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图:小P
秋季到来,水果市场一派繁荣景象,继西瓜、桃子、甜瓜等水果之后,眼下葡萄开始陆续上市。日前记者走访市场时 发现,很多市民反映一些卖相好的紫葡萄口感并不好。
本报记者 包鑫 文/图
买来的紫葡萄为啥又酸又涩
“最近买的葡萄都不好吃,酸溜溜的,尝不出一点儿甜味。”一厂社区的杜先生说,前两天他在小区门口水果摊前买了两串紫葡萄,结果回家一尝,酸得没法吃。紫葡萄怎么会那么酸呢?杜先生担心是买到了染色的葡萄。走访后记者发现,和杜先生有同样顾虑的市民不在少数,“前几天从户县经过的时候,发现地里的葡萄大多数还是青绿色的,怎么这么快就变红发紫了,不会有什么问题吧。”白先生说。
带着疑问,记者询问了新阳光蔬菜批发市场的一位葡萄经销商,他坦言,杜先生买到的葡萄并非被染了色,而是一些果农为了提早让葡萄上市,在葡萄生长时期使用了催熟剂。这种催熟的葡萄卖相好,保存时间也长,但内部果实并未成熟,所以口感酸涩。
“现在上市的葡萄,都是外地葡萄,本地葡萄极少,在市场内,这个时节上市的葡萄,也多是大棚葡萄。”商贩陈先生说,今年还是透紫发红的葡萄比较热销。他每次来市场批发,都是拣大的批,卖起来也好卖。按他的说法,天气晴时,一个上午卖掉上百斤不成问题,年轻人买得比较多。
部分“早产”葡萄喷了催熟剂
这一说法在葡萄种植户那里也得到了印证。“还没到时候就摘了,肯定不好吃。”在某农贸市场内一位种植葡萄的果农告诉记者,现在市场上销售的部分看起来又大又紫,吃起来却很酸的葡萄是用催红剂、催熟剂之类催出来的。
原来,种植户王师傅家所种的葡萄品种是“巨峰”,这两天刚完成果实套袋工作,“前些天雨水多,果子上色不好,到现在地里的葡萄大都还是青的。”她说,虽然农技专家告诫说果实自然成熟较好,但一些种植户为了卖个好价钱,给果子喷了催熟剂。
无论在批发市场还是水果摊点,记者探访中发现,不少葡萄不但透紫诱人,还异常得硕大饱满,甚至一串中有的很小,有的却如荔枝般大。“不同品种的葡萄大小有差别也就罢了,怎么同一串上的葡萄,也会有这么大的差别?”市民高女士质疑,是不是葡萄也如西瓜一样,用了催熟剂?
采访中,没想到批发市场内批发商孙女士对催熟剂并不“保密”,她称,葡萄上用催熟剂,在种植中是非常普遍的事。
专家解读乙烯利属低毒农药
催红剂的学名叫乙烯利,也就是俗称的催熟剂,无色无味的透明液体,属低毒农药的一种,可引发哮喘或早熟。
市农业局一位专家表示,人体食用农作物上残留的乙烯利后,有可能引发哮喘,甚至致癌,儿童食用也有诱发早熟的可能。水果沾上乙烯利,需要半个月至一个月才能完全挥发。若达不到这个周期,有毒物质将可能会残留在果实内。 (D)(3)
温馨小贴士:
如何辨别催熟的葡萄
什么样的葡萄才好吃?市农业局专家表示,消费者可以从外观和口感两方面辨别。
“市民可以了解葡萄品种的正常成熟期,在购买时,如果每一颗葡萄颜色都很深而且亮度很好,就很有可能是催熟的,相反,如果一串葡萄中,能区分出熟的和不熟的葡萄,则说明这串葡萄没有经过催熟”,专家还说,“自然成熟的葡萄外皮上会有一层薄薄的白粉,一擦就掉。催红或是染色的葡萄则没有这层粉,从口感上说,催熟的葡萄不甜,而自然成熟的葡萄口感较为甜滑,果梗部分颜色较为新鲜”。此外,他建议,市民吃水果时尽量食用应季水果,首选本地时令产品,最好是去皮后食用。(D)(3)
新闻推荐
“轰隆一声巨响,一下子把我从床上震了起来,我还以为是地震了。”9月26日,住在南郊韦斗路的李师傅被吓得够呛,一辆渣土车将空中的线缆挂断,拉断路边多根电杆,其中4根电杆倒压在李师傅的房顶上。早晨8时...
户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户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