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新闻 长安新闻 高陵新闻 蓝田新闻 周至新闻 户县新闻
地方网 > 陕西 > 西安市 > 高陵新闻 > 正文

从无到有从弱到强 经开区26年“拓荒史”

来源:西安晚报 2018-12-26 05:12   https://www.yybnet.net/

口述者:李凡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城建集团党委书记、总经理1993年,经开区管委会挂牌。经过26年发展,经开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开区美景

核心提示

1993年,西安未央经济技术开发区筹建处挂牌,33岁的他被公司派到这里来“帮忙”,结果一帮就是26年。12月12日,李凡向记者回顾了他这26年走过的历程,他说自己有幸成为开发区的一名拓荒者、建设者、实践者和管理者,也尽了自己应尽的一份责任。改革开放40年,经开区用26年完成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蜕变,相信经开区的明天会更美好!

全国整顿开发区经开区却“呱呱坠地”

1992年8月21日,时任中共陕西省委常委、西安市委书记程安东主持召开市委常委扩大会议,副市长马振华汇报国务院特区办合肥会议精神。中共西安市委、市政府贯彻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开放沿江沿海和内陆省会城市、自治区首府城市的决定,落实特区办提出的一个对外开放城市可以建立一个经济技术开发区,享受沿海经济开发区优惠政策的要求,决定建立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

9月24日,陕西省政府同意建立西安未央经济技术开发区,上报国务院审批。

10月30日,西安市政府决定成立西安未央经济技术开发区筹建处,任命西安市未央区常务副区长黄继彪为筹建处负责人。

1993年2月28日,中共西安市委常委会决定,撤销西安未央经济技术开发区筹建处,成立西安未央经济技术开发区。

同年4月29日,西安市政府决定:西安未央经济技术开发区更名为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

为什么会更名?可能很多人印象里以为它最早是未央区的一个开发区,其实不然。西安未央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之初就属西安市政府正局级直属事业单位,而“未央”二字主要是为了突出西安这个经济技术开发区所处的方位。后来,国务院特区办领导在听取西安市关于西安未央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汇报时,专门询问过此事,认为叫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更合适。

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之初可以说是“生不逢时”,1992年底,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做出了“立即停止再审批和建设新的开发区,已经批准和开工建设的也要进行清理,量力而行,该停的早停”的重要批示,严禁开发区和城镇建设占用耕地撂荒,严控开发区数量,严格审批制度,对耕地占用及撂荒情况进行认真的检查处理。

这次整顿集中在1993年到1994年之间,省级以下,特别是市县级以下新建开发区数量被大大压缩,大量不具备开发条件的开发区被摘牌。而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就是在这样一个严峻的形势下“呱呱坠地”,并一步步走向茁壮。

原本帮忙3个月最后却留了下来

1993年,我在市建五公司做经营管理工作,因为学的是工程预决算专业,在公司也是中坚力量,每个月的工资5000元。有一天公司领导叫我去谈话,说过完年你就去北边(经开区筹建处)“帮忙”。我当时一听这话脸都变了,极不高兴,那可是比道北还要北的地方,但值得庆幸的是领导说“帮忙”期限只有3个月,3个月后我就可以回公司上班。

1993年2月8日,就这样我被送到了未央区政府招待所,这里也是经开区最初的临时办公所在地。当时开发区筹建不久,尤其缺乏工程技术人员,再加上没经费没办公场地,像我这样白送来帮忙的开发区求之不得。

那时候大家的印象里出了北门就是“道北”“二马路”,周围环境差,名声也不好,只有18路一条公交线。整个未央路从北门到龙首村都还没有进行拓宽改造,道路很狭窄,过了龙首村就看不到什么建筑了,周围全是农田。经开区选址城北,将来会建设成什么样,没有人知道,也没有人能回答得了。

刚开始,整个经开区的总体规划面积为9.88平方公里,起步区3.42平方公里,位于未央路西侧南段。办公机构只有“两部一室”,人员不到10名,所谓“两部”就是开发部和招商部,“一室”即办公室。一年的办公经费才10万元,唯一的交通工具就是一辆蓝鸟牌小轿车,并且方向盘还在右边。通信设备全开发区就是一部红颜色的子母座机。

而分配给我的任务就是征地拆迁和规划编制,有时也会按照领导交办跑一跑招商引资项目。1993年初,我和同事一组负责海南新大陆“雅荷花园”等项目土地上的所有征地拆迁工作。从购地形图到市规划局画红线,然后请勘察设计院测量人员带上仪器到项目现场实际测量分地,埋界桩、砌围墙,直至项目开工的全过程,只要是项目上的事都得管。

“雅荷花园”项目用地是未央区二府庄和大明宫两个街办所属南康村和岗家寨4个村组的地,1993年4月份签的合同,接着就要举行奠基仪式,又赶上部门领导赴香港参加经贸洽谈会去了,部门的整个工作临时交由我负责,包括二炮“山海丹”项目。

由于项目单位进地催得紧,原本打算应付3个月的我只好带着大家分头跑。那个时候经开区还没有任何审批权,项目单位的所有手续都是开发区给代办,人家给了你征地款,你就得给人家跑手续。规划局、土地局、街办、村组、项目单位、被拆迁单位一趟接着一趟跑,唯一的交通工具就是自行车。

“雅荷花园”项目用地所在的南康新村一组和三组之间有矛盾,一方同意了,另一方却不同意,还带着数百人到地里闹事,阻挠项目单位进场。一大早,我和同事分好工,一人戴上草帽在地里等候村民,一人赶紧骑着自行车外边跑手续。一身汗,一身土,没日没夜,硬是在部门领导从香港招商回来时,我们把项目用地给拿下了,同时还把不属于自己管的山海丹项目用地拆迁任务也给完成了。这些都被黄继彪主任看在眼里,随后他多次到市建五公司要人。公司领导经过慎重研究,决定放人,将我的人事关系全部转入经开区。

说实话那个时候我也很纠结,骨子里是不愿意留下来的,因为父母年龄大了,工作单位离家又远,而开发区的工资待遇更是不值一提。但面对这样一种状况,我回去已经没有可能了,所以就留了下来。

管委会曾在警犬基地办公

1993年6月8日,西安经开区管委会从未央区政府招待所迁至未央路北段省公安厅警犬基地,并挂牌。原先的警犬宿舍经过简单粉刷装修后就成了办公场所,我们每天能看到警犬进进出出。院子里还有一个警犬的游泳池,夏天天气特别热的时候,我们也会跳进水里凉快凉快。管委会刚成立时,很多办公设备都是员工从原来公司带过来,办公地址也是换了好几处。

但就是在这样一个简陋的办公环境下,经开区招商引资工作却取得不断突破。海南新大陆“雅荷花园”成为入区的第一个项目,为开发区发展注入了第一笔市场资金。接着海星现代饮品(荣氏果汁)成为第一个制造业项目,为食品饮料产业聚集创造了有利条件。

1993年10月21日,中萃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与西安汉斯饮料总厂合资建设的可口可乐灌装生产项目入驻西安经开区,项目占地4公顷,投资300万美元。这是经开区引进的第一个外资项目,开启了世界500强企业与经开区携手发展的美好蓝本。这些项目的入驻,不仅奠定了开发区的产业基础,更为西安打开了一扇融入世界的窗户。

以发展现代工业、吸收利用外资、拓展外贸出口为主导方向,经开区开辟了一条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也为后期设立西北首家出口加工区创造了条件。1999年,经过6年发展,西安经开区已经实现技工贸总收入55.9亿元,工业总产值31.1亿元,外贸进出口总额5000万美元,税收0.69亿元,逐渐成为全省范围内具有一定产业规模和影响力的工业园区。

迎来发展“黄金时期”

进入新世纪,经开区发展进入产业发展和城市环境全面提升的快车道,尤其是2000年2月13日,国务院办公厅批复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实行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政策。

我的电脑里一直保存着一张照片,那就是授牌当日,管委会主要负责人将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牌子举过头顶的瞬间。那一刻是令人振奋的,经开区终于得到了国家的认可。

在国家政策红利的支持下,经开区以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为先导,规划范围内由过去简单的“三通一平”到“五通一平”,再到全部实现“七通一平”。同时,加快市政道路和公共配套设施建设,使区域承载能力不断增强。

2002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西安经开区设立了西北首家国家级西安出口加工区。同年9月,西安同意经开区中心区由9.88平方公里拓展至21.74平方公里。2003年5月,经开区启动与高陵县合作共建泾渭工业园,规划面积25平方公里。也同样是在那一年,西安草滩农业综合开发区并入经开区,更名为草滩生态产业园,规划面积24平方公里。至此,西安经开区涵盖中心区、出口加工区、泾渭新城、草滩生态产业园的整体发展格局形成。

瑞士ABB,德国西门子、博世,法国阿尔斯通,美国可口可乐,日本日立以及15家大型中央企业——中国兵器集团、北车集团、中钢集团、中航集团、中交集团等;60余家国内行业龙头企业——台湾顶新、香港金威、江苏雨润、陕重汽、西部超导、金风科技、西部钛业等门类齐全的重点项目和企业先后入驻经开区,鳞次栉比的高楼拔地而起,投资经开区的“钱”景被越来越多的投资商看好。

而从2000年到2006年被认为是经开区突破发展的“黄金时期”,截至2006年,经开区实现技工贸总收入542亿元,比1999年增长了近10倍。税收14.2亿元,比1999年增长了20多倍。

2005年,在《唐皇城复兴计划》中,西安做出了一个足以改变城市历史的决定,市级行政中心将整体北迁至经开区中心区。同年,西安市“十一五”规划提出,经开区不仅要建成西部领先的现金制造业基地和出口加工基地,还要建成西安新的中心市区。也就是在这一年,经开区管委会从凤城二路搬到了凤城九路,在这里拥有了独立的办公环境。部门由最初的“两部一室”发展到拥有近30个内设机构。

很多人都认为开发区的工资待遇很好,其实并不是这样。最早我的工资是99元,直到2000年以后才突破千元大关。也许正印证了那句话:从来都不是因为有了希望才去坚持,而是坚持了才有希望。

全省首个总产值过千亿元的先进制造业基地

自此,“建好新中心、服务大西安”就成为经开区奋力推进的一项战略工程。2007年10月,经开区正式启动33个城中村整体改造,新中心建设大幕开启。5年间,33个城中村整村拆除,38条断头路打通,3条南北大通道系统提升,30公里架空线缆落地,一大批公共配套设施建设启用。中、农、工、建、浦发等20多家金融服务机构先后入驻,世纪金花、金鹰国际、王府井、民生、沃尔玛等商贸品牌纷纷布点,经开区全方位满足着市民对大都市生活的各种需求。

经开区管委会提供的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11月,经开区工业总产值率先突破“千亿元”大关,达到了1076亿元,成为全省第一个总产值过1000亿元的先进制造业基地。2012年,经开区实现技工贸总收入2675亿元,工业总产值156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955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39.36亿元,占到全市的20.9%,总量居西安市第一。

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9家,累计达到149家;实现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3.9亿元,同比增长32.8%;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20.1亿美元,同比增长16.8%;实现固定资产投资381.8亿元,同比增长27%;实际引进外资6.82亿美元,同比增长26%;实际引进内资237亿元,同比增长25.5%。

相信明天的经开区会更好

如今的经开区是西安市唯一具有临空、临站、高速交会、地铁密集等独特区位优势的开发区。距离西安咸阳国际机场15分钟车程,距离亚洲最大的铁路客运枢纽西安北站5分钟车程,6条国家高速公路穿区而过,轨道交通和城际铁路交织成网。

从我们所处的区域块看,随着西安城市北扩,渭河成为城中河,经开区将成为大西安的正中心,具有最低的物流成本和最高的交通效率,2小时航空圈、8小时铁路圈和1日公路圈,辐射全国三分之二以上的城市。

截至目前,良好的投资环境使经开区吸引了包括西门子、日立等世界500强投资项目58个;中国兵器、中车、中交、中铁等央企投资项目62个;康师傅、唯品会、汉神等行业龙头企业80余家,是陕西乃至西部地区世界500强和央企投资最密集、民企投资最活跃的区域。

去年9月17日,西安市政府常务会议审定通过了《高铁新城移交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体制方案》。高铁新城这只肩负着大西安期待的蝴蝶,在西安经开区发展的劲风中必将冲破沉默,振翅高飞。

再有一年我就要退休了,从最初的不愿留下到现在深爱这片热土,作为一名经开人我感到自豪。我们有幸参与其中,见证了一个新区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相信明天的经开区会更好。

记者王海鹏实习生马震陈宇鑫受访者供图

新闻推荐

高陵区校本研修“名师引进”培训活动圆满举行

阳光讯(记者刘金)为进一步提升教师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打造高陵追赶超越教育铁军队伍,12月22日上午,高陵区教育局在职教中心...

高陵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高陵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从无到有从弱到强 经开区26年“拓荒史”)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