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新闻 长安新闻 高陵新闻 蓝田新闻 周至新闻 户县新闻
地方网 > 陕西 > 西安市 > 蓝田新闻 > 正文

援建西安 这一来就是64年

来源:华商报 2018-06-12 04:03   https://www.yybnet.net/

文纯祥

张荣光

杨爱丽

新中国成立初期,支援建设大西北,是西安第一次大规模涌进人才、资金和技术,提升城市建设档次和工业经济规模的高峰期。几辈人无私奉献,终铸西安最美城市。

响应国家号召 从长沙来到西安

“农耕文化主春秋,现代工业少又少,面粉纺织挑大头”,这是今年80岁的文纯祥初到西安时,同事自编的顺口溜。文纯祥是湖南长沙人,1954年响应国家号召来到西安,成为华山机械厂建厂时的管理人员之一,这一来就是64年。

“那时的西安没有高楼,西大街和东大街是最宽敞的道路,全城只有一趟公共汽车,从东关鸡市拐到钟楼,出行基本都靠走路”,“大雁塔外围全是村庄和杂草地,登塔也不收门票“,文纯祥回忆起当时的情景,觉得跟长沙的差距还是有些大。

文纯祥说,“1964年开始,国家将陕西作为重要的军事装备生产基地,开始了工厂选址勘察的准备工作,重点规划了50个项目。当时的向阳公司(现在的航天四院)选择落址在蓝田县,航空自动控制锁厂、风雷仪表厂等都是那时建立的。同一时期,买东西要凭票,粮票、油票、布票每个月每个人都是定量的,猪肉7毛钱一斤,5分钱可以买好大一堆西红柿,我从1956年开始,每个月工资65.5元,这个工资水平保持了20年,相当于现在月薪5000元以上。”

当时的西安虽然城市化建设上并不如长沙,但对于文纯祥来说,这是他的青葱岁月里为之奋斗和奉献的地方,他把人生最黄金的年华都留在了西安。在文纯祥家里,一张张发黄的老照片的上面是一张张帅气的青春面孔,背景依稀看得到是当时的大雁塔外围的土墙,还有正在筹建中的工厂,这些照片刻录着他们那一批从全国各地赶来支持西安“三线建设”的珍贵人生记忆。

“那时支援三线建设的人,是打从心底里响应国家号召,他们对待工作非常认真,建造的建筑质量也很好,有的老厂区至今还在延用。他们从黑龙江、北京等地奔赴西安,很多人现在已经不在了,但是他们那种为国家奉献的精神,永远值得铭记。”

见证西安本土名片“冰峰”成长

说到“冰峰”,这个称得上西安城市名片的“洋汽水”已经在西安成长60余年,伴随其成长的冰峰人也已传承几辈。张荣光就是冰峰人之一,一生的工作几乎都与冰峰为伴。

说到冰峰,张荣光说,最初的时候,冰峰的名字是“洋汽水”,是西安食品厂众多种类中的一种,他开玩笑说,很多不会喝的人第一次都会被呛到。20世纪50年代,为了支援西安、西安食品厂发展,国家统一从上海、广州等沿海城市调派大批工人前来支援。“冰峰厂人当时的“西迁”,可以说和交大人的西迁一样具有历史意义。”张荣光说。

1968年,刚从学校毕业的张荣光来到西安食品厂工作,刚开始在饼干车间,后来调岗到生产科,主要负责冰峰宣传、商标申请以及各项调度工作等。

“在我的工作生涯中,曾经打赢了一场艰难的漂亮仗。”张荣光回忆起那一段历程,嘴角不自觉地上扬。他说,改革开放后,大量的外来品牌饮料进入西安,当时,冰峰在西安的地位受到严重冲击。当时的冰峰人,决定背水一战,毅然决定开拓市场,走进大街小巷进行各种形式的促销推介。经过艰苦扎实的不懈努力,冰峰人成功地以民族品牌的实力扛住了外来洋品牌的冲击,从此也牢牢奠定了冰峰在西安市场无可取代的地位。

“一边烤肉吃串,一边喝冰峰汽水,这样的情景几十年了,现在在西安仍随处可见。”张荣光介绍说:“如今冰峰已走出西安,走出国门,在欧洲、美国的人也能尝到了西安冰峰的味道。”

曾下岗失落的纺织工再创业获评“西安最美女性”

西安市的纺织城,六十多年前曾是一片丘陵荒原,后来建设成为西北最大的纺织基地。在经历过荣光与骄傲,也备尝市场冷暖的数十万纺织城人中,杨爱丽是其中平凡一员,但她遇逆境不气馁,勇敢用行动书写人生第二春的精神,却是纺织城人的共同追求。

1952年,国家决定在西安筹建纺织印染企业,把厂址定在东郊原长安县狄寨区第十二乡郭家滩村。当时这一地区荆棘遍地,到处是乱坟岗,据老一辈的人说,有野狼出没……经过数年艰苦卓绝的建设,西北国棉三、四、五、六厂及西北第一印染厂等大企业在这片土地上相继建成,操着不同口音的青年男女从重庆、青岛、上海、东北、北京等地,汇聚到这里。

杨爱丽的父母就是这个时候来到纺织城的,杨爱丽说,父母亲当年是支援大西北落根西安的。父母退休以后,她就顺理成章地接了父母的班,进入国棉六厂纺纱车间,成为细纱车间的一名值车工,这一干就是近20年。纺纱厂最辉煌的时候,仅国棉六厂的工人就有5000多名,几个分厂加起来的纺纱产量每天能达到上百吨。

到1958年,纺织城已发展成为有十多万人口的纺织工业区,进入了一个辉煌的历史时期,发展为西北地区最大的纺织基地。在杨爱丽的印象中,那时候虽然工资并不高,但是人们的工作热情很高;虽然住的是平房、瓦房,几百人共用一个厕所,一个水龙头,但是能与家人在一起就是幸福。每每到了下班时间,几千名纺纱工人涌入洗澡堂,成为那个时期纺织城最靓丽的一道风景线。

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纺织企业逐渐衰落。1998年,纺织厂改制后,杨爱丽下岗了,用杨爱丽的话说就是失落过、忧郁过,更多的是无奈和纠结。

2005年,她自立门户,注册了自己的公司,用自己的行动书写人生华美的第二春。2006年至今,杨爱丽连续三届当选为灞桥区政协委员,连续三年被西安市妇联评为“西安最美女性”,2016年被陕西老龄委评为“百名孝星”等诸多殊荣。

对于未来的西安,杨爱丽称一直怀有感恩的心,她会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为这座城市增添一抹暖阳。

即日起,华商报联合西安华润置地推出“最美西安人”系列报道,欢迎您推荐并讲述更多在为西安奉献拼搏人的美好故事。如果你身边有这样的人物故事,可以通过来电、邮件推荐或者来稿的形式,讲述你身边的“最美西安人”故事。

推荐形式:

1、人物故事(请注明姓名、年龄、人物故事以及联系方式等)

2、西安老照片,可以是不同时期城市面貌的照片,也可以是老物件(请标明时期和图片内容)

3、所有来稿请发送至hsbfc-zx@163.com或致电029-62502694华商报记者 狄芳 张毅 杜蒙

新闻推荐

白鹿原的取水伐马角 □卞寿堂

电视剧《白鹿原》取水伐马角场景《白鹿原》电视剧中白嘉轩口插钢钎的情节过去人们靠天吃饭,关中农村每逢大旱...

蓝田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蓝田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援建西安 这一来就是64年)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