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的爱心服务,令孤寡老人倍感温暖。敬老院内老人过生日,大家齐聚一堂,其乐融融。
■首席记者张端
“要是没有社区这么一块‘风水宝地\’,我这老太婆养老就成大难题了!”88岁的独居老人黄文琴最近住进了西三路社区博瑞养老中心,生活一下子丰富起来了。“白天没事到一楼全乐居家养老去做做理疗,和老伙计们聊聊天,平时跟着社区组织的活动画画唱歌,像生活在一个热闹的大家庭!”
新建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111个
如今,和黄文琴老人一样选择社区居家养老的人越来越多,这得益于西安市大力推进养老服务体系,持续不懈地破解“养老难”问题。今年,全市共新建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111个、新建农村幸福院187个,新增养老床位6507张。
今年,西安市出台了《破解养老难提升服务质量推进养老服务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方案》《西安市开展养老院服务质量建设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关于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业放管服改革的通知》等系列文件,有力推动了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深入发展。为完善养老服务,西安市积极在长安区、灞桥区、阎良区、高陵区部分幸福院开始社会化运营的试点探索工作,按计划落实每年20%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引入社会力量运营工作,并委托第三方组织对申报运营补贴的185个农村幸福院进行绩效考评,保证了考评全面公正。同时,市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投入30万元,在长安区组织开展为困难独居、失能老年人上门送餐、提供护理服务等试点工作。
“养老服务不仅难在硬件,更难在软件。老年人身体状况敏感,稍有不慎就会出现意外,很多社会力量看到了养老产业的广阔前景,也担心各种意外事件的出现。”常年从事老年人护理工作的王涛今年吃了“定心丸”。今年西安市积极推进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和养老机构综合责任保险两项制度,7月1日起,政府免费为“政府补贴人群”购买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惠及23.4373万老年人,保险费总额468.746万元。截至11月30日,已受理理赔案件278起,受理金额62.01万元,理赔金额占保费总额13.32%。“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既让机构安心,也让老人放心,是一项实实在在的创新之举、惠民之举!”王涛说。
“1+N”救助体系织密兜底保障网
“多亏了民政给俺办理临时救助,救急又救难。”今年4月初,长安区鸣犊街道高寨村低保户高霞的儿子被诊断出白血病,让原本就贫困的家庭雪上加霜。长安区民政局在了解到情况后,立即为高霞家庭办理临时救助,发放了救助金1万元。
和高霞一样,在面临医疗、教育、生活等困境时,不少群众依靠临时救助渡过了一个又一个难关。据了解,今年来,西安市制定出台专门文件,保障范围突破发展。《关于进一步做好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的通知》将低收入家庭中的成年重度无业残疾人单独申请低保的条件,扩大为月收入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家庭的成年重度残疾人;明确将已婚成家,因离婚、丧偶或无住房等原因与父母共同生活的人员,纳入低保申请范畴;将扶贫办认定的在册贫困户全部纳入医疗救助、临时救助、教育资助范围,进一步扩大了救助帮扶范围。出台了关于做好困难家庭普通高中生生活救助政策,给予低保户、在册贫困户在校高中生每生每年2000元的生活困难补贴。
全年共实施医疗救助88234人次;实施临时救助31345人次;教育资助困难大学生1736人;资助困难家庭高中生1425人;为40054名困难残疾人发放生活补贴2953万元,为36564名重度残疾人发放护理补贴4132万元。预计全年将为32.5万名各类困难群体发放救助资金超过8亿元。
同时,西安市实施低保扶贫有效衔接,今年再次提高了城乡低保标准,将城市低保标准由590元/人·月提高到640元/人·月,农村低保标准由300元/人·月提高到400元/人·月,并实施分类施保,加强低保扶贫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加强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
目前,西安市建立完善了兜底保障政策体系,即“1+N”新型社会救助体系。“1”即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主,包括分类施保和渐退帮扶制度;“N”即包括农村特困人员供养制度、医疗救助制度、临时救助制度、教育资助制度(贫困大学生资助、贫困中学生救助)、残疾人两项补贴制度(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困难失能老人护理补贴制度等,健全完善了社会救助体系,织密织牢了兜底保障网。
新闻推荐
“黄马”的妻子赵芳玲给受伤男子送上食物记者王涛摄本报讯(记者王涛实习生殷依荷)20天前,“黄马”深入秦岭救援失联老人时,意外坠崖身亡。12月25日,秦岭救援队再次接到警方协助救援的电话后,“...
长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长安区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