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新闻 长安新闻 高陵新闻 蓝田新闻 周至新闻 户县新闻
地方网 > 陕西 > 西安市 > 蓝田新闻 > 正文

你会给父母送什么样的春节礼物?老陕讲究过年送“四样礼”,看看不同的年代都会送些啥 陕西特产琳琅满目,给你说说哪些适合带回老家

来源:华商报 2015-02-12 18:35   https://www.yybnet.net/

眼看就要过年了,这几天,已有不少人忙着购置年货了。这个春节,你会给父母准备什么样的新年礼物?如果是从西安到外地过年,你会选择什么样的陕西特产?走亲戚的“四样礼”,和以往有什么变化?连日来,华商报记者围绕这三个主题展开调查。结果怎样?快来围观吧!

送给父母的春节礼物 最好的就是“回家”

再过几天,就是中国人最为看重的节日——春节。

回家看望父母,少不了带上一份礼物,华商报记者走访发现,营养品、足浴盆、保暖内衣、体检卡等都是子女们送父母过年礼物的选择,儿女们都表示,一年到头了,希望挑选一份有意义的礼物表达孝心。可采访中,不同的父母都说出了同一个心声:送什么礼物并不重要,只希望孩子们能常回家看看。

送父母保暖内衣 更想接他们到城里过年

进入2015年元月,26岁的孙超就开始为给父母选什么过年礼物而纠结,“送烟酒茶觉得自己人太生分,送营养品又不知道什么最合适,所以挺头疼的。”孙超说,自己的老家在咸阳的农村,父母倾其所有,供他读完了研究生,今年是他上班第二年,“我基本两三个月回一次家,每次回家买点水果,父母都责备我乱花钱,他们节省惯了,而且为了供我上大学还欠了债,所以给他们选礼物,必须选实用而且便宜的。”

孙超说,最近他回了一次家,这次他决定了过年要买给父母的礼物。“那天天气很冷,我坐朋友的顺车,我妈一见我们就不停念叨,说我们穿得单薄,担心冻感冒。我朋友跟我妈说,他不冷,穿着保暖内衣,比棉衣还暖和呢。我妈就自言自语说,保暖内衣是个啥?……就在那一瞬间,我觉得很心酸,父母辛苦了大半辈子,连保暖内衣都没穿过,现在农村冬天比城里更冷,父母都穿得非常臃肿,活动起来很费劲,如果有保暖内衣,肯定会轻松一大截。”

“等这个周末,我就去超市给父母一人买一身保暖内衣,当作新年礼物送给他们,让他们感到温暖。”孙超说,“希望在不远的将来,我能把父母接到城里来过年。”

满满一桌子礼品 抵不过儿孙的陪伴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开始盼着过年了,因为只有过年的时候,儿孙们才能回家,围到我和老伴儿身边,像他们小时候那样。”说这话的是83岁的李阿姨,她是西安一家国企退休职工,如今和老伴儿居住在城南一个小区里,她说,平时家里就只有他们老两口,只有过年的时候,家里才会热闹起来。

“我们有三个孩子,两个儿子,一个女儿,现在两个儿子也都有孙子了,女儿还在上班,各有各的事情,都顾不上我们老两口了。”李阿姨笑着说,“顾不上就顾不上吧,只要他们生活得开心幸福,就是我们最大的心愿了。”

李阿姨和老伴儿居住的房子是三居室,屋子很宽敞,“这是大儿子团购的房子,他说我们以前住的单位的家属楼面积太小,要给我们改善生活,可是条件改善了,我们却更寂寞了,离以前的老同事老朋友太远了,整天就是我们两个人,大眼瞪小眼,生活挺无聊的。”

谈起孩子们送的过年礼物,李阿姨说,印象并不深刻:“每年过年,他们都会大包小包的给我们送,有营养品、牛奶、鸡蛋、水果,也送过衣服、足浴盆啥的,反正每次逢年过节,他们拿的礼品就把家里的餐桌堆满了。可是,现在大家吃穿一般不愁,物质上没有多大需求,只希望他们在家的时间能长些,再长些。”

“去年正月初一那天,俩儿子早上过来,看了看我们老两口,说有事,放下礼品就走了,女儿一家去海南了,就打了个电话回来,那个年我们过得真难受,看着满满一桌子礼品,心里却空落落的。”

问及最希望收到的新年礼物是什么?李阿姨不假思索地说:“再好的礼物都没有孩子们陪在身边好。”

调查20人 17人要给父母送“健康”

你会给父母送过年礼物吗?你最注重礼物的什么价值?华商报记者就这两个问题,采访了20名年轻人,20人都表示会精心给父母准备礼品,谈及最注重礼物的价值,有17人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健康”。

“以前过年我会给父母买好那些传统的拜年礼物,无非是烟酒茶,可是我现在发现,这些对父母来说,实用性并不大,这两年,我会针对他们的身体情况,给他们买保健品,对我来说,父母健康就是我的福气。”在西安长安路一家公司上班的张女士说。

家住西安城北的李先生说:“现在大家平时吃的和过年都差不多,所以不用再买吃的了。今年我给父母买了一个足浴盆拿回去,他们年龄大了,每天好好泡泡脚,有利于健康。”

刚参加工作的小孙说:“我攒了几个月的钱,给爸爸买了一个血压计,给妈妈买了一个血糖仪,希望他们能身体棒棒的。”

在西安城南一家大型超市,销售部的负责人告诉华商报记者,临近春节,又到了大家采购的旺季,今年大家购买礼物时和以往呈现出不同的特点:“烟酒、水晶饼没以前那么受欢迎了,反倒是一些家用的小电器、保暖内衣、保健品成为大家送礼的首选。这也说明,大家越来越重视健康过节了。”

>>专家提醒

多给父母打电话 有空尽量陪陪他们

“作为社区主任,我经常和老年人打交道,他们经常说,最希望的就是孩子能回家看看,比啥礼物都好。”西安崇德坊社区主任张端表示,礼物能体现健康和关心,老人就会高兴。

陕西阳光心理研究所副所长胡宝华说,礼物是一种情感的表达,对于老年人来说,需要子女的牵挂,需要子女的关心,特别是现在的父母,大多只有一个孩子,逢年过节,孤独感就更严重了。但年轻人普遍工作忙,生活压力大,对父母的关心难免减少,“还是建议年轻人,多给父母打电话,有空尽量陪陪他们,这是他们最需要的,得到最需要的就能快乐。”

华商报记者 毛蜜娜

老陕的回忆

曾经的过年“四样礼”点心、罐头受欢迎

过年走亲戚送礼必不可少,咱老陕人讲究“四样礼”,你可知“四样礼”经历了怎样的变迁?“老四样”和“新四样”都有些啥?华商报记者带你穿越时空,看看咱陕西人过年都送哪些“四样礼”。

>>60年代

一斤白糖两把挂面就是好礼

80岁的市民张先生家住西安市郊区农村,年轻时吃了不少苦,三年自然灾害(1959年—1961年)时期家里的孩子都还小,吃不饱穿不暖,孩子们的衣服都是大的穿了小的穿。“吃不饱的日子谈不上送礼,后来送的礼也都很轻。”张先生说,妻子的老家在四川,吃不饱的时候过年根本不走亲戚。后来日子稍微好点,去给岳父岳母拜年送的都是一斤白糖两把挂面,其他亲戚压根就不走了。有几年四川缺盐,他们去四川就背上几十斤盐,算是雪中送炭了。

“那个年代物资匮乏,现在看起来寒酸的礼物在那会儿就是好礼。”张先生说,现在每年过年小辈们送的礼物多种多样,也不仅限于“四样礼”了。

>>70年代

平时吃粗粮 过年给娘家送20个肉包子

72岁的赵女士是周至人,提起过年送礼,她话匣子打开就停不下了。

“那会儿一斤盐都能走个亲戚,给娘家最好的礼也就20个肉包子。”赵女士说,上世纪70年代生活慢慢好起来,但也仅是满足温饱,平时吃的还是以粗粮为主。孩子们都盼着过年,因为过年才能吃上两顿细粮,初一早上那顿臊子面便是一年的盼头了。吃完臊子面,饮食又恢复到一半粗粮一半白面。可是过年还是要走亲戚,给其他亲戚送的礼都很轻。只有给娘家妈拿的礼最重,一般都是20个肉包子、一斤点心。

>>80年代

农村还在送馍 城市兴起“四样礼”

“每年过年蒸馍得蒸整整一天。”60岁的张女士家住蓝田县孟村乡,她说他们那儿以前过年兴送馍,过年走亲戚,都要送包子或者油塔馍,再加上一包点心。如果亲戚来家里,走的时候还要回赠一个枣花馍。加上自己吃的,每年过年前都要蒸整整一天馍,有时还得叫邻居帮忙。“这个传统从上世纪80年代延续到90年代,后来过年送礼不送馍了,但蒸馍的习惯还没变。”张女士说。

“我就记得我小时候经常偷吃我奶奶的罐头和蛋糕。”40岁的朱先生家住西安市新城区,他说,上世纪80年代,给奶奶拜年的人很多,那会儿已经有了四样礼——酒、罐头、蛋糕和点心,他会挑些自己喜欢吃的藏起来,等没人的时候偷偷吃,“那会儿觉得这些东西简直就是最好的美味。”

>>90年代

“四样礼”很普遍 酒和点心是“标配”

“酒和点心肯定要有的,其他的就看着配。”45岁的林女士家住西安市未央区,她说她刚结婚那会儿回娘家,第一年要送大肉,再加上烟、酒、点心等。以后每年送的礼品大都是酒、点心、水果、罐头等。上世纪90年代,礼品品种比较少,点心以“水晶饼”为主,酒以西凤酒为主,家家户户来回走亲戚都送这些,所以有时候就把接的礼品打乱顺序,再送给别人。

“那会儿四样礼配齐不过三四十元钱。”林女士说,那会物价低,一个月工资才三百元钱,礼品的包装也都很简单,不像现在那么精美。而且送“四样礼”的只有重要亲戚,普通亲戚还是两三样礼。有的点心副食来回送,送到最后家里剩下的才会分给孩子们吃。

>>如今

“投其所好”“DIY”心意才最重要

想想你家过年走亲戚送的“四样礼”都有啥?当华商报记者在西安街头采访问到这个问题时,得到的答案各不相同。

“我老丈人爱抽烟爱喝酒,过年当然是最好的烟酒了。”市民闫先生说,过年去岳父家,“四样礼”一般来说都是烟、酒、茶叶和营养品。

市民何女士说,过年给两家老人都要送礼,一般会给两家老人各包一个2000元钱的红包,然后再买些米面油、烟酒茶叶等年货,加起来也有六七千元钱了。采访中,还有不少市民表示,现在大家不缺吃穿,所以过年送礼讲究的是心意。市民于女士送的礼都是市场上买不到的,“自酿葡萄酒、自己烤的蛋糕,这种礼物很受欢迎。”于女士说,现在大家都追求健康生活,加上自己制作的那份心意,这种礼物最珍贵。

华商报记者 赵瑞利 实习生 杨文琪

在陕外地人

陕西特产琳琅满目想带点“忒色”的回家

过年了,该给家里带点什么特产回去?

日前,河北衡水来西安打工的张强一想起这个事儿,就有点儿烦。在他看来,到陕西四五年了,能带的特产几乎都带过了,今年真是不知该选什么——“总不能年年都是陕北大枣,黄桂稠酒吧”。同样的问题几乎在每一个在陕外地人心里盘旋着。

特产上千种“忒色”不好找

“来西安第一年我带的是西凤酒、镇安板栗,还有几盒柿饼,第二年,我带的是黄桂稠酒,陕北的小米杂粮和一个兵马俑的复制品,到后来,什么皮影啊,黄酒啊,几乎能带的都带过了,现在真不知道该带点啥了……”张强在西安高新区一家企业打工,他说,每年回去,带回去的陕西特产,家人朋友都挺满意,可现在实在不知该选点儿什么了。

华商报记者走访西安市劳动南路一家陕西特产店发现,这里既有四大名酒之一西凤酒,也有蜚声西北的陕北清涧、子洲的红枣,至于糕点、手工艺品、杂粮、酒水饮料,更是比比皆是。商店负责人介绍,店内所陈列的产品种类达1000多种,其中常销的有400多种,在这些常销的陕西特产当中,主要还是以陕北大枣、杂粮、黄桂稠酒以及小工艺品销售为多。而在小寨西路、五路口、和平路的一些特产商店,所售的特色商品几乎千篇一律,如连锁一般。

“这些特产店的东西,虽说都算是地方特色了,也拿得出手,可感觉还是太大众化了。”张强说,用陕西的话说,就是“特产虽多,还不够忒色”。

“特产定制”正在进行时

“陕西特产种类很多,食品类的主要以糕点、干果、饮料为主,像水晶饼、柿饼、核桃、黄桂稠酒等,而非食品类的像安塞剪纸、华阴皮影、凤翔泥塑等。”常年从事特产销售的古先生告诉华商报记者,目前西安的特产种类多,同一种类也有不少商品,至于又忒又好,还真得具备一双慧眼。

就以陕北红枣来说,经华商报记者调查,发现大枣不仅种类多,品牌也多,一些顾客在买枣时,经常左挑右拣,非常犯难。清涧一位大枣销售商张广林介绍,陕北大枣通常根据个头大小,分为特级、一级、二级以至三、四级,不过近年来,一些商家为了达到促销、快销的目的,往往在包装上随意标注级别,给顾客选购造成难度。

“如果能有一个大品牌出来,就再好不过了。”张广林说,目前大枣品牌多,也比较杂,销售包装缺乏地域特色,如果有一家大品牌出来整合,在包装上加入地域特征,或具有一定的文化创意,那就真正的忒色了。

要能在特产的个性化形式上再“忒色”一些,无疑更会受人欢迎。来自浙江奉化的何田燕说,她曾经在西安逛书院门的时候,看到一些凤翔泥塑很好看,想给朋友带回去,但又想有点纪念意义,就跟商家说,看能不能在泥塑上面刻上朋友的名字,商家听了,觉得也对,就增加了十几块钱,把交易达成了。

“带回去后,家人、亲友都挺喜欢,尤其是上面有自己的名字,都很爱惜地收藏了起来。”何田燕说,凤翔泥塑是陕西特产,要是能再个性一点,就更好了。

近年来,随着人们的需求千差万别,也开始出现了“定制化”的新趋势。但定制化的特产目前大多仅限于工艺品,在食品方面还不多见,中国营养学会会长赵章栓指出,由于这种个性化定制刚刚兴起,因此消费者在购买时应具备安全意识和健康意识,尽量选择有品质保证的礼品。

华商报记者 潘京 

新闻推荐

专业驴友看过来“行走浐灞河”邀您参加报名电话:029-88880000

华商报讯(记者魏晓飞)“清风绿氧·为爱而行”行走浐灞河生态人文考察活动将于本周五启动,即日起至5月7日,主办方面向社会征集6名专业驴友免费参与此次活动,如果您有5年以上户外经验赶紧报名吧。此...

蓝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蓝田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爱在这里传递2015-05-28 18:14
评论:(你会给父母送什么样的春节礼物?老陕讲究过年送“四样礼”,看看不同的年代都会送些啥 陕西特产琳琅满目,给你说说哪些适合带回老家)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