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新闻 长安新闻 高陵新闻 蓝田新闻 周至新闻 户县新闻
地方网 > 陕西 > 西安市 > 蓝田新闻 > 正文

产业扶贫成果丰 松树沟里笑声朗

来源:西安日报 2018-08-12 04:44   https://www.yybnet.net/

编织袋车间里劳作的松树沟村村民。

■记者张奂雅实习生贾民洋文/图

在这个收获的季节,蓝田县灞源镇松树沟村编织袋加工厂一派繁忙景象:车间大门口的货车旁,七八个人手抬肩扛,卸原料、装成品;车间里分列两行的电动缝纫机嗡嗡作响,在一双双巧手的操作下,不断“吐”出一条条编织袋。这群工人都是村里曾经的家庭妇女,她们亲历着未央区驻村帮扶带给她们生活的变化,尽管忙碌得满脸汗水,但不时发出的欢笑声却更显爽朗。

松树沟村地处西安、商洛两市交界处,南北长约6公里,东西宽约1公里,尽管村域较广,但位置偏僻,交通、通信条件差,全村107户村民中,低保户、贫困户、五保户占了17户。去年6月,未央区开始驻村帮扶该村后,在区级包抓领导的指导下,草滩街道和区教育局这两家帮扶单位在充分调研后,把解决村民出行、通信难题作为松树沟村脱贫攻坚的第一仗,一方面对该村4公里长的主干道进行加宽改造,新装了88盏太阳能路灯,还对26户村民总长1000余米的入户路进行了硬化;另一方面为村里安装了7个无线WIFI发射基站,实现了全村道路硬化、无线网络的全覆盖。每次提起这些,村民孙志新总是笑得合不拢嘴:“路宽了、灯亮了,再不用担心走夜路了!还能用微信和在外闯世界的女儿聊聊天,美得很!”

“松树沟要脱贫,产业帮扶是关键!”未央区驻村工作队队长郭言海坦言,松树沟全村耕地面积325亩,单靠种植玉米、大豆、土豆等农作物,也许能填饱肚子,但根本谈不上致富。“引进项目,培育产业!”区级包抓领导、帮扶单位、驻村工作队不谋而合,从发挥生态环境优势和解决剩余劳动力就业出发,先后给村上引来了原生态放养型养鸡场和编织袋来料加工厂。“养鸡场和村经济合作社签了10年的合同。”未央区驻村干部邢磊介绍,养鸡场所用林地的租金用于村集体经济积累,所需饲养员则从村民中招聘。

50岁的余春梅是养鸡场从村民中招聘的5个饲养员之一,上班还不到两个月。说起现在的收入,她高兴得笑个不停说:“原来从地里刨食,苞谷、洋芋伺候一年,累死累活也就三五百块钱,在这儿,我上个月就挣了1200块。”和她情况类似的,如今在编织袋加工厂上班的20个工人,也曾是清一色的农村家庭妇女。工间休息时,57岁的毛淑琴快人快语:“俺这些人过去就是种地、经管娃,用个钱得思量半天咋个跟掌柜的开口,在这儿上班工资按件算,只要肯出力、踏实干,一个月下来挣一千五六呢,回到家里说话也硬气多咧!”旁边的妇女们自豪地笑着,你一言我一语附和说:“就是的!”“对着呢!”

说起未央区驻村帮扶带来的好处,松树沟的男人们更高兴。提起驻村工作队联系爱心企业,前不久给全村60户村民免费安装了太阳能淋浴器,52岁的王良民开心得很:“好事么!夏天洗澡不费事,冬天洗澡不跑远路,好得很!”

驻村干部邢磊说,村民们的朗朗笑声,就是对帮扶工作的最好评价,他们下一步要依托“松树沟古柳保护”工程,努力在发展乡村生态旅游、人文旅游上做出新文章,让松树沟人的笑声更多、更爽朗。

新闻推荐

秦岭是解读中国文化的一把钥匙

“灞河两岸弥漫起一缕缕温情的炊烟,半坡人以自己的生活和生产方式昭示了又一个新时代的到来。老秦人从西秦岭山深处出...

蓝田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蓝田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产业扶贫成果丰 松树沟里笑声朗)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