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西安经济平稳增长的关键点。日前西安市发布了《西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努力构建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体制机制,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到2020年,建立起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深化行政体制改革: 简政放权推进全程电子化管理
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推行政府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制度。按照职权法定原则,全面梳理现有行政职权,汇总形成部门行政职权目录。推进政事政社分开,逐步建立起比较完善的政府购买服务制度。深化商事制度改革,不断完善工商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和税务登记证登记制度。
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持续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提高政府效能,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大力推进以电子营业执照为支撑的网上申请、网上受理、网上审核、网上公示、公示发照等全程电子化登记管理方式,实现全流程网上商事登记管理模式。
加快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开展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试点,建立事业单位统一登记管理制度。推进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不同类别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优化行政区划及开发区体制机制。积极推动大西安的行政区划调整,加快推进户县等撤县设区步伐。
完善现代产权制度:
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完善国有资本监管和授权经营体制,推进经营性国有资本集中统一监管。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重组,培育有实力的市属国有集团公司改建为资本运营公司,探索组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到2020年,形成3~5户具有一定影响力、年产值过百亿元的企业集团;8~10户具有一定竞争力、年产值过50亿元的企业集团。
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制定促进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制资本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改革措施,支持各类市场主体通过出资入股、收购股权、认购可转债、融资租赁、组建股权投资基金等方式,双向重组整合。实施股份制改革,推动大部分国有企业发展成为混合所有制企业。
支持非公有制企业发展。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基础设施、生态环保、社会发展等投资领域。建立西安市企业综合服务信息平台,提高区域技术合作、产品配套、资源配置及集群化发展能力。到2020年,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提高3个百分点。
健全要素市场体系:
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加大供给侧改革。要以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为工作重点,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开展降低实体企业成本行动,清理和规范涉企行政事业收费,减轻企业负担,限制政府对企业决策的干预。实施淘汰僵尸企业行动,加快重组整合,推进有序退出,有效化解过剩产能。实施高品质供给行动,适应个性化、多样化、安全性、高品质消费需求,发展精致生产,努力增加网络信息、文化旅游、健康休闲等服务产品有效供给。
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严格划定空间开发管制界限,落实用途管制及耕地保护红线。开展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改革试点,稳妥推进土地征收制度和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入市改革。
健全人力资源市场。依法实施人力资源服务准入,加强对各类服务管理机构监管,推动人力资源服务行业规范化发展。发展技术交易市场。深化统筹科技资源改革,拓展西安科技大市场服务功能,推进技术开发、技术转让、集成化服务等技术交易。积极开展重大科技成果展示、评估、拍卖、技术交易等,推动技术市场“线上线下”模式发展。
深化财税和投融资体制改革:
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
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稳步建立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预算制度,将政府债务纳入预算管理,规范预决算公开。加大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与一般公共预算的统筹力度。规范地方政府债务管理,防控财政风险。
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进一步放开市场准入,推进投资主体多元化,促进重点领域建设。整合各类财政专项资金,改进政府投资方式,进一步提高财政资金以股权投资、投资基金等方式安排的比例,不断扩大政府投资的放大效应。创新公共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在重大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民生和新型城镇化等领域再策划推出一批PPP项目,全面增强政府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能力。
本版稿件由记者宋洁 实习生魏祎晨采写
实地采访
“上午输入资料下午就拿到执照”
本报讯 “上午在网上输入资料,下午就拿到了营业执照,这种互联+登记模式,真的是太高效便捷了”。记者了解到,从今年2月起,西安市工商局启动互联+登记模式,只需通过互联网提交电子申请材料,到登记机关当场就可办理营业执照。
“本来是拿着一沓资料,打算去曲江工商咨询,没想到竟促成了工商部门的一节现场培训课。”西安通济区域规划研究院有限公司的法人代表王湮刚刚拿到公司的营业执照。她告诉记者,由于工商部门推出了网上登记试点工作,大家都不熟悉如何在网上操作,自己去登记时,就被选为网上登记企业培训课的案例。“工作人员边教大家,边在网上帮她填写表格、输入资料,一共花了一个半小时。”王湮算着时间说,要是熟悉的话,上网只要半个小时就能登记完毕。通过审核后,当天下午,王湮就顺利拿到了公司的营业执照。
记者从市工商局获悉,随着商事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注册资本认缴制、前置许可改为后置许可、放宽住所登记条件、“三证合一”“一照一码”等改革政策先后落地,市场活力得到充分激发,2015年西安市新增市场主体116037户,同比增长12.12%。
今年2月起,西安网上登记业务已经启动试点工作,市民在雁塔、高新、曲江和经开办企业,只需通过互联网提交电子申请材料,市工商机关网上受理后,申请人持预审通过后的材料,到登记机关当场就可办理营业执照。
部门行动
工商部门将开展
新设立小微企业跟踪分析
本报讯 记者昨日从市工商局获悉,今年,西安市工商部门将深入推进工商注册便利化改革,促进市场主体繁荣发展。同时,继续深化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强化各项改革措施的落实,进一步释放市场经济的活力和创造力,为经济发展提供新动能。
其中,不仅将巩固和扩大“三证合一、一照一码”改革成果,深化落实“先照后证”改革,还将继续推进工商登记注册便利化改革。完善企业名称核准全程电子化有关制度,提高名称审核的标准化、规范化水平。进一步放宽住所(经营场所)登记条件,简化住所登记手续,分行业、分业态释放住所资源。推进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推行全国统一标准规范的电子营业执照,推动电子营业执照的广泛应用。进一步简化和完善企业、个体工商户注销流程,构建便捷有序的市场退出机制。
工商部门还将继续扶持小微企业发展。要完善和运用小微企业名录,切实发挥促进扶持政策实施、助力小微企业发展的功能作用。要配合有关单位,用好用活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切实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开展新设立小微企业跟踪分析,了解企业在准入、经营、审批、融资等方面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及时反映企业的诉求等。
专家解读 深化改革具有哪些意义
本报讯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仅可以理顺市场经济秩序,还能激发社会大众的创造性,保护个人利益”。昨日,西大经济管理学院教授王满仓通读完《纲要》表示,深化改革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改革是中国近三十年经济发展的重头戏。坚持开放发展,不仅意味着要大力发展高层次的开放经济,还需要以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增强发展动力和活力。王满仓表示,西安的“十三五”规划纲要承接了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重点,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等为发展理念,努力在破除制约发展的体制机制上求突破,着力构建全方位开放新格局。
“随着国家经济发展速度的下降,加之国内外经济环境的不利影响,西安要实现经济发展目标,在经济发展的动力上必然需要改革”。王满仓表示,过去国家过度行政化阻碍了市场发展,也影响着市场秩序和效率,因此,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可以理顺市场和行政的关系。
在完善现代产权制度上,国企改革是体制改革的难题,通过产权制度改革,找到混合所有制经济这个新模式,不仅可以促进国有资本和社会资本的融合,还能发挥社会资本的功能。
新闻推荐
推“读书富脑”计划 发表作品千余件 户县四中将书香校园建设融入办学理念
在千年古镇秦渡镇,有一座在当地颇有影响的高中——户县第四中学。记者昨日采访了解到,该校坚持以诗联教育为突破口,通过书香班级和读书明星的示范带动,让学生社团成为课外阅读的方面军,走出了一条...
户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户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