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新闻 长安新闻 高陵新闻 蓝田新闻 周至新闻 户县新闻
地方网 > 陕西 > 西安市 > 户县新闻 > 正文

英国“陕西通”罗宾: 西安是我的又一个家乡

来源:西安日报 2018-01-26 06:21   https://www.yybnet.net/

图为罗宾博士(右)和胡宗锋教授展示合著著作。(记者 雷伟东 实习生 任媛 摄)

■记者蒋黛

由于对中国留学生讲述的西安故事着迷,此前从未来过中国的英国小伙罗宾·吉尔班克(RobinGilbank)来到西安,任教于西北大学外国语学院。他热爱陕西美食、喜欢去周边农村游览采风,甚至学会了做中餐。9年里,除了将自己的所见所闻一一记录,编写成书之外,他还致力于陕派作家作品的翻译和推介工作。带着“让世界读者熟知中国小说,让陕西作家走向世界”的梦想,罗宾逐渐成为了一个“陕西通”,也让越来越多的老外认识西安、了解西安的历史和文化。

沉迷美食的“吃货老外”

“总体说来,陕西人的饮食习惯符合西北人的口味,虽然过去三十五年来,饮食成分和菜肴的花样变化巨大,但有些当地特色依旧被保留了下来。如很开胃的锅盔——是一种面饼,形状和大小通常像锅盖。锅盔一切开,就会冒着热气,裂开一条缝等着往里面夹辣子。有的小店会为顾客准备一碗碗的蒜瓣,吃生蒜可以净化口腔,为准备吃饭洁齿。”

“关中平原的各个县都有自己独特风味的面食,做面的花样不下几十种。西安西南边的户县,就以其户县软面而闻名,端上来的时候汤里有醋、蒜和切碎的蔬菜,而东边的大荔县则有传统风味的炉齿面。在三原县,有煮熟的面条簇拥成团的疙瘩面,有时面中间插个竹片,吃的时候可以浇臊子汤,或是蘸着调料吃。”

初读这些文字,你可能会认为是出自一位美食专栏作者,或者至少是一位“资深吃货”游客之手。很难想象,这位对陕西饮食文化颇有研究的作者,其实是一位地地道道的英国人——出于对中国文化的向往,2008年,来自英国约克郡的罗宾·吉尔班克在完成博士学业后来到西安,任教于西北大学外国语学院,至今已有9年时间。这9年里,从对西安这座城市完全陌生到了解,并逐渐被这座城市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所吸引,如今的罗宾,已经完全融入了这座古老的城市。

“我的朋友常常问我,在中国,你不得不吃又特别奇怪的食物是什么?很多外国人都对中国的饮食文化有所误解,认为这里的人们常常吃一些奇怪的食材。”罗宾笑言,实际上这些年里,他几乎没有遇到过什么不爱吃的美食,“我日益增长的腰围就能证明,我完全和一个普通西安人一样,享受着各种陕西美食。”

不会说中文的“陕西通”

罗宾能够基本看懂汉字,但不太会讲汉语,汉语的四声对他而言是个很难逾越的坎。但这并不妨碍他成为一个“陕西通”——在西安居住的9年里,他的足迹几乎遍布陕西境内大大小小的城市乡村——从西安以西的宝鸡、凤翔,到东边的澄城、韩城,再到陕北陕南,罗宾在陕西境内去过的地方,甚至比很多西安人都要多。“我参加过陕西农村的婚礼、葬礼、清明节的祭祀仪式,和‘乡党\’们坐在村口谝过闲传,也吃过流水席和地道的陕西农家饭,亲身实地了解过陕西的风俗和饮食习惯。”罗宾告诉记者,他把陕西看做自己的又一个家乡,“我甚至觉得,我比很多西安人更了解她。”

每去一个地方之前,罗宾总是要提前翻阅关于该地区风俗习惯的书本和资料,归来后也常常撰写游记或体会。陕西乡村的泥塑和皮影、隐匿在秦岭山中的静谧寺庙、村里“过事”时吃不完的臊子面和喝酒的习俗……每一桩每一件,罗宾都以独特的视角和笔触记录下来。今年,由罗宾执笔,西北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胡宗锋翻译的《罗宾博士看陕西》一书,即将以中英文双语出版发行,其中收录的十余篇文章,有名人遗事,有风土人情,也有诗文典故,真实地记录着罗宾博士走遍三秦大地后的感受,也让更多的外国人从中了解陕西的风土人情,窥到了中国文化的一个侧影。

翻译推介让陕派名著“走出去”

“2009年,我开始着手翻译贾平凹的一部分作品,译文成型后拿给罗宾博士看了一下,没想到这一看,就把他带进了陕派文学的世界。”胡宗锋教授告诉记者,居住在西安的罗宾和其他外国人不同,他不仅文学素养过硬,而且了解本地的风土人情,更能领会陕西文学作品的精髓,其中所描绘的故事深深吸引了他。“罗宾在英国就读的Aberystwyth大学,是威尔士地区历史最悠久的名校之一,他的博士导师是全球知名的文学评论家。我将文学作品翻译成英文后,再由他进行润色和修饰,不仅能保留原汁原味,还会更具文学性和可读性。”于是,胡教授和罗宾一拍即合,开始着手进行陕派文学作品的翻译出版工作。

如今,罗宾和胡宗锋已经合作完成了包括陈忠实、贾平凹、穆涛、方英文、红柯、吴克敬、叶广芩在内的多位陕西文坛名家的小说和诗歌作品,总翻译量超过200万字,在国内外都获得了不错的反响。仅2017年,就有贾平凹的长篇小说《土门》、叶广芩作品选《山地故事》、杨争光短篇小说集《老旦是一棵树》三部作品完成翻译,并在英国山谷社出版。“在翻译过程中,我非常重视中国和西方语言文化的相互转换,比如在《山地故事》中,有一些陕西方言,我都试着和英国方言进行对比,找到最贴切、最符合当下语境的译文来。”

作为西北大学外国语学院的院长助理,2018年初,罗宾获颁副教授职称。“外国人在中国高校通过职称评定,不仅在西北大学的历史上,在全市高校中也是首例。”胡宗锋教授表示,将罗宾破格评定为副教授,不仅是肯定他9年来为学术研究所作的贡献,更是希望他能继续推动陕派作家作品的翻译推介工作,帮助更多本土文学作品“走出去”。“我很愿意继续进行陕派作家作品的翻译工作,让我们的作品成为中国文化的‘资源库\’,让欧美读者能够通过作品,感受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

新闻推荐

浍沟镇扶贫帮困落实处

本报讯今年以来,浍沟镇加强组织领导,加大培训力度,调整扶贫专干,招聘扶贫小组长83名,改善办公条件,确保扶贫帮困的各项政策落到实处。资金不落一分。该镇建立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监管机制,首批财政专项扶贫...

户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户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英国“陕西通”罗宾: 西安是我的又一个家乡)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