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马元聪 沈广睿 实习生 秦冬璐 文/图
他是大秦战鼓的优秀传人,敲鼓如醉如迷,爱鼓如痴如呆。他说:“大秦战鼓就是神鼓,一敲鼓就让人陶醉忘我,听到鼓声就让人热血沸腾。”
从小爱“鼓”连做梦都在打鼓
今年已经59岁的黄建民,用他的话说,“从小就爱鼓,连做梦都在打鼓!”黄建民是渭城区正阳办掌旗寨村人,他告诉记者,大秦战鼓是从古战场中走出来的,它的精神灵魂就是自强、自信,无所畏惧,勇往直前。他的气势风派就是能够战胜一切,摧枯拉朽,所向披靡。在大秦战鼓精神鼓舞下,驰骋疆场的一批批将士倒下了,一批批将士又冲了上来。大秦战鼓的鼓手们一批批走了,又一批批来了,一个倒下了,其他的又站了起来。
如今,黄建民已经是大秦战鼓的优秀传人,敲鼓如醉如迷,爱鼓如痴如呆。黄建民说:“大秦战鼓就是神鼓,一敲鼓就让人陶醉忘我,听到鼓声就让人心血涌动。”他满脑子想的都是大秦战鼓,连做梦都是大秦战鼓。他说,曾经有一天在睡梦中,他一个“撼地棰”打到了妻子的脸上,把妻子的嘴都打肿了,妻子为此埋怨了他好几天,最后,干脆与他分开睡了。
只要讲到大秦战鼓,黄建民就来劲。接触过黄建民的人都这样评价他,“只要说鼓,他肯定把你当朋友,一定请你到他家作客。”黄建民说:“只要有人说大秦战鼓,我都认为是对我的支持,为了传承大秦战鼓,我已经记不清自己投入了多少金钱和精力了。”
因为鼓他结识了许多高朋好友
记者了解到,因为大秦战鼓,黄建民结识了一批高朋好友。“蓝田县68岁的鼓乐艺人李书民在肺癌晚期,打电话把我叫到床前,把他珍藏了几十年祖传的打不弯泡不烂‘铁匠木\’鼓槌送给了我。”黄建民回忆说,“当时老人希望我能用这副鼓棰打出大秦战鼓的新天地。”
“参加大秦战鼓表演的村民,他们把每次的敲鼓表演当成是一次次上战场般的投入。”黄建民说,又一次演出,70岁的张自立老人不慎从鼓架上掉下来,头破血流,但他却坚持演出,他当时说,参加大秦战鼓的表演就是上战场,在战场上只有拼杀,受伤是正常的。在随后的谈话里,黄建民一下子陷入无限的悲伤中,他哽咽着告诉记者,2007年,68岁的鼓手“老把式”刘兴富老人在录制资料片的时候,因为心肌梗塞,在表演中晕倒,抢救无效走了。记者注意到,他在说起刘兴富老人时,换了一个词叫“阵亡”。
“这件事对我的震动很大,当时决定出台一条队规:60岁以上的鼓手劝其退队。”黄建民说,没想到这个决定还未出台,立即引发了一片反对声。老人都说,“敲大秦战鼓就不怕死!死了都值!对于一位大秦战鼓的鼓手来说,打鼓是他对生命的一种寄托,不让敲鼓才是真正的要命呢。”黄建民说,此后很多老人竟然在演出前自己拟下“生死状”,唯一的要求是只要让他们敲鼓演出。
随后,黄建民拿出一摞布满签名的“承诺书”和“生死状”对记者说,“看到这些,我还能说什么呢,这就是大秦战鼓的精神感召。”
自己组队让大秦战鼓传承
大秦战鼓近几年红红火火,可前几年,大伙都忙于外出打工挣钱,一度没人敲了。“当时,面对大秦战鼓的冷落,我简直是彻夜难眠,甚至还上演过一出‘哭陵\’。”黄建民告诉记者,掌旗寨村北原上就是长陵,长陵长眠着大汉王朝的开国皇帝汉高祖刘邦,他一人走到墓冢上,忍不住大哭了一场。大秦战鼓是中华民族之魂,是中华民族文明文化的宝贵遗产,大秦战鼓谁来继承发扬?如何继承发扬?击打了两千三百多年的大秦战鼓,决不能在他的手里绝迹。“后来,我思来想去,决定发掘整理大秦战鼓的史料,走市场经济的路子,创建大秦战鼓表演队,让大秦战鼓这一传统文明文化,走出关中,打向世界。”
随后,2006年4月,大秦战鼓表演队组建成立,黄建民自任队长。为解决经费问题,他卖了家里的粮食,提前退了儿子的保险金,还在当地开了个泡馍馆以扩大财路。
如今,大秦战鼓深受广大群众喜受,每年外出演出达300多场次,大秦战鼓的传承完全是村民们的一种自觉行为。大秦战鼓表演队的鼓手,遍及掌旗寨周边的西安市未央区、咸阳市渭城区、高陵县和泾阳县四个区域的农村,在册登记的鼓手有1100人之多。一般年龄都在50岁以上,最长者78岁。
谈起大秦战鼓的保护和发展,黄建民激动地说:“要让大秦战鼓威震四方,打出秦人的骄傲,打出中华民族的骄傲。”我计划将掌旗寨作为秦文化保护村,作为陕西省旅游观光点,在村子里建一个大秦战鼓表演广场,活跃村民的文化生活,带动当地旅游事业的发展,让大秦战鼓这一中华文明文化的艺术瑰宝发扬光大。 (D)(6)
新闻推荐
如果说最初踏上支教这条路,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教育梦想,那么经历了7年山区支教生活后,让她不改初心的还有爱与责任——左莉,西安市四十六中的一名骨干教师,2009年她带着年仅7岁的女儿前往山区支教,为...
蓝田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蓝田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