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新闻 长安新闻 高陵新闻 蓝田新闻 周至新闻 户县新闻
地方网 > 陕西 > 西安市 > 户县新闻 > 正文

桃花飞处寄别情 康海《泾西村见野老邀食》赏析

来源:咸阳日报 2018-08-01 06:48   https://www.yybnet.net/

□董樱桃

泾西村见野老邀食

明·康海〔1〕

野老〔2〕支筇笑问予,

桃花飞处即吾庐。

尚思漉酒〔4〕呼村妓,

可暂偷闲驻小车〔5〕。

指点杯盘无别馔〔6〕,

坐谈筐箧〔7〕有农书。

双颧豁磊〔8〕衣衫古,

尔雅〔9〕安闲我不如。

注释:

〔1〕康海(1475—1540):中国明代文学家。字德涵,号对山、沜东渔父,武功人。弘治十五年(1502年)状元,任翰林院修撰。武宗时宦官刘瑾败,因名列瑾党而免官。以诗文名列“前七子”之一。所著有诗文集《对山集》、杂剧《中山狼》、散曲集《沜东乐府》、杂著《纳凉余兴》《春游余录》等,尤以所撰《武功县志》最为有名,明、清时皆推第一。评者认为康海编纂的《武功县志》体例严谨,源出《汉书》,“乡国之史,莫良于此。”后世编纂地方志,多以康氏此志作为楷模。

〔2〕野老:村野老人。

〔3〕筇:竹杖。

〔4〕漉酒:指对新酿的酒进行过滤除去杂质。

〔5〕小车:古代常指为马车(供人乘坐)。而大车常指为牛车(拉送货物)。

〔6〕馔:饭食。

〔7〕筐箧:是指竹子或柳条等编成的盛东西的器具。

〔8〕豁磊:豁达磊落。

〔9〕尔雅:文雅;近于雅正。

赏析:

诗人乘车经过泾西村,遇到老人邀请自己吃饭。首联叙事,老人拄着拐杖微笑着和我打招呼,一个“笑”字,写出老人的神态,体现他的热情好客。老人指着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对诗人说:“那里就是我的家!”邀请诗人一同用餐,气氛热烈,景象美好。

颔联一个“思”字写出了野老邀食的旨趣,希望能携新酒与诗人对饮,让诗人暂且忙里抽闲驻足歇息,享受生活的乐趣。

颈联描绘聚餐时的情形,杯盘食物简单,并无特别的山珍海味,但闲谈中,诗人看见筐中有农书,暗示读者野老物质上虽简陋,精神上却富足。

尾联借助神态和衣着描写,写出了野老豁达磊落、古朴沉稳的性格,以及文雅安闲的生活状态。与诗人相较,“我不如”体现了诗人对野老的艳羡和崇敬,也暗示了自己性格的孤傲清高以及内心因政治上受到打击的苦闷愤慨。

全诗主要塑造了一个生活虽然简朴但情趣高雅、热情好客、豁达乐观、文雅安闲的野老形象,同时也塑造了放歌泉林、寄情山水的诗人形象。

武宗正德三年(1508)与康海同为“前七子”的李梦阳入狱,为救文友,康海一改往日与刘瑾的疏远,硬着头皮见同乡刘瑾,刘瑾有意拉拢,留海通宵畅饮,并允情。不日,李梦阳获释。正德五年(1510)八月,刘瑾事发,凌迟处死。康海以与刘瑾有交往,受株连,被削职为民。彼时已经位高权重的李梦阳,不曾进一言相救。康海遂以文为身累,从此放形物外,寄情山水,广蓄优伶,制乐府、谐声容,自操琵琶创家乐班子,人称“康家班社”。他创作的杂剧《中山狼》和《王兰卿服信明忠烈》杂剧,声演不衰。在康家班基础上,后来又组建张家班,又名华庆班,在历史上活动长达500年之久,后世或尊为“秦腔鼻祖”。

康海放歌泉林三十余年,殁时,遗命以山人巾服成殓。检其遗资“借金百余”,而大小鼓却存有300多副。他与朋友、同乡王九思遭遇相似,志趣相投,于是经常在其家乡沜东及王九思的家乡鄠县(今户县)一带,携带歌姬舞女畅饮,创作乐曲歌辞,自比为乐舞谐戏的艺人,以寄托其忧郁苦闷的心情。 (B)(13)

新闻推荐

“乡村医生”正式上岗

  1985年,“乡村医生”在西安市正式上岗。过去的“赤脚医生”必须参加卫生部门组织的专业考试,考试合格者核...

户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户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桃花飞处寄别情 康海《泾西村见野老邀食》赏析)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