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新闻 长安新闻 高陵新闻 蓝田新闻 周至新闻 户县新闻
地方网 > 陕西 > 西安市 > 高陵新闻 > 正文

18位公民代表参观省考古研究院泾渭基地和杨官寨遗址考古工地 墓志起源与曹操有关?

来源:华商报 2018-09-14 06:58   https://www.yybnet.net/

华商报讯(记者马虎振)昨日,18位公民代表受邀参观了杨官寨遗址考古工地和省考古研究院泾渭基地。

在位于西安市高陵区的杨官寨遗址考古发掘工地,省考古研究院助理研究员杨利平介绍,杨官寨遗址是距今5500年前的关中地区核心区域的中心聚落。遗址整体面积达100多万平方米,是早期城市的萌芽,被称为“5500年前的西安”。参观的这片区域属东部墓葬区,共有394座墓葬,葬式绝大多数是偏洞式单人一次葬,排列整齐,相互之间没有干扰。

在省考古研究院泾渭基地石刻文物标本库,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李明介绍,这里收藏着1000多块墓志,年代从十六国到清朝。

李明介绍,墓碑出现得很早,墓志是后来才出现的,是埋在坟墓里的。关于墓志起源,有秦朝说、西汉说、东汉说、魏晋说、刘宋元嘉年说五种说法。持“秦朝说”的依据是公元前221至公元前210年记录刑徒的姓名、籍贯的秦刑徒墓瓦文,文字内容简单,还不能算墓志。“西汉说”引用的资料不实。“东汉说”引用的是所谓1929年在洛阳东北郊出土的东汉延平元年(106年)《贾武仲妻马姜墓记》,但已被学界证实是假的。持“刘宋元嘉年说”的年代又太晚。所以,他倾向于“魏晋说”。

东汉建安十年(205年),曹操“以为天下凋敝”下令禁碑,以至许多墓葬被盗。黄初三年(222年)魏文帝下诏,取消墓地上一切设施和标志。可能是世人追念亡者之情仍希望有所寄托,于是产生了将地表刻石埋入墓中的墓志铭形式,这才是墓志的起源。

那么,皇帝的墓志是什么样子呢?李明介绍,皇帝的陵墓不用墓志,一般是用长30厘米左右、宽3厘米左右的玉石,刻文二三百字,用词古奥,主要是用来对皇帝进行褒扬,表现皇帝的伟大的。这个东西叫“哀册”,一般是装在匣子里,埋在陵墓中。

新闻推荐

打造大西安对外开放新支点 “一带一路”高陵 的探索与实践

昭慧广场高陵场畔优质高效的服务南郭村鸟瞰图高陵文体中心鸟瞰图通远何村设施农业通远...

高陵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高陵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18位公民代表参观省考古研究院泾渭基地和杨官寨遗址考古工地 墓志起源与曹操有关?)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