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康传义见习记者白丹
1月4日8时,54岁的栗元生吃过早饭,戴上帽子,装好馒头和热水,向着蓝田县终南国有生态林场(以下简称终南林场)深处进发,开始了一天的巡逻防护工作。
今年是栗元生在终南林场工作的第30个年头。作为一名护林员,他对每天的巡护工作早已驾轻就熟,但仍不敢有丝毫懈怠。
“现在工作比以前好做多了。群众的保护意识增强了,破坏森林行为和森林火灾隐患都少了很多。”栗元生边走边说,“但现在气候比较干燥,容易引发火灾。地里焚烧杂草,风一吹都可能烧上山。不能掉以轻心。”
在“波澜壮阔三秦华章——陕西改革开放40周年成就展”上,一张秦岭生态环境整治的照片恰好与栗元生的亲身经历相呼应,见证了秦岭生态保护的变化。
1989年,栗元生从部队转业到蓝田县终南国有林场,成为了一名护林员。“刚工作那几年,白天晚上都有人上山偷伐木材。我们最重要的工作就是防止滥砍滥伐。”栗元生回忆,“后来,上山偷伐木材的人越来越少,现在基本上没有了。”
如今,栗元生的工作重心,已经转移到森林防火上,尤其是每年10月到次年5月的防火禁严期。“我们发动当地群众做义务观察员,一旦发现隐患苗头,就给我们打电话。”栗元生说,“2017年冬季的一天晚上11时多,一个住户给我打电话,发现有地方着火。我和同事赶紧上山扑火,当地群众也一起帮忙,很快就将火扑灭了,没造成大的火灾。”
走进山里,栗元生指着一处砖房说:“那是我们贾河滩管护区的一个站点。2012年刚翻修的,以前是土坯房。我住过两年,漏风漏雨,条件很艰苦。现在林场条件好多了,我们的待遇也提升了。”2018年4月,终南林场职工纳入事业编制体系,栗元生的收入也有了保证。
“以后再也不担心生活了。”栗元生回忆起终南林场那段困难的日子感慨地说,“为了保护秦岭,20世纪90年代末,林场每年少量的砍伐指标被取消了,职工一下子没了经济来源,林场连工资都发不出来。后来国家开始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我们每年开春集中一个月,在林场大规模植树,每亩地都会有些补贴,日子好过一点。”栗元生轻抚着眼前的一棵树说:“现在已经不种树了,你看看,这满山都是树,哪里还用专门种啊。”
秦岭生态环境整治工作开展以来,终南林场贾河滩管护区周边拆除了一个石料厂和几个度假村。“拆掉的地方都已经复绿了,栽的树也都成活了。”栗元生笑得很开心。
护林员的工作辛苦单调,栗元生却把林场当成了“家”,一年四季都与秦岭为伴。他常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挂在嘴边,提醒自己做一名合格的“森林卫士”。
新闻推荐
蓝田借智启迪乡村发展思路善学做好民宿发展文章 积极探寻美丽经济之路
蓝田县小寨镇董岭民宿外景俯瞰。为全面践行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探寻蓝田乡村科学发展的路径,积极探索乡村旅游的新型...
蓝田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蓝田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