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新闻 长安新闻 高陵新闻 蓝田新闻 周至新闻 户县新闻
地方网 > 陕西 > 西安市 > 户县新闻 > 正文

三村寨“甩帽”记 ——未央区产业扶持户县15村脱贫见闻(上)

来源:西安晚报 2016-05-22 01:25   https://www.yybnet.net/

阳春三月,记者驱车先后前往户县蒋村镇和涝店镇,一路上,山间路旁不时跳出的嫩绿、刚刚绽开的杏花,无不露着万物复苏的讯息;驶入村庄,随处可见农民在田间、苗圃中忙碌的身影,更为“人勤春来早”做着生动的诠释。

盏盏路灯

照亮甘峪沟村民心中脱贫路

“到了,到了!”正当记者还沉浸在沿途春光的享受中时,车子行驶到了此次采访的第一站——户县蒋村镇甘峪沟村。一进村,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整齐的楼房,干净宽敞的水泥路,盏盏精致的太阳能路灯,村民门前盛开的玉兰、悬挂着金灿灿的玉米棒……“这也是贫困村?”看到这一幕幕场景,记者不禁发出这样的疑问。

“俺村曾经在深山中, 2001年以后才陆续搬迁到山下。村里的基础设施能有这么大变化,多亏帮扶干部们给咱出主意、想办法。”甘峪沟村村委会主任申健康开门见山地说:“2013年以前,村里根本没有路灯,天一黑,村里面黑乎乎的,好多娃们出门都摔过跤。”

说到天黑摔跤,一旁的驻村干部付德宁笑了,原来他刚来的时候也曾摔过。而那一跤,让他眼前一亮:“帮扶不就是应该从村民最需要的东西帮起吗?”就在摔跤的当天晚上,付德宁深一脚浅一脚找到申健康谈了自己的想法,不谋而合的默契感让两个人的心劲更足了。经过沟通协调,不久未央区就给该村装上了16盏漂亮的太阳能路灯,既解决了照明还让村里省了电费钱。随后,根据村民的意愿和村里的产业发展需要,未央区又先后为甘峪沟村打了机井,铺设了农田灌溉渠,援建了2100米的人畜饮水工程,解决了生产生活电压不稳的问题。“230亩农田全部实现了灌溉,一下子给村子就增收了8万多元,过去靠天吃饭的日子一去不返了。”谈起这些变化,村民们说:“甭看那些个路灯小,但是它们照亮了我们心里的路,给了我们脱贫致富的信心。”

据了解,3年来,未央区在帮扶户县15个村的过程中,先后投入200余万元用于改善生产、生活基础设施,累计整修硬化道路53700平方米,安装配套路灯256盏、修建蓄水池1座、整修排水渠1500米……而这些为产业扶贫帮助村民致富奠定了基础,提供了条件。

互联网+ 

铺就洪庵村葡萄致富路

走进洪庵村时,村民们正搭帮搬运着浇铸好的水泥葡萄架往地里送。 “去年葡萄销售普遍不景气,今年咋还敢扩大种植规模,不怕卖不出去吗?”当着村主任张宏伟的面,记者疑惑地问道。

“说出来你别不信,我不光能让葡萄都卖出去,还能卖个好价钱哩!”张宏伟笑笑说:“3年里,咱村上的葡萄种植面积由200多亩增加到了1500亩,而且不愁销路。”

据介绍,2013年,未央区指派未央宫街道和区建住局帮扶组了解到他们村有葡萄种植基础后,不仅很快就联系果林园艺师进村为种植户提供技术服务,还邀请农业专家对村里的土壤、气温等变化详细调研论证后,积极引导村里扩大了“京亚”这种比“户太八号”成熟早、汁多味酸甜、色彩鲜艳的葡萄种植面积。

田屯粮如今是洪庵村“京亚”葡萄的种植户。2013年以前,他家的经济来源主要是一年一料的玉米、小麦等作物,每年每亩仅能落得几百元。而现在他家3亩葡萄园一年就带来了4万多元的收入,让他的生活与当年有了天壤之别。

谈到葡萄的销路,张主任悄悄透露说,为了能够让村民辛苦种的葡萄卖个好价钱,未央区不仅分别在户县祖庵镇和西安市和生国际食品交易中心为该村免费设立了“户县洪庵村葡萄直销点”,还为他们建立了网络销售平台,引导村民进行网店销售,邀请媒体采访宣传,扩大村里葡萄的知名度。“去年葡萄销售普遍不景气,但洪庵村750万公斤的葡萄仍然卖出了一个好价钱,沾了‘互联网+’的光咧!”村主任张宏伟满心感激。

“树桩月季”

引导谭家村奔向多彩小康路

“白的、红的、黄的,开花后这么漂亮!”“走个后门,先给咱把你这园子种的‘树桩月季\’预定两盆,花开了,我亲自来拉。”看着谭家村主任薛算田展示着去年自家苗圃里“树桩月季”开花后的美景,记者啧啧赞叹的同时,瞬间成了薛主任苗圃的又一位客户。

据薛主任介绍,谭家村村民原本以种植油桃为主,村经济基础相对较好,但是单一种植果业,抗风险能力较差。未央区谭家街道和区财政局组成的帮扶组来了后,通过走访村民,和当地村干部共同商讨后,在村里尝试了一次农业领域里的供给侧改革——引导合作社借果品大棚发展苗木花卉种植特色产业。

2014年,未央区驻村扶贫工作组牵线搭桥,使合作社在西北地区率先引进树桩月季这一品种。记者来到田地的大棚中,一株株“树桩月季”已经绿意盎然。这种会开出红、黄、白三色花朵的景观树,长成后每棵市场售价在150元左右,成本则只有30多元。目前,谭家村在西北最大的苗木市场杨凌裕盛设有固定销售点,产品远销陕甘宁青新等西北五省区。“我们去年仅仅嫁接了5亩8000多棵,其中一半的销售额就达到了60万元。”薛算田高兴地说。

告别之际,回望夕阳下采访过的村庄,炊烟袅袅升起,一派欣欣向荣,让人不由地想起“采菊东篱下”的田园诗句。 记者 高乐

新闻推荐

城南客运站7线路 “五一”只售当天车票

本报讯(记者宋洁实习生魏祎晨)“五一”小长假即将来临,记者昨日从城南客运站获悉,户县高速、袁家村等7条线路只售当天车票,不预售车票。据悉,户县高速、户县快客、户县928、户县929、汤峪920、...

户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户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三村寨“甩帽”记 ——未央区产业扶持户县15村脱贫见闻(上))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