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新闻 长安新闻 高陵新闻 蓝田新闻 周至新闻 户县新闻
地方网 > 陕西 > 西安市 > 户县新闻 > 正文

口袋匠 □赵丰

来源:西安晚报 2018-06-03 05:01   https://www.yybnet.net/

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我高中毕业后在秦岭脚下户县(今鄠邑区)一个叫南正村的村子当知青,曾见过编织装粮食用的长条口袋的匠人。

到“忙口”了,麦子即将登场,我们队碾了打麦场。刚碾的新场头天傍晚用水浇过,潮湿、明亮的一片,散发出崭新的黄土气息。队长让我看场子,防止人进去踩踏。早饭后,我来到麦场,看见场房的椿树下,一老一少两个男人面对着纺轮车后退着扯线,一个年轻女人在转动木制大纺轮车。这样的场景,对我而言是新鲜的,不知他们在做什么。这时,队长来了,说是队里装粮食的口袋不够用了,请毛毛匠(口袋匠的别称)来给队里织口袋。保才叔一手提着一个木桶,一手攥着一包糖精,让我给口袋匠准备解渴的水。那时,乡下人常常在凉水里加些糖精,这样水就有了甜味。

村外的麦田里,麦穗垂下了脑袋,等待着收割,等待着进口袋。口袋,是它们脱粒后安全的归宿。那会儿,乡下人一年收成的好坏,是以口袋作为计量单位的。哪一年打下的粮食装的口袋多,无疑就是个好年景。

口袋匠编织的长条口袋,就是那时用来装麦子的颗粒的。

那天,我坐在树下,一边观察着有没有人踩踏昨天漫过水的新场,一边看着他们织口袋。我在荫凉处,他们在阳光下。他们歇息的时候,来到树底下喝我为他们准备的糖精水。他们喝水的样子很急,仰着头咕咚咚一口气就是一马瓢。我看他们辛苦,就在水里加了许多糖精。年轻的男子喝了一口,笑着说都成苦味了。

这小伙比我大三岁,我们很快就有了共同语言。我这才知道他们原来是一家人:年老的是他的父亲,年轻女人是他刚娶进门的媳妇。他们家在渭河岸那边的兴平县(今兴平市),农历四月底就出门了,一辆架子车上装满织口袋的工具:麻线、织刀、排钩针、缝针、纺轮车,还有被子凉席,走在哪儿做活,就歇到哪儿,一般都是生产队的场房,有时也歇在碾坊、磨坊。

编织口袋先要用手搓麻线,然后挂在纺轮车上,面向纺车倒退逐渐拉开距离,捻出两股毛(麻)线,合成细绳后,再用钩针织成长条状,最后用更细的麻线缝合。这样,一条完整的口袋做出来需要三个多小时,一天最多织三条。一条两元钱,三个人每天的收入就是六元。如果出门碰到雨天,就只有蒙头睡觉了。

口袋匠很稀少,我们公社二十多个村子没有一家。口袋匠的儿子告诉我,这是他们家祖传的工艺,他刚懂事时,他的爷爷就领着他的父亲四处织口袋。他们不光做粮食口袋,也做捎裢、褡裢。捎裢我没见过,褡裢倒是在旧电影里见过:一种布口袋,长方形,中间开口,旧时是商人或账房先生外出时搭在肩上或挂在腰上,里面放着纸、笔、墨盒、信封信笺、印章印泥、地契文书、证件账簿等处理文牍的用具。后来,乡下人赶集上会、走亲访友也用它当装东西。

现在,口袋匠已经彻底从人们的生活中消失了。像口袋、褡裢这样的物品,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便逐渐被塑料编织袋所取代,编织口袋用的原料籽棉,在关中也几乎无人种了。

新闻推荐

紫阁青冥连终南

敬德塔大圆寺紫阁峪景色○酒醉的雪秦岭七十二峪中紫阁峪不是最深,峰不算最高,古来却被推为“终南第一...

户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户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口袋匠 □赵丰)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