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同学欢聚一堂
“年娃,这不是年娃么,头发都白完了。”“哈哈哈,都成了老头子、老太太了。54年不见了,都叫不上名字来了。”“我叫耿太平,记得你上学时候乒乓球打得好。”4月12日,郭杜中学六一级50多位同学相隔54年后相聚在一起,那种惊喜、激动、幸福、感慨之情溢于言表。
相隔半个世纪重相聚
昨天上午,记者来到长安区郭杜十字西南角一家酒店里,步履蹒跚、满头白发的50多位老人集聚在一起,见面后相互打量着对方,接着紧紧将手握在一起,个个面带着笑容,眼睛里却闪烁着泪花。
“真没想到,毕业54年,今天终于把一个年级三个班的50名同学召集在一起了,同聚郭杜镇,共叙同学情,我们这些70多岁的老头子、老太太真是太高兴了”。本次“半个世纪的聚会”发起人之一段凤英老人感慨万千地这样说道。
忆往昔岁月刻心间
“1958年9月,我们这群十四五岁的青春少年考进了长安县郭杜中学。当时,郭杜中学一没有地址,二没有校舍,学生报名时,还是在郭杜小学报的名,在郭杜小学上的课”。聊起往事,一个个珍藏在王长春老人内心深处的记忆片段,似乎发生在昨日一样。
“1959年2月,同学们搬到郭杜镇郭南村的‘福音堂\’,一个基督教徒诵经的地方上学。1959年9月建设郭杜中学时,同学们把香积寺村南潏河流域的树木都伐光了做建校木材,把郭杜镇能见到的石人、石马都砸烂,集中到一起烧石灰,一起养猪、养羊搞勤工俭学,大家同吃同住同劳动,在苦难的岁月中寻觅无知少年的快乐与幸福,那种记忆一直忘不了。”73岁的耿太平老人说。
“三年后,同学们满怀报效祖国的理想,奔赴全国各地。多年来,只要有在外地工作的同学回到郭杜,大家都要约在一起聚一聚、聊一聊少年同窗之谊,讲一讲儿孙绕膝之乐。我今天还能见到同学们,我很高兴,你们一个个也都成了老人了,一定要保重身体,也要相互联系着,看到你们还像学生娃时候那样热情,我心里高兴。”54年前给这些同学们教体育的老师、如今已经年届80岁的马耀成老师说。
“岁月可以催老容颜,却淡忘不了同窗情缘。如今,我们这些已经70多岁的老人们,彻底放下了昔日纷繁复杂的工作,尽情享受着天伦之乐。可是,54年的同学之情却始终萦绕心头。”段凤英老人在追忆往事中说,为了这种情谊,她主动联系了当年的同学王长春、耿太平,通过向保持联系的同学打听,才把大家召集在了一起,就这样,大家一呼百应,才使得这场阔别了半个世纪的同学会如期举行。
文/图张永峰本报记者李永利实习生张宸豪蔡依轩
新闻推荐
维生素饮料领导品牌脉动以其充满幽默、机智的品牌性格赢得中国广大消费者的喜爱。近日,脉动品牌秉承一贯的吸睛大法,让其新推出的针对女性消费者的“脉动纤系列”产品攒足眼球。脉动希望通过本次活...
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长安区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