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传承人登场献艺。(记者 杨力 摄)
本报讯(记者陈黎)6月8日上午,由市文广新局主办,市群艺馆、市非遗保护中心等单位承办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综合展演,在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内拉开帷幕。虽然下雨,但世界级非遗西安鼓乐、国家级非遗蓝田普化水会音乐等西安市10个非遗项目表演,依然吸引了不少市民和游客。舞台上,年轻表演者尤其是孩子们成了一股不可忽视的传承力量。
6月9日是第13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为了让更多市民感受到非遗的魅力、文化的力量,这次非遗展演精心挑选了西安市7个区县的10个非遗项目。首先登场的是第一批列入国家级非遗项目的蓝田普化水会音乐。它有千余年历史,源于隋盛于唐,是唐代宫廷音乐传入民间经历融合的一种地方特色民间乐种。演员们一身盛唐装扮上场,仿佛从唐壁画中走出。两面大鼓和各种打击乐融合,唐音委婉、清雅又悦耳。20多位表演者中,有不少十几岁少年少女面孔。
秦鼓合奏《老虎磨牙》的主角是一群小学生。这个由陕西安志顺打击乐艺术团和西安市交通大学附属小学打击乐团一起表演的节目。小学生们一点都不怯场,他们跟着几位大人鼓点敲得虎虎生威,气势宏大。还有高难度的狮子戏搭,从乾隆年间传至到今,舞狮与武术、杂技相结合,锣鼓声紧凑,狮子与人相互“打斗”再将狮子引上高台。
本次非遗展演的10个节目是西安市7个区县选拔推送的优秀非遗项目,有世界级非遗项目的西安鼓乐,还有国家级非遗项目的蓝田普化水会音乐、秦腔、户县眉户曲子、红拳;省级非遗项目复兴武狮、陈式太极拳;市级非遗项目阎良特技唢呐、西安杖头木偶、雁塔民间锣鼓等。现场细雨绵绵,市民和游客仍兴趣盎然地冒雨观看演出。
这是一场为弘扬西安市非遗传统文化推出的文化盛宴,通过精选非遗项目集中展演,履行非遗传承保护成果的全民共享。
又讯(首席记者轩辕杨子)今日,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昨日上午,西咸新区2018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活动在泾河新城崇文塔景区举办。活动全方位展示西咸新区非遗文化独特魅力,更进一步拉近大众与非遗文化的心灵距离,让传统技艺重新成为焦点,彰显文化自信,从而更好地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文化遗产,传承人类文明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此次非遗展演宣传活动是西咸新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第一次大练兵、大集结和大展示。现场,泾河新城展出了茯砖茶、泾河号子、剪纸、面花制作等一批省市级非遗文化资源。舞台上《泾河号子》《华阴老腔》《秦腔》等精彩的非遗文化节目表演也引得现场观众喝彩不断,舞台下一批省市级非遗文化展出吸引了大批群众驻足观看。启动仪式结束后,参加活动的嘉宾还参观了崇文塔景区的崇文国学馆、陕商文化博览馆、国艺秦腔馆、三秦非遗馆等文化展馆。
新闻推荐
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我高中毕业后在秦岭脚下户县(今鄠邑区)一个叫南正村的村子当知青,曾见过编织装粮食用的长条口袋的匠...
户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户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