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港务区——
两小时“献绿”5万余平方米
昨天,共青团陕西省委、西安报业传媒集团、西安市创森办联合在西安国际港务区组织植树活动。短短两小时,950人就植下了1500余株桂花、樱花等各类苗木,总面积达5万余平方米。
“听说今天报社组织在港务区植树,我们同事都热情很高,一下子来了30多人。”市民阮景瑞是参与义务植树的一分子,为了方便劳动,他自费从五金店买了麻布手套,发给大家。扶苗、培土、踩实、浇水……虽说都是自由分组,但大家的配合可谓默契,现场也是一派热火朝天的忙碌景象。伴随着铁锹的沙沙声和第一桶水浇入地里时的哗哗声,一颗颗小树站了起来。参与植树的人们顾不得拍拍手上的土,很快又转向身后的另一颗树。
当天的活动中,两个穿梭在人群中的小身影格外惹眼。虽然拿不起铁锹,但她们填土、浇水的动作一样有板有眼。“我们是种树的,老师说了,种树好。”王涵羽和王旋羽是一对双胞胎,虽然只有4岁,但爱绿护绿的理念却深深扎在孩子们心中。临近中午,港务大道南口东侧原本荒芜的黄土地变得绿意盎然,大大小小的树苗显出勃勃生机。据悉,当天参加义务植树的950位热心市民共种下1500余棵各类树苗,品种有桂花、红叶李、樱花、白皮松、紫薇、三角枫等十多个,总面积达5万余平方米。
太平国家森林公园——
千余读者种下一片新绿
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同享青草碧水蓝天。本报“3·12植树节活动”分南、北两条线路同时进行。昨日上午,参与南线植树的1000多名读者来到位于户县的太平国家森林公园,在牛槽沟用他们的双手栽下象征希望的树苗,为西安的春天种下一片新绿。
植树地点位于公园内3公里处的牛槽沟,上午9点30分,植树队伍集合后,大家开始徒步向山中进发。徒步1.2公里后,平坦的水泥路开始变成坑洼不平的石子路。经过1个多小时的跋涉,植树队伍到达牛槽沟。根据山林绿化需要,每个组种植的树种都不相同,有侧柏、紫荆树等。听取了公园栽培技师的讲解后,大家顾不上休息纷纷行动起来,有挖坑的、植苗的、填土的、担水的,各自分工明确、配合默契。
和往年一样,今年的植树节同样有不少晚报的老读者、老朋友前来参加。“小树苗健康成长,我会想你的”、“小树苗快快长,后人要乘凉”、“希望我姐姐在2016年找到如意郎君”……植树活动接近尾声,参加植树的读者们纷纷将心愿卡悬挂在小树苗上,寄托美好的愿望。
此次活动,由共青团陕西省委、西安报业传媒集团、西安市创森办主办。当日,读者们在牛槽沟种下了500多棵树苗,一棵棵树苗仿佛哨兵般挺拔地站立,守护着大山,焕发出勃勃生机。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张潇)“古长安是丝绸之路的起点,所以把陕西的语言资源利用好,彰显西北方言文化的独特魅力,能够为‘一带一路\’战略实施提供强有力的语言文化方面的支持。”陕西汉语方言调查首席专家...
户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户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