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新闻 长安新闻 高陵新闻 蓝田新闻 周至新闻 户县新闻
地方网 > 陕西 > 西安市 > 长安新闻 > 正文

大龄二胎妈妈的烦恼

来源:三秦都市报 2016-12-10 00:00   https://www.yybnet.net/

????全面二孩后许多医疗机构开设专门服务窗口

随着全面二孩政策的出台,再次备孕的大龄妇女逐步增多,其中不乏多岁的大嫂为做准妈妈而“铤而走险”。“单独二孩”生育低于预期的现状,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人们对制度设计和政策保障的社会环境有“后顾之忧”。唯有破解教育、医疗资源分布不均的瓶颈制约、建立健全母婴产业发展,真正保证育龄女性的合法权利,切实降低养育成本,才能实现“单独二孩红利”的彻底释放。

产房迎来二孩时代潮

月2日午饭时分,岁的郝艾云一听到儿子的哭声,立马放下饭碗,小跑着进了卧室。婆婆也忙着起身,嘴上喊着“慢点”,追上去搀扶。公公一手拿着尿不湿,一手拿着奶瓶尾随而入,却被婆婆推了出来:“孩子饿了,要喂奶了。”

躺在母亲怀里吸吮母乳的男婴,是郝艾云、杨成军夫妇出生刚天的第二个孩子。“原本计划多观察一段时间,看着母子平安,床位也紧张,昨天上午决定从医院接回来,在家里养着。”岁的杨成军已经有一个上大一的女儿了。年后再次“喜当爹”,直呼还有些不习惯。“不明真相的还以为我抱上孙子了。朋友知道我添了个儿子,整天嚷着要酒喝。”

“这把年纪生孩子,我都不好意思让熟人知道。”郝艾云红着脸向记者解释,没想到在医院里,大龄妈妈生二胎的还真不少。年月日,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决定,实施普遍二孩政策。闻讯国家计生政策松动消息的众多夫妇们,很快重启“造人计划”,越来越多的家庭随着属地计生政策的相继出台,毫无阻碍地迎来第二个孩子。

“我们医院产科张床位住得满满的,生二胎的比生头胎还多。二胎比例相对多出两到三成。随着怀孕二胎的孕妇进入孕产期,这个比例应该还要提高。”西安市长安区某医院产科医生明显感觉要比去年繁忙许多,“还是力争让产妇自然分娩,虽然我们累点,操心多点,但这样更有利于新生儿的健康和产妇们的恢复。”

咸阳市一家三甲医院里,产科床位同样处于满员状态。产房外也是围满一脸紧张迎接产妇和家族新成员的家属,产科病房不断进出庆贺新生儿的探望亲友。院方工作人员介绍说,这种情况已经持续数月。“近段时间以来,生二胎的比生第一胎的还要多。”

“往年在我们医院生二胎的还是少数,现在已经见多不怪了。今天一连接生了三个二胎。以前产妇年龄几乎清一色都是二十四五岁的头胎产妇,现在上了-周岁大龄产妇很多,最大年龄是一位岁的三胎产妇。”在西安市一家省级医院产科,护士小胡告诉记者,许多产妇比自己母亲还要年长。王护士长更是频频点头:这个年龄段在乡村,已经是准备开始伺候儿媳妇坐月子,当奶奶的年龄段了。

四成受访家庭想生二孩

如果说第一个孩子是家里的“不速之客”,那么第二个孩子则肩负着家庭成员更多的期望和梦想。在中国传统上,“养儿防老”,子女承担着赡养老人的主要义务。如果是一个孩子,那么他们可能经受养老和照顾自己家庭的双重负担。

杨成军的弟弟出生于年。那一年的月,第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正式把计划生育定为国策。杨成军的父母因为超生撞了“政策红线”,夫妻两人因此都丢掉了“铁饭碗”。两位老人至今记得,大约在至年,乡镇政府的干部就开始到村里宣传计划生育了,“农村生俩,城镇一个。”

年1月1日,我国全面放开“二孩”政策。杨成军的父母就向儿子下了“最后通牒”,“趁着年轻,必须再生一个。三个儿媳妇都生的是姑娘,这以后嫁了人,岂不是把我们辛苦一辈子置下的家业全带给别人家了。我有儿子给我们养老,儿子他们也得再生一个儿子给自己养老呀。”

杨成军最终同意父母的意见,“我自己一心也想要个儿子,而且现在经济上能跟上,时间也多;我媳妇答应再生一个,是因为她很喜欢小孩子,姑娘在外地上学,她想给身边找个伴。”郝艾云很快有了身孕。在怀孕期间,她没有出现不适症状,生这个孩子还是顺产。

从省统计局今年4月发布的《陕西省二孩生育意愿调查报告》中可以看出,有二孩意愿的四成受访家庭中,他们的选择和杨成军的家庭如出一辙,首要原因是“怕一个孩子孤单”,其次是因为“父母意愿”和“考虑养老等家庭负担”。但是有.%的家庭并没有生育二孩的意愿,“养育小孩经济成本太大”是影响生育二孩最主要的原因,排在其后的还有“无人照料的人工成本大”,“年龄较大生育风险大”,“不愿意为孩子失去太多精力”等因素。

被小二子搅乱的三口之家

今年岁的王女士一直和丈夫在咸阳一家文化公司上班,他们有一个6岁女儿。半年前她发现周边好几个姐妹也有生二胎的想法,遂萌生了再次怀孕的念头。“先是老怀不上孩子,等好不容易怀上了,不久就出现了恶心、呕吐的妊娠反应。怕对胎儿有影响,也不敢贸然用药。”王女士最近又出现了浑身发痒和腹泻等症状,吃药也不见明显好转。无法正常工作的王女士只好向单位提交了辞职报告。

“以前我们夫妻两人月薪共元,一家三口生活还算宽裕。在家里养胎做家庭主妇后,就靠丈夫一个人养家,明显感觉手头紧张,不得不动用存款了。”王女士咨询后了解到,像自己这样的高龄产妇,怀孕期间仅检查费就要花多元,各种营养费算下来也接近一万元,二胎如果剖腹产,加上住院还需要两万多元。

生育是社会和家庭赋予女性的职责,因就业权利无法得到平等对待,很多女性正面临着比生第一胎更艰难的抉择。

家住西安市曲江花园小区的陈先生夫妇工作在咸阳市区的一家民营医院,一个是外科的主刀医生,一个是内科的护士,他们婚后有一个儿子现已七岁。作为生养过孩子的过来人,又是谙熟生育专业知识的内行,备孕二胎依然让他们感受到了“风投”的危险。岁的王女士怀孕后体力明显不支,还出现了浮肿、高血压等伴随症状。等两个人为生二胎决定感到后悔的时候,“孩子月份已经大了。”

“妻子怀孕4个多月时出现了先兆流产症状。我们在医院整整观察了一个晚上。第二天我上手术就感觉头晕,差一点出现手术意外。”“全面二孩”政策已实施近一年,陈先生夫妇工作的医院逐步感受到这一政策带来的“后遗症”,各科室女员工正在相互协商排列怀孕的次序,目的就是拉开距离,避免扎堆,否则可能会影响工作被迫辞职,甚至不得不放弃孩子。尽管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保护怀孕及哺乳期妇女的合法权益,但由于执行力度不够、违法成本低,女性维权往往很艰难。上一周院领导找陈先生严肃谈了一次话,要求王女士要做好提前结束产假回归工作岗位的思想准备。

破解瓶颈方能让二孩红利彻底释放

年龄在岁以上的产妇,或受孕时岁以上的产妇被称为“高龄产妇”。她们普遍拥有稳定的生活伴侣、良好的教育、不错的经济保障、稳固的家庭模式、定型的性格和情商、及丰富的阅历见识等六项优势,在育儿和家庭环境营造上的能力是“妹子级”的准妈妈们无法比拟的。西安市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妇产科主治医师孙颖说,同时这些大龄准妈妈们也受年龄因素影响,孕产时更易患妊娠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甲状腺疾病及其他内分泌疾病;因高龄生育,还会出现贫血、难产、产后感梁等并发症。胎儿畸形、发育迟缓、胎儿窘迫症的发生率也要高于低龄孕妇,影响优生优育。再则女性年龄越大,产后恢复就越慢,育儿方面的精力也显著下降。但是,高龄不等于高危,只要孕妇本身身心素质较好,孕期做好相关检查,适当运动,合理膳食,也能安全地生出健康宝宝。其中有三种检查不要忽略:血液生化检查、超声波、无创基因检测,尤其是第三个,是诊断胎儿先天性疾病的重要手段,比如胎儿是否有畸形、遗传性疾病诊断等。

孙颖医生为此建议:有生育二孩计划的家庭,第一胎尽量选择顺产,既利于母婴健康,也降低生育二胎时相应的风险;而在第一胎剖腹产的情况下,最好间隔两年再做备孕准备;此外,计划生二孩、特别是女方年龄在岁以上的家庭,孕前夫妻双方应到医院做全面的体检,以减少孕育风险。一些家庭确实想要生二胎的话,希望能尽早生,和第一胎的间隔时间在4―5年比较合适,产妇的年龄尽量不要超过岁。

陕西省实行孕期、产前免费优生健康检查和孕产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农村妇女住院分娩补助制度,在农村育龄妇女中开展生殖健康定期检查和疾病筛查。这些都为孕产妇的安全健康和优生优育保驾护航。今年5月日,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会议表决通过了《陕西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备受关注的婚假、产假又是婚育家庭的一份福利。

有关注二胎大龄母亲现象的社会学专家认为,实施“全面二孩”政策,将优化人口结构、减缓人口老龄化压力,增进家庭和谐幸福,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面对当下政策“遇冷”“慢热”现状。省统计局建议要加强政策宣传,建立健全母婴产业发展,保障女性公平就业,完善相关配套措施,加大医疗和教育的投入力度,切实降低养育成本,才能避免“生不起、养不起”现象出现,实现“单独二孩红利”的彻底释放。文/图本报记者孙涛

新闻推荐

采访团参观文学馆弘扬柳青精神

本报讯(记者夏明勤)由陕西省委宣传部组织的“坚定文化自信实现追赶超越”主题采访团,日前走进位于长安区的柳青文学馆,来自中、省、市各大媒体的记者们参观柳青文学馆,学习柳青精神。月6日一大早,采访...

长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长安区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大龄二胎妈妈的烦恼)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