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新闻 长安新闻 高陵新闻 蓝田新闻 周至新闻 户县新闻
地方网 > 陕西 > 西安市 > 高陵新闻 > 正文

加快综合交通枢纽建设 为“一带一路”建设夯实交通基础

来源:西安日报 2018-09-07 07:26   https://www.yybnet.net/

交通枢纽建设是大西安追赶超越的重要基础,是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引擎。近年来,西安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大格局,着力构建立体化综合交通体系,重点打造国家级、区域级、都市级“三级综合枢纽”,逐步优化铁路网、公路网、航空网和城市交通网“四张交通网络”,全面推动空港、陆港、高铁港“三港联动”,不断提升西安主枢纽地位,大西安迈出了新时代追赶超越的新步伐。

构建高效、安全、便捷的公路路网结构

大西安地处内陆,交通运输的发展更要抢抓机遇、创新模式,以更高的产业布局发展效率、更有效的交通运输匹配能力推进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支撑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发展,最大限度发挥大西安在国际国内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带动和辐射作用,实现建设大西安、带动大关中、引领大西北的国家战略布局要求。到2020年,西安将初步形成以综合运输枢纽为核心,综合交通网络为支撑,平安绿色智慧交通为依托,“便捷通畅、高效安全”的现代立体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加快建设“二环十二辐射”国家高速公路枢纽。到2020年,大西安高速公路里程将达到747.2公里(含西咸新区),高速公路网密度达到6.95公里/百平方公里,形成覆盖全域、畅接全省、辐射全国的高速公路网络格局。同时,还将加快市域快速路体系的形成,新改建普通国省干线329公里,建设主城区连通副中心城市和西咸新区的快速路194公里。建成重要农村公路298公里。

此外,大西安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加快推进,建立公路、铁路、民航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联席会议制度。充分依托省市共建模式,切实做好绕城高速公路通行能力提升工程征地拆迁及环境保障工作,丈八四路立交北侧、杏园立交改造工程和西高新收费站建成通车,田王立交加快推进。西安外环高速公路南段开工建设,“2环12辐射”高速公路网日趋完善。

国省干线改扩建项目稳步实施,国道108改建工程、纺渭路拓宽改造工程、省道107周至段基本建成通车,高陵区西营十字立交桥主体贯通,省道107改建工程蓝田段、国道310过境公路工程全面推进,省道101改建工程开工建设。加快建设中心城区连接鄠邑区、阎良区、临潼区的城市快速公路,南三环至鄠邑区、东三环至临潼城市快速路前期手续全部完成,鄠邑区试验段顺利贯通,为沿线区域经济和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公路客运枢纽让品质生活再升级

构建公路客运枢纽“一核两极”的空间结构,优化全市客运枢纽(场站)布局,提升单个枢纽的设施水平、产业承载力和集聚效应;形成“一心两带”的公路货运空间骨架,支撑主城区重点产业发展,降低物流成本,做大做强大西安专业化物流产业。

按照“减少复线、抽密补疏、提高运效、保障出行”的原则,合理配置公交线路资源,加强常规公交与地铁、公交枢纽场站、长途客运站及常规公交主干线路与次支线路之间的换乘接驳,实现“地铁更快捷、公交更便利、道路更畅通、市民更方便”的总体目标。

目前,西安市建成汽车运输枢纽(场站)20个,主城区建成客运枢纽(一级站)7个,城区周边六区县一级站1个,二级站4个,三、四级站8个。其中,主城区客运枢纽(场站)总占地面积约217.28亩,日发送旅客约7万人次。其中城东(即纺织城)客运枢纽项目总征地约172亩,累计投资2.89亿元,设计日均旅客发送量3万人次,日发送客车1408班次,2013年建成运营。该枢纽地下一层与地铁1号线、6号线及西临线始发换乘大厅相接,是目前西部唯一、全国领先的客运枢纽站,也是全国“零换乘”和“无缝接驳”距离最短的枢纽站之一。

绘制西安铁路枢纽发展新蓝图

当前,处于历史交汇期的大西安已经迎来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提出,要推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突出平安高效智慧绿色,构建综合交通运输网络。构建城市群对外运输大通道,畅通城市群内快速交通网络,强化一体衔接的综合交通枢纽功能,提升综合运输服务能力和水平。

加快构建“四纵四横”的对外运输大通道,推进银川—西安、西安—十堰、西安—重庆等高速铁路及兰州(定西)—平凉—庆阳—黄陵铁路建设。重点推进西安北—西安咸阳国际机场、西安—韩城等城际铁路建设。以西安咸阳国际机场、西安北客站和西安国际港务区为依托,加快将西安打造成为以服务丝绸之路经济带为重点,具有更大辐射范围和集聚能力的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

加快建设“一带一路”内陆型改革开放新高地,丝路需要进一步“提速”。随着郑西、西宝、大西高铁通车运营,西安市实现高速铁路便捷通达北京、上海、郑州、太原等城市,西兰、西成高铁开通运营,标志着以“大西安”为中心的西南、西北地区高铁与全国高铁网实现互联互通,西安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枢纽地位更加凸显。

与此同时,重点加快北客站至机场、西安至韩城、阎良至机场、西安至法门寺等5条城际铁路建设,形成“环+辐射”的城际高速铁路网构架。守望古城80余年的西安火车站也在进行改扩建工程,到2022年,不仅自身运力将扩容,还将形成拥有南北双广场、双站房、双地铁、多通道的大型综合交通枢纽,西安市境内也将形成“四主站、一辅站”的铁路枢纽格局。

至2020年,大西安区域内铁路总规模将达到709公里,其中高速铁路里程达到223公里(高铁178公里,城际铁路45公里),西咸新区内高速铁路总里程27公里。基本形成以西安为中心“米字形”高速铁路网和覆盖关中20万人口以上城镇、“辐射+环”状城际铁路网,构建3小时到达周边城市群、4至6小时到达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快速便捷的高速铁路网。建成“四主一辅”的铁路客运枢纽,形成联通亚欧的西部桥头堡和国家向西开放的铁路门户。在大西安范围内形成以高铁、城铁、普铁及相关联络线构成的“目”字形铁路客运环线。

“空中丝路”架起“一带一路”客货运新通道

西安不沿海、不沿边,深居内陆的地理区位,一直是制约加快发展的一大瓶颈,加快打造国际航空枢纽,成为大西安经济突破的关键所在。

2012年5月,西安咸阳机场二期扩建工程顺利投运,以三航站楼、双跑道模式运营,新建25万平方米的T3航站楼、8万平方米的综合交通枢纽,以及南飞行区跑道,可满足年旅客量5000万人次的保障需求。2015年4月,为满足国际业务快速发展需要,在T3航站楼西侧新建的国际指廊投运,可满足年300万人次的保障需求。二期扩建工程投运以来,先后开展3次时刻容量评估,小时容量从33架次/小时提升至目前54架次/小时,时刻容量居全国第五。2017年,西咸新区空港新城新开通西安至阿姆斯特丹、哈恩、芝加哥3条洲际全货运航线,服务企业启动中兴物流包机直航项目,全年航空货运量达26万吨。生鲜类产品、半导体电子产品、医药制品、设备零配件……这些高附加值进出口货物将频繁往来西安与欧洲、美洲之间。

一个个迈进的时间坐标下,是西安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大格局,积极构建“一带一路”航空客货运枢纽的新姿态,航线是航空枢纽建设的核心,也是集散能力强弱的体现。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起点,截至2017年底,西安已开通国内外通航点198个,其中国内152个航点,近300条航线,国内机场覆盖率65%,西北区域覆盖率80%以上,至北、上、广、深等21个城市日均航班超过10班,从中航信统计数据显示,西安国内航线通达性以及快线数量居全国第二。国际方面,初步形成了连接亚、欧、美、澳、非五大洲21个国家46个城市57条国际航线网络,在全球航空运输网络中的节点作用有了明显提升,今年5月2日和5月7日还开通西安至圣彼得堡、西安至伦敦的直飞航线。依托4100万人次客流优势和337条国内外航线,“空中丝路”成为大西安汇聚国际元素、开展国际交往最普遍、最快捷的首选通道,主动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坚持向西飞、向远飞,强化国际业务拓展,努力构建西安对外开放和走向世界的航空大通道。

中转、集输、分拨,具备了这些功能的“空中丝路”,将打造以向西开放的大型国际枢纽、“一带一路”的航空物流枢纽、西部地区国家级综合交通枢纽为主要内容的“三位一体”枢纽机场,为大西安铺好腾飞的跑道。至2025年,还将实现年旅客吞吐量70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80万吨、年起降53.9万架次,新增40个国际通航点,形成连通国内主要城市和国外50多个城市280多条航线网络,远期适应1亿人次旅客吞吐量。

新闻推荐

抢抓新机遇 推动新发展 全力打造大西安北部中心 ——专访西咸新区泾河新城党委书记张宏伟

张宏伟茯茶镇夜景西咸新区黄冈泾河中学效果图崇文塔景区茯茶博物馆乐华城·乐华欢乐世界泾...

高陵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高陵区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加快综合交通枢纽建设 为“一带一路”建设夯实交通基础)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