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基层行
本报记者 王缠卫
12月10日,傍晚时分,蓝田县前卫镇华灯初上,街道两边的百货商店、服装店里灯光明亮,来来往往的顾客挑选着心仪的商品。
在村民雷西鹏家中,两台崭新的空调格外醒目。“如今,空调在农村非常普遍,主要是电网给力。”主人热情地用遥控器把空调温度调高了几度。
刚过不惑之年的雷西鹏对童年时代农村用电情景记忆犹新。上世纪80年代初期,一个村子只有四五台黑白电视机,农忙结束后,村民把电视机搬出来,摆到院子中间,全村的孩子都集中在这里,当大家看到最起劲的时候,忽然停电,人们只能无奈地摇头。“那时候停电是常有的事,村里磨面机一开,全村灯泡都不明亮了。”雷西鹏说。
据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资料显示,上世纪70年代末陕西省农用35千伏电网线路仅2700千米。当时农村群众用电质量差、线损大、电价贵,农村电网发展缓慢已经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随着改革开放的快速推进,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电视机、电风扇、洗衣机等家用电器进入百姓家中,然而,频繁的停电或者电压不稳,给农村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不便。
1998年,陕西省农村电网建设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时期,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在陕西省先后实施了一期、二期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工程、县城电网改造工程、“户户通电”工程、农村电网完善化工程和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累计完成投资152.71亿元。到2006年9月,该公司在陕西省实施“户户通电”工程累计投资2.133亿元,工程通过大电网延伸,解决了1.6745万户、5.2万农村无电人口通电问题。
“十二五”期间,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共投资77亿元实施农网升级改造工程,改造户表127.33万户,治理农村“低电压”28.2万户。截至2012年,该公司累计建成32个新农村电气化县、297个新农村电气化乡、4293个新农村电气化村。
“以前电压低,电器买回来就是摆设。现在家用电器敞开了用,没问题。”雷西鹏说,电网的发展让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改变。
据统计,截至到2018年,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累计升级改造农村电网10万千米。不仅如此,该公司加大陕南移民搬迁工程的“大配套”通电任务,先后投入资金1.96亿元,建成项目619个(子项目),解决商洛、安康、汉中地区345个移民安置点、3.94万户、13.79万人的生产生活用电问题。按照“十三五”贫困区县农村电力发展规划,该公司把满足贫困区县农村产业发展电力需求作为突破口,重点解决21个贫困区县电力设施基础差、供电可靠虑低等问题,保障贫困地区产业发展电力需求。随着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快速推进,陕西省农电事业又将迎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机遇。
新闻推荐
贫困群众高兴地收到未央新房村送来的爱心慰问品。(记者冯炜实习生徐楠摄)■记者马昭因为扶贫结对子,让原本相隔...
蓝田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蓝田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