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环山路夜景(记者 王旭东 摄)
西安-汉中高速公路涝峪口(首席记者 李明 摄)
交通是城市发展的先导,是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基础,体现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展示着城市的对外形象。2012年7月,西安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谋划未来,从夯实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战略定位出发,把发展交通放在事关城市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积极投入交通基础设施建设。2012年以来,西安市公路水平提升更加迅速,城乡运输覆盖更加广泛,群众出行更加便捷,全面提升了西安主枢纽地位和区域经济发展保障能力,打造西安经济升级版,充分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实现引领并支撑大西安区域经济和城市空间协调发展的目标,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夯实基础。
优化高速路网 提升主枢纽地位
四年来,西安市建成三星电子快速干道、西咸北环线和渭南至玉山等3条高速公路,扩能改建西宝、西临等高速公路,积极推进绕城高速公路通行能力提升工程,全市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532公里,实现了以西安为中心的“千公里一日交通圈”,西安成为全国高速公路网中最大的节点城市之一。西安市规划实施国道310西安过境公路、省道107、国道108改扩建以及秦岭北麓生态旅游绿道示范工程等一大批公路交通项目,新建长安大道、高陵鹿苑渭河特大桥和纺渭路等工程,国省干线通车里程1128公里,进一步增强了西安与周边城市的快速高效对接;新增农村公路557公里,建成610公里农村公路二级网化工程,二级以上农村公路通车里程达1415公里,西安市内畅外联的公路网络基本形成。
家住曲江的全蕙在高新区锦业一路上班,最省时的路线自然是走绕城高速,可每天还没到曲江收费站口就开始堵,“恰好那又是一个转盘,对于我这个开车不久的女司机来说,每天能开车‘毫发无损\’地挤到收费站确实需要耗费一点时间。”全蕙说,可情况从去年秋天开始好转,“收费站扩建了,车走的速度比以前快多了,基本可以随到随走,再也不用挤了。”
原来,从2015年6月至9月底,交建集团绕城高速公路扩能工程管理处开始对曲江立交北侧进出口匝道上的曲江收费站进行扩能改造,改造完成后,曲江收费站原有6进9出15个车道变成了8进11出19个车道,通行能力和广场容纳量大幅提升,从曲江大道、南三环进出曲江收费的道路畅通,大大缓解南三环与曲江大道的交通压力,曲江收费站城市交通出入口的服务功能已更加完善。
据介绍,西安绕城高速公路是陕西省高速公路“2637”网络的转换枢纽和西安市区域交通的重要通道。建成通车15年来,全长80.4公里线路日均交通流量达到5.5万辆,是设计流量的2.8倍。其中,西高新至长安段日交通流量已达6.77万辆小客车。原有立交、收费站和服务区等设施布局已不能满足城市交通需求。
为缓解城区交通压力,加快提升绕城高速与市政道路的通行能力,省市联合发力适时启动绕城高速公路通行能力提升改造工程,助推西安经济发展。此次改造增设雁塔路立交、金花路立交和丈八四路立交等3处立交,扩建田王立交,扩建曲江和西高新收费站,增设绕城东服务区,2015年相继开工建设,2017年底将全部建成。
目前,曲江收费站改扩建工程已完工并投入使用,雁塔路、丈八四路立交已完成征地边界放线、绿化树木移植、施工围挡、驻地建设和各类加工场地建设等任务,施工和监理单位进场并开始施工,所有项目的施工图设计已完成。另外北客站立交工程也即将开工。新增高速公路立交不但可以缓解现有立交周边的交通压力,也让进出主城区的市民有了更多的选择。随着新增道路通行能力不断提升,进出城车辆通行更加顺畅,对进一步巩固和提升西安在全国路网中的主枢纽地位,加快推进西安建设国际化大都市,带动和促进丝绸之路经济带都具有重要意义。
为进一步优化高速路网、缓解城区交通压力,2012年西安市委、市政府以加快公路交通枢纽建设为契机,积极抢抓省市共建大西安的历史机遇,四年来建成三星电子快速干道、西咸北环线和渭南至玉山等3条高速公路,扩能改建西宝、西临等高速公路,积极推进绕城高速公路通行能力提升工程,全市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532公里,实现了以西安为中心的“千公里一日交通圈”,西安成为全国高速公路网中最大的节点城市之一。
记者了解到,下一步,西安市将继续加快高速公路建设步伐,新建西咸南环线83公里,改建西禹、西汉高速公路72公里,解决个别县不通高速公路的问题,加快推进绕城高速公路通行能力提升工程。
加快干线改造步伐 助推区域经济发展
四年来,市交通运输局紧紧围绕“大交通”发展思路,千方百计争取中省资金补助和政策支持,积极探索采取多种融资模式,破解制约公路交通发展的资金瓶颈。西安公路交通基础设施累计筹资160余亿元,完成公路交通建设投资286亿元,较“十一五”增长54%。全市公路总里程达到13251公里,农村公路通车里程11884公里,所有乡镇和99.84%的行政村实现水泥(沥青)路,平原区村村通班车。初步建成以高速公路为骨架、国省干线为依托、农村公路为脉络和客运枢纽为转接具有西安特色的公路交通网络体系,彰显了西安作为全国重要公路交通枢纽节点城市的区位优势,成为西安市经济社会发展新的增长极。
作为缓堵保畅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建的省道107关中环线改扩建工程西安境南段已于2015年基本建成,使秦岭北麓关中环线166公里全部实现一级公路标准,其中112公里的二级公路全部扩建为一级公路,估算总投资17.9亿元。该项目是实施秦岭北麓生态保护工程的重要支撑,项目建成将让西安南部沿山的蓝田、长安、户县及周至路网均衡发展,对沿线经济和旅游业的发展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秦岭北麓生态旅游绿道示范工程,通过同步建设车行道和慢行系统,将优化秦岭北麓环山路沿线景观格局,改善市民的生活品质。纺渭路拓宽改造工程将促进国际港务区和渭北工业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随着上述项目陆续完工,两三年内,西安将实现平原区国省干线全部达到一级公路标准。随着以高速公路为骨架、干线公路为依托、农村公路为脉络公路交通网络体系已经初步建成,西安在全国路网中枢纽城市的地位将更加突显。
纺渭路拓宽改造工程,起于高陵鹿苑渭河大桥河堤以南,止于秦汉大道,全长5.29公里,按城市主干路标准建设,总投资约7.88亿元。目前,已完成投资2.6亿元,完成1公里路基工程和2公里雨水箱涵和污水管道工程。该项目对于促进国际港务区和渭北工业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公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永远在路上。西安市高速公路建设步伐将进一步加快,新建西咸南环线83公里,改建西禹、西汉高速公路72公里,解决个别县不通高速公路问题,加快推进绕城高速公路通行能力提升工程。不断推进干线公路升等改造,改建干线公路407公里,续建并基本完成境内国道108、310改扩建项目,启动建设国道210、211、344平原区一级公路改扩建工程。进一步提高农村公路发展水平。升等改造县乡公路950公里,建设改造村道2000公里;实施通村公路完善工程、生命防护工程和桥涵配套工程,全面实现村村、组组通公路目标。加快副中心城市快速干道和国防公路建设,建设阎良快速干道、凤凰大道和西户快速干道;建设国防公路53公里。打造“特色致富路”,建设旅游、园区和产业公路330公里。
今后五年,西安市将全面打造全国公路交通枢纽,全面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计划投入资金560亿元,重点实施公路建设、综合交通枢纽和智慧交通建设,率先实现县县通高速公路、重点镇通二级公路、村村通水泥(沥青)路、村村通班车和村村通邮的“五通目标”。
本版稿件均由记者 杨春燕实习生 武文成 杨涛 采写
新闻推荐
昨日邀来透墒雨 明起转晴好踏青 陕西省做好防范积极应对汛期较强降水
本报讯(记者朱雪娇)前些天西安市天气时晴时阴、气温略有起伏,大部以阴天为主,局地有零星降水或阵雨。昨天在人工和自然的共同作用下,全市普降中雨,局地大雨,迎来今春首场透墒雨。截至15日16时,共发射...
户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户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