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新闻 长安新闻 高陵新闻 蓝田新闻 周至新闻 户县新闻
地方网 > 陕西 > 西安市 > 西安新闻 > 正文

把富裕的表情写在农民的脸上 ——甘泉县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纪实

来源:延安日报 2010-01-04 14:13   https://www.yybnet.net/

从洛河两岸到国道沿线,从一座座鳞次栉比的日光温室到一排排六畜兴旺的规范化圈舍,甘泉县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所展示的勃勃生机与活力,令人瞩目。数着手中一沓沓钞票,看着一天天兴旺的菜畜产业,甘泉农民笑了,满足了,富裕的表情写在一张张幸福的笑脸上。甘泉县把科学发展的理念融入产业开发的实际,坚持“菜畜富民”,走

出了一条农业循环经济相得益彰健康发展的路子。

蔬菜产业优化升级加快,鼓起农民的“钱袋子”

在延安,甘泉的大棚菜很有名气,先后建成日光温室万棚县,2万亩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通过省农业厅认证。2007年7个蔬菜产品通过国家农业部无公害认证,6个通过绿色产品认证。在西安、武汉等城

市,甘泉的菜成为品牌产品,在这些城市的一些超市,甘泉的大棚菜成为宠儿,乳瓜每公斤的售价在10元以上。在甘泉,大棚菜成为农民致富的好产业。

在桥镇镇刘老湾村,2009年12月10日暮霭沉沉,但在大棚内却充满着欢声笑语。54岁的村民王万荣正在给包装箱内装无刺乳瓜,装满一箱就称,每箱30斤,这些乳瓜是发往西安

的,他的妻子则在忙碌地摘着乳瓜。这是一个120多米长的大棚,金黄色的花儿下边结着一个个小乳瓜,它们都是主人的宝贝。老王告诉记者,一个星期前乳瓜上市,开市价每斤2元,这几天下跌到了1块5。而2008年的开市价是1块钱。老王上一个季节这一棚乳瓜卖了7万8,于是他有了一个在全县都叫得响的外号:王八万。当记者求证时,老王嘿嘿地笑笑说,

人家抬我哩,没那么多。只有7万6。老王家还种玉米和洋芋,养一头母猪,卖猪仔的收入也有好几千,其实总收入超过了8万,他家只有3口人,仅种菜一项收入,人均达到了2.6万元。

在该村的大棚旁边停着一辆收瓜的小型箱式货车,一辆三轮蹦蹦,还有一辆小型卡车。他们分别是甘泉、延安和西安的收购人员,价格是统一的,他们都有自己比较固定的

合作伙伴。商家上门收菜,群众卖菜不再难。

王万荣是甘泉顶尖的户,但并不是唯一的,每个乡镇都有自己的典型。凡种大棚的农户收入都不错。据桥镇镇人大常委会主席陈典军介绍,该镇每米大棚的收入平均达到600元。道镇镇210国道沿线的村子如道镇和甄家湾的村民则充分利用公路这一地利优势,种植西瓜和香瓜,赚了个盆满钵溢。石门乡魏家沟村魏福民是个种菜的能手,也是村里的经纪人,不过他收本村的菜从来不挣劳务费,菜商每年给他万二八千的补贴。他种了2棚菜,上一个季节收入5.7万元,开支0.9万元,纯收入4.8万元。  (下转第四版)

赵春光薛亮

新闻推荐

常泰药业上市计划新年启动

本报讯(记者鲁舰平)新年的钟声如同常泰药业迈步上市的发令枪。2009年12月31日,常泰药业上市计划正式启动,成为榆林市第一家,也是惟一一家冲击上市目标的企业。“常泰药业启动上市计划,是落实李希书记视...

西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西安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把富裕的表情写在农民的脸上 ——甘泉县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纪实)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