漕运明渠入渭河口生态修复工程正在逐步推进。(记者 王旭东 摄)
本报讯(记者闫珅)渭河综合治理工程一期用了8年时间实现了两岸洪畅、堤固的目标。自2016年起,渭河综合治理工程二期治理项目生态区建设启动,经过项目选址、规划等前期工作,近日,渭河南岸鹿苑大桥至西禹高速桥段滩区等多处节点开工建设。预计5年时间,完成渭河综合治理工程二期治理项目,全面恢复渭河两岸生态区域功能,以实现水清、岸绿、景美的整体目标。
今年治理4处滩区增加水面1254亩
9月14日上午,记者在高陵区渭河南岸鹿苑大桥至西禹高速桥段滩区施工现场看到,多台大型挖掘设备正在加紧施工。根据规划,该工程上起鹿苑大桥,下至西禹高速桥,河道长度2.6公里,治理滩地面积达到2358亩。“建成后将在滩区内形成2处广场,以打造以水生植物为主的绿色生态区域,届时游人可以在滩区内休闲观光,更近距离与渭河亲近。”项目总监刘云朋告诉记者,经过滩区清障、修建游园主道、滩区绿化等生态恢复项目后,还将建设农业种植区域567.6亩,绿化种植463.4亩。截至目前,项目已累计完成滩面整治1200亩。
漕运明渠是西安市北城区主要排水渠,承接着护城河、汉城湖等水景观的退水。在漕运明渠入渭口生态修复工程现场,工人们正在加紧建设闸室。项目总监江小玲介绍,这里将原有的12个湖区根据水面高程重新规划为6个湖区,形成水面面积约430亩,通过闸室实现水量控制与调节,在蓄积了足够水面的情况下,漕运明渠的来水将重回渭河怀抱。工程建成后,将有效改善该段滩区坑洼杂乱的现状,联通更多的滩区水道,利用水体流动实现水体自净循环,达到逐渐消除恶臭水体的目的。此外,该区域内还将植草绿化,增加区域内生物多样性和物种珍稀度,利用植物的降解、吸附功能,进一步改善水质。
记者了解到,除了高陵区、漕运明渠两处滩区治理工程外,周至周武大桥段、鄠邑区涝渭湿地项目也已开工建设,这4个项目将按照“聚沙成岛、聚水成湖”的原则踏勘设计,在不超过概算的前提下进行调整,以便增大水域面积。4个项目建成后,将增加水面面积1254亩。
全力建设大西安的城中河
市渭河管理中心工程部负责人张兴平告诉记者,西安市渭河综合治理工程2008年10月开工至2016年5月,完成了堤防、堤顶道路、桥梁等一期项目建设主体工程。自2016年起,启动以渭河生态区建设为主的二期治理项目,该规划计划再用5年时间完工,到2021年,通过工程、生态、技术治水方法,营造水面、涵养湿地、修复生态,完成治理任务,再现“八水绕长安”盛景。
渭河西安段滩区总面积14.4万亩,规划可利用面积11.72万亩,其中休闲运动区2.25万亩,湿地区3.37万亩,生态修复区1.37万亩,采砂区0.6万亩,农业耕种区4.13万亩,涉及周至、户县、城市段、高陵、临潼等区县,滩区治理估算投资21.07亿元。目前,渭河综合治理工程二期治理项目生态区建设已完成灞渭桥车游湿地、西安湖、高陵周家村段等滩区治理项目,治理面积2.14万亩,形成水面面积4880亩,完成投资4.78亿元。
下一步,按照柔性治水理念原则,市水务局将按照渭河滩区“聚沙成岛、聚水成湖”的指导思想,全力建设大西安的城中河。将陆续开工建设周至周杨大桥段、周至永流段、鄠邑区耿峪河段、鄠邑区涝河段、高陵泾河口至耿镇桥段、临潼三里河口段等6个滩区治理项目,进一步恢复渭河生态区域功能,实现“让渭河像上海的黄浦江一样,成为大西安的城中河,成为大西安的城市新地标”的目标。
新闻推荐
8月28日,西安市高陵区召开了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三项试点工作专家座谈会,邀请农业部、四川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等国内多所高等院校和企业的9名专家,研究解决高陵区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三...
高陵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高陵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