推荐
本报讯8月29日,市纪委、监察局组织机关干部赴西安曲江国际会展中心,参观“党的十七大以来陕西省反腐倡廉建设成果展”。这次展览由省纪委、省监察厅主办,展览分“文字图片”、“书画艺术”、“影视...
西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西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