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新闻 长安新闻 高陵新闻 蓝田新闻 周至新闻 户县新闻
地方网 > 陕西 > 西安市 > 长安新闻 > 正文

“垃圾银行”引导村民垃圾分类 长安区“四网融合”实现垃圾不出村减量化65%以上

来源:西安日报 2018-12-24 04:55   https://www.yybnet.net/

■记者肖持纲通讯员杨丹

“把乡村建成和谐美丽花园”是长安区农村群众的共同心愿。如今,走进长安区滦镇街道翁家寨村、王曲街道南江兆村、子午街道王庄村……一个个美丽宜居乡村,除了绿化小品、文化墙之外,最显眼的就是家家户户门口干净整齐的分类垃圾桶。

“不仅好看,还很好用。”家住长安区水磨村的村民李红告诉记者,她每天把垃圾按要求分类投放到垃圾桶,保洁员扫一扫垃圾桶上的二维码,她的“垃圾银行”就会增加新的积分。

该区城管部门工作人员介绍说,村民在垃圾分类减量及资源化利用平台登记注册后,即可领取具有身份识别标记的二维码和“垃圾银行”存折,建立自己的“垃圾银行”账户。村民在家里按照垃圾分类指导手册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将可回收和有毒有害垃圾适量积攒、打捆打包、粘贴二维码后投入智能回收箱,实现自动积分;将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分类投入家门口的垃圾桶,保洁员清理垃圾时手动扫码为村民积分。所有的积分最后都进入村民的“垃圾银行”存折和电脑后台,村民可以随时了解自己的积分。

有了积分,可以干什么呢?滦镇街道翁家寨村70多岁的翁春娥,最近用自己的积分在超市里兑换了牙膏、洗衣粉等生活用品,她高兴地说:“没想到垃圾还能变成宝。”为方便群众,长安区将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实施的“新网工程”纳入“垃圾银行”系统,村民可在长安区建成的300多家新网工程超市、便利店用“垃圾银行”的积分兑换生活用品、生产资料、农副产品,形成了线上线下的有机融合。

垃圾分类后可以低成本、高效率利用。针对北方农村产生量占45%的可腐烂垃圾,长安区在学习浙江阳光堆肥房经验的基础上,自主研发了“北方智能高效除臭堆肥房”。该堆肥房在零下7℃条件下,仅用12天时间将可腐烂垃圾堆成可利用的有机花肥,处理每吨可腐烂垃圾的直接的水、电成本不到2元,间接成本不到50元,一次性基础建设成本人均不超过60元,节约了近50%财政支出,垃圾堆肥的平均效率提高了1.8倍。目前,长安区规划建设20座智能高效防臭堆肥房,已建成10座。

通过为沿山58个试点村配置智能回收箱、绿色便民公益收购服务站、智能高效防臭堆肥房等设施,长安区形成新型“垃圾银行”再生利用网络,逐步建成具有长安特色的“互联网+垃圾分类减量网+再生资源利用网+新网工程”的垃圾分类“四网融合”新模式。

目前,长安区新型“垃圾银行”收集垃圾总积分9194572分,垃圾减量体积4752.69立方米,群众参与率达到85.5%,在全国率先实现了垃圾不出村减量化65%以上,其中资源化利用率98.3%。

新闻推荐

西安环卫工以手当笔作画30年 希望未来能办属于自己的画展

刷涂料时摔下梯子,印在墙上的手印像两只鸽子,从此产生灵感开始用手当笔作画,高亚军这一画就是30多年。54岁的高亚军...

长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长安区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垃圾银行”引导村民垃圾分类 长安区“四网融合”实现垃圾不出村减量化65%以上)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