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图书馆的读者本报记者 党运摄 (资料图片)构建具有陕西特色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满足陕西省人民群众基本精神文化需求、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是建设文化陕西的基础工程。昨日,省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邀请省文化和旅游厅相关负责人介绍陕西省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情况。
搭建五级文化共享工程网络体系
发布会上,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巡视员、新闻发言人孟宝民介绍,陕西省先后制定印发《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陕办发〔2015〕30号)等政策性文件,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供制度保障;并推动地方立法,《陕西省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条例》于7月1日正式施行。
目前,陕西省共有公共图书馆111个、文化馆119家、乡镇(街道)文化站1108个、村(社区)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15475个;已搭建省分中心、市县支中心、乡村基层服务点相结合的五级文化共享工程网络体系,建成公共电子阅览室2938个;全省数字资源总量达到112.4TB,完成陕西特色专题数据库47个;为77个公共图书馆、62个文化馆分别配送了流动文化服务车,提升了文化下乡的便利性。
全省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全部免费开放
省文化和旅游厅以创新为驱动,积极开展示范创建工作,有效带动了全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水平。目前,全省共有宝鸡、渭南、铜川、安康4个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56个省级文化先进县(包含24个国家级),30个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包含7个国家级),有效带动了全省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水平。
各地结合实际、创新发展,着力打造出铜川市公共图书馆一体化建设,渭南市“一元剧场”“四进”零距项目,安康市“汉剧兴市”,高陵区公共文化服务“110”,延安过大年,韩城欢乐送基层等多个公共文化服务创新品牌;全省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全部实行免费开放,开展县域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制;全省10个地市已经制定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实施标准或落实标准,95个县区制定县级公共文化服务标准目录。
全省群众性文化活动整体提升
近三年来,全省共创作800多件各类群众文艺作品,其中《毛乌素沙漠的女人们》《庆丰年》《山里回来个年轻人》入围第18届全国“群星奖”决赛,《毛乌素沙漠的女人们》获“群星奖”。并通过举办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陕西省艺术节、陕西省阅读文化节、“群星奖”优秀作品展演、群众美术书法摄影展等示范性、品牌性活动,带动全省群众性文化活动整体提升。
依托陕西文化资源,各地不断开展戏曲、剪纸、民歌、腰鼓等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社区活动;举办戏剧大赛、民歌大赛、锣鼓大赛等富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活动;还通过组织参加中国老年合唱大赛、中国少儿合唱节,举办农民工诗歌朗诵会以及为留守儿童送演出等活动,不断满足特殊群体文化需求。
下一步,省文化和旅游厅将以《陕西省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条例》为抓手,进一步加强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开展文化惠民工程,打造品牌文化活动,完善服务协调机制,培养基层文化人才,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加快构建具有陕西特色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本报记者夏明勤
新闻推荐
“零差错”圆满完成兵役征集 访高陵区委常委、副区长、区征兵工作领导小组组长 胡民升
■记者顾荣“近年来,高陵区党委政府紧紧围绕征兵质量核心,严格征兵工作程序和标准,以‘零差错’圆满完成兵役征集...
高陵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高陵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