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新闻 长安新闻 高陵新闻 蓝田新闻 周至新闻 户县新闻
地方网 > 陕西 > 西安市 > 蓝田新闻 > 正文

谭吉璁诗咏榆林

来源:榆林日报 2017-12-07 08:27   https://www.yybnet.net/

李能俍

有清一代曾在榆林做过官的人当中,谭吉璁是颇有作为的一位。谭吉璁(1623—1679),字舟石,号洁园,浙江嘉兴人,曾为弘文院中书舍人,执掌制诰等事,康熙九年(1670)调任延安府同知,管理延绥各路城堡兼屯田,后任山东登州府知府,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他居官榆林期间,因平定朱龙叛乱有功,康熙帝曾赐“忠荩可嘉”匾额以荣之。他的一大功绩是编纂《延绥镇志》。延绥镇原本有志,先由明万历年间巡抚都御史王汝梅等编纂,但并未完成,至万历三十六年(1602),又由巡抚都御史涂宗浚等完成修纂。明末战乱中,此志大多散失。谭吉璁调职榆林后,发挥其熟知典籍的专长,重修镇志,康熙十二年(1673)新修《延绥镇志》终于问世。他在该志《自序》中云:“鄙陋如余,得以羊皮为衣,沙糜为食,几案多暇,讼庭之草至不可芟除,歌咏太平以润饰鸿业,会其时矣!”讼庭是打官司的地方,这里长满青草,以至于无法除灭,表明天下太平,讼事不生。谭吉璁趁局势安定之机,穿羊皮,吃粗粮,不辞艰辛,苦心修志,目的在于济世报国,从中可见其高远志向。他编纂的《延绥镇志》体例较为严谨,内容较为完备,至今仍是研究陕北历史的重要依据。

谭吉璁是当时有名的文学家。他任职延安府期间,足迹几乎遍及榆林地域,所到之处,多有赋咏。他的诗文,也是我们知解当时榆林境况的依据之一。这里择其部分篇章作一浅析。

一、五律《晓发杀草湾,过石窟王大将军废圃(二首)》:

草湾迷晓骑,石壁见清渠。

涧水频回互,山云自卷舒。

繁华何处问?古木几行疏。

禾黍伤心地,休论许史庐。

辋川已陈迹,斤竹欲何依?

松子时时落,山鸡泄泄飞。

曲池榛草合,高阁石栏稀。

独使无家客,遥怜旧板扉。

杀草湾即今榆阳区青云乡色草湾。王大将军指王越(1426—1499),明朝中期名将、诗人,成化年间曾总制延绥、宁夏、甘肃三边,三次出塞,收复河套,其间曾任平胡将军,官至兵部尚书,成化十八年(1482)曾巡抚延绥,次年被夺爵除名,直至弘治十年(1497)官复原职,却遭弹劾,饮恨而终。从此诗可知,王越曾在杀草湾建石窟而居。作者过王越故居废园,有感而作二诗。《诗经》中有《黍离》篇,后遂以“禾黍”为胜地破败之典。“许史”指汉宣帝时权臣许伯、史高,借指重臣权贵。“辋川”在今陕西蓝田,唐初诗人宋之问在此建别墅而居,后为诗人王维购得,诗中借指诗人居所。“斤竹”意为用斧伐竹,王维有诗《斤竹岭》。二诗描写了王越废园的荒芜境况,感叹当年的繁华之处已成伤心之地,王越升官之梦破灭,诗人之梦难成,一生结局可叹。作者从而想到自己身居榆塞,也是无家之客,于是生出思念故乡之情。二诗情景交融,凄婉多致。笔者尤为在意的是,不知色草湾的王越故居,如今尚有迹可寻否?

二、五律《康熙壬子三月三日招榆林诸子集红石峡翠然阁集饮分韵》(二首之一):

榆溪逢上巳,聊复出郊坰。

沙鸟依新柳,山桥入远汀。

滩声遥峡水,天气近兰亭。

得藉朋簪合,犹怜塞草青。

农历三月三为上巳节,古人常在此日郊游踏青,宴饮赋诗。作者于上巳节招集榆林文士在红石峡饮酒赋诗,乃有此作。“分韵”为旧时作诗的一种方式,选择若干字为韵,参与者各拈其韵,依拈得之韵作诗。“兰亭”指兰亭修禊事,东晋文士王羲之与友人曾于上巳节在浙江山阴(今绍兴)兰渚山下的兰亭聚会,饮酒赋诗,将诗作汇编为《兰亭集》,王并作《兰亭集序》,诗中借喻红石峡赋诗。“朋簪”指朋辈。由此诗可知,红石峡在清代也是郊游的好去处,而上巳节则尤为热闹。

三、七律《榆林长至》:

边城月午漏声迟,此夜苍茫有所思。

翠管尚留宫女线,紫微谁进舍人词。

沙峰高欲临黄阁,雪路深疑待玉墀。

马渡溪桥流水细,还怜影入凤凰池。

“长至”指夏至或冬至,因夏至白昼最长,而冬至夜晚最长,诗中指冬至。“月午”指月至午夜,即半夜。古人滴漏计时,因冬至夜长,故漏声似慢。“紫微”为星名,中书舍人又称紫微舍人,诗中语义双关。“玉墀”指宫殿前石阶,借指朝廷。“凤凰池”为唐代中书省所在地。作者在冬至日的漫漫长夜思绪绵绵。他时而吹奏箫管,想起在朝中听宫女奏乐的往事,时而仰望星宿,回忆在中书省缮写文书的经历。他又想到,自己如今置身榆林黄沙覆盖的高峰,仿佛踏入黄阁;行于榆林白雪覆盖的道路,又如踏上朝廷玉阶;而策马渡过榆溪桥,则恍如身在中书省的凤凰池。诗篇抒写了作者对早年供职于中书省经历的怀念,含有求取功名不得如愿的无奈与失落,亦不无自嘲之意。下笔委婉曲折,蓄万千之意于言外。

四、七律《同党将军登长乐堡高阁》:

连天衰草夕阳曛,野牧驱羊散百群。

麻海悲风吹急管,花林归鸟入闲云。

腐儒此日堪乘障,高阁凭秋好策勋。

闻说天狼经百战,至今犹忆杜将军。

长乐堡在今榆阳区牛家梁乡,为明长城沿线重要关堡。党将军指党鼎昌,时任长乐堡守备。杜将军指明代延绥游击将军杜文焕,因其体长面凶,诨号“天狼”,曾在延绥一带屡破蒙古军。诗人于傍晚时分登阁眺望,见衰草连天,群羊遍野,风吹大麻,翻滚如海,管声悲凉,飞鸟归林。这里状景苍凉壮阔,隐含着诗人功名未立的怅惘。诗人表示,自己虽为“腐儒”,但仍盼望守卫边疆,像杜将军一样建立功勋。“乘障”意为登高守卫。“策勋”意为记功勋于策书。我们从此诗中可以窥见当时长乐堡一带的景况。

五、五律《登大墩梁》:

天险何人据?高墩近日悬。

登临探旧寨,屯聚感当年。

虎踞群山小,鸢盘绝顶圆。

榆阳三百里,一点认晨烟。

大墩梁在横山西南大理河北岸,上有宋代军事瞭望台,曾为军事要地。诗篇先写大墩梁因高而险的地势,继而追思此地曾为兵塞、人马屯聚的历史,又以虎踞、鹰盘状其巍峨峻拔,结尾进一步指出,正因为此处极高,因而榆阳望中三百里,唯有此地的晨烟最为醒目。通篇以高、险为主旨展开,结句写景壮美如画。

六、七言歌行《榆溪行》:

榆溪潆回道阻长,二十年来常望洋。

何人夙夜善堤防?膏流万姓乐无疆。

春水溶溶稻花香,春草萋萋动池塘。

春风习习弄垂杨,春日迟迟照河梁。

晴开河水自汤汤,河水东流到何方?

落花犹恋云水乡,碧浔桥畔红山墙。

闲看牧子饮牛羊,横吹短笛唱沧沧。

惊起湖边双鸳鸯,尔亦飞飞乐未央。

七言连韵诗历代为数甚少,因句句叶韵,缺少变化,易显呆板。然而此诗采用了排比、设问等修辞手法并多处使用叠音词,从而显得灵动流畅,并无板滞之感。诗篇描写了榆溪河两岸的春日风光,有声有色,宛如图画。作者见榆溪潆回曲折,望海而流,感慨自己离京二十余年,遂萌东归之意;而榆溪如膏,润泽万户百姓,则让作者想到筑堤护河之辛苦,其中亦显怜民之情。碧浔桥原建于榆林城西、红山南榆溪河上,今已不存,而桥下春花漂流于碧水的迷人景色,则因此诗而永存人间。

七、七言歌行《马市歌》:

我闻炎帝神农立市廛,日中为市两相权。

榆关自古严中外,马市何人建昔年?

镇北台高石峡红,漠漠黄沙万里风。

荒垣古垒半零落,至今夷夏尚交通。

十万雄兵化作商,笳鼓销声杀气藏。

萧萧马鸣遍长滩,醍醐圣德饮酪浆。

马首分兮事几更?獐河雁海尽输诚。

长城窟上千年月,夜夜如霜照水清。

榆林城北镇北台与红石峡间的易马城,始建于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为汉蒙间重要的贸易集市。到了清代,红山马市仍很兴旺,《延绥镇志》中称马市“未有如今日之盛者也”。《易·系辞》载:“神农以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各得其所。”炎帝神农氏创立集市,每日正午开市,使买卖双方权衡交易,各得其便。此诗以追溯马市起源开篇,写红山马市至今仍是胡、汉民族的边贸地。曾经的兵士如今变作商人,兵戈止息,沙滩上布满交易的马匹,朝廷的圣德使马匹不再用于作战,人们也得以享用马奶美酒。过去胡兵马首所向,在于侵袭汉疆,而如今獐河雁海的胡兵却纷纷归顺大清。獐河为榆溪河支流,在榆林城北,今名头道河。雁海指獐河一带的湖沼。由于天下承平,战马不再饮水于长城窟,窟水清澈,映照明月。诗篇重在抒写观马市生发的感慨,赞美和平安定、边贸昌盛的榆林边塞景象。

八、关于鸳鸯湖的诗作。

浙江嘉兴市南有鸳鸯湖,又名南湖。康熙十三年(1674),嘉兴诗人朱彝尊作《鸳鸯湖棹歌》竹枝词一百首,描写嘉兴地区风情,从此竹枝词盛行于世,和者甚多。谭吉璁与朱同乡,亦相酬唱,先作《和鸳鸯湖棹歌》八十八首,又续作三十首。由于谭当时任职延安府,其和诗亦有涉及榆林边关风情的篇章。例如下列二首:

世事弈棋浑不定,榆林为腹海为边。

却如东武洲前地,今日成湖昨日田。

三径西邻杨柳斜,经年塞上镇风沙。

不闻竹里提壶鸟,惟见墙阴苜蓿花。

前一首写世事变化不定,曾处边关的榆林如今变成了内陆腹地,大清的边界直达海洋,正如嘉兴东武洲(指嘉兴东湖)的农田变为湖泊一样。后一首写榆林的道路上长满杨柳,多年陪伴自己抗御风沙侵袭;这里听不到嘉兴竹林里的提壶鸟(即鹈鹕)鸣叫,唯有苜蓿花开在墙下。这些诗作蕴涵着作者的浓浓乡愁。笔者由此想到,榆林鸳鸯湖的取名是否与谭吉璁有关?

最后谈谈谭吉璁的赋作《谢府谷杨令惠石花鱼启》。杨令指杨许玉,字介璜,浙江仁和(今属杭州市)人,康熙年间曾任府谷县令。石花鱼是黄河鲤鱼中的极品,产于府谷天桥峡黄河中。谭吉璁因杨许玉惠赠石花鱼,作此文以示感谢。此文为赋体,共三百余字,生动描写了石花鱼的鲜美。兹录其末一段如下:

是曰石花,实生金鲤。香流玉钵,如烹芍药之和;膏溢琼筵,似劈麒麟之脯。脍倾白雪,肥出蟹胥;羹泻红盘,芳宜雁翠。断葱以寸,叶影犹沉;旨酒且多,珠光欲泛。冰鳞三尺,叩不待于王延;盐豉九秋,情自同于张翰。翻怜竭泽,谁知渔父之寒;能谢老饕,自发大人之梦。既颂以祷,敢讽且规!

王延为十六国时前赵官吏,其母于冬天想吃活鱼,他跪于汾河痛哭,一鱼跃出冰上,乃取以进母。张翰为西晋官吏,在外地居官时,因思念故乡鲈鱼肥美,遂辞官归里。作者为极言石花鱼之鲜美,不惜搜辞摘句,剪翠裁红,直至引经据典,然而结句却于颂扬中微露规讽,似乎觉得享用如此美味,未免过于奢靡。未知如此味美的石花鱼,今日府谷黄河中尚可觅否?

新闻推荐

社会需要这份道德力量 陈建奇获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一万元奖金

11月19日,三秦都市报报道了西安市蓝田县蓝桥镇圪塔庙村村民陈建奇照顾两个智障兄弟10年致贫,又依靠勤劳双手脱贫致富的故事。报道发出后,陈建奇的担当与勤恳感动了众多网友,也感动了远在杭州的阿里巴...

蓝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蓝田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谭吉璁诗咏榆林)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