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写:记者杨苑君通讯员秦院兴
千年古郡,陶瓷文化源远流长。早在一千多年前的宋代,藤县便与陶瓷结缘,当地的中和窑是一个规模较大的民用陶瓷烧制窑口。
千百年来,陶瓷的应用领域不断扩展,陶瓷产业发展日新月异。在一次次的转型浪潮中,藤县把握住了时代的机遇。2008年,藤县大胆谋划占地2.5万亩、计划建设200条生产线的陶瓷产业园,擘画陶瓷产业的发展蓝图。十载岁月,筚路蓝缕,产业园从蓝图变为现实。2017年,陶瓷产业园工业总产值已突破100亿元,成为广西最大的建筑陶瓷产业园,演绎了一个个化土为瓷、点瓷成金的故事,写下了一部“南国新陶都”的传奇。
1.千年之后续传奇
上世纪80年代以来,故宫博物院的考古专家曾多次到藤县中和窑故址进行考察,挖掘出青白釉婴戏纹印花盏、青白釉席地缠枝菊纹花口碗等一批具有文物价值的古瓷器。随着这些体现高度工艺水平的瓷器文物陆续被发掘,外界开始关注藤县的陶瓷文化。
一千多年前,中和窑的青白瓷通过海上丝绸之路源源不断地输往东南亚各国,开启了著名的“陶瓷之路”。中和窑,也成为迄今为止海上丝绸之路在北部湾地区始发地沿线(西江—北流河—南流江—合浦)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产量品种最多、工艺最精湛的宋代外销民间瓷窑。
历经岁月洗礼,宋窑烧制的青白瓷已剩残片。积淀的陶瓷文化在“沉睡”千年之后,再度熠熠生辉。2009年,烧瓷的窑火重新在藤县熊熊燃起。
藤县中和陶瓷产业园管委会主任李勇辉是产业园规划的制定者之一。回想起当年在藤县住建局任职,谋划陶瓷产业大计的时光,他自豪之情溢于言表。李勇辉认为,藤县规划建设中和陶瓷产业园,不仅因其有着深厚的“中和窑”历史文化,还在于藤县占据着“天时”“地利”“人和”的有利条件。
作为曾经的名窑所在,藤县的瓷土资源优势显著:初步探明,藤县高岭土资源覆盖区面积达23平方公里,矿藏深度100米以上,储量约6.7亿吨,能满足200条陶瓷生产线正常生产150年以上!然而,长期以来,藤县一直扮演着“为他人作嫁衣裳”的尴尬角色:廉价的高岭土一车车、一船船沿江而下,运往广东佛山等地。
如何以资源换产业?藤县县委、县政府为此多方谋划。发展的“东风”吹来——2007年后,珠三角地区的陶瓷产业在多种因素作用下开始“腾笼换鸟”,亟须转型升级,藤县“嗅”到了发展机遇。
2008年,广西新中陶陶瓷有限公司投资6亿元的建陶生产项目破土动工,拉开了藤县陶瓷产业发展的新篇章。正所谓“独木难成林”,藤县开始有针对性地围绕这个入驻项目,大胆规划超大规模的陶瓷产业园,一方面承接广东陶瓷产业的大规模转移,另一方面加快产业园的配套设施建设。
至此,占地2.5万亩、建设200条生产线的陶瓷产业园的规划初步成型:秉承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效能管理的理念,打造一个布局合理、功能配套先进、生态环境优美的陶瓷产业园;建成后,园区年产值将达300亿元,配套产值达100亿元,年可创税超10亿元,能安排10万多人就业。
这对几乎没有建筑陶瓷生产经验的藤县来说,无疑是一次大胆的尝试。敢闯敢拼的藤县人信心满满:这里除了瓷土优势之外,陆路、水路网发达,全县有50万青壮年劳动力,人力资源充裕,再加上毗邻广东的天然联系,发展陶瓷产业是水到渠成之事。
产业园在设计之初,就立足于高起点规划。李勇辉曾多次前往佛山考察,与佛山陶企负责人、相关专家学者交流,了解更多关于陶瓷产业园区的专业知识。陶企代表们介绍,陶瓷生产车间的长度至少需要1200米,一条生产线的宽度约为35米。李勇辉和同事们以此为标准,根据企业的投产计划,划拨出面积较为合理的土地空间,用一个多月时间制作出规划图。至此,一个带着“佛山印记”的陶瓷产业园在藤县诞生了。
2009年,自治区将藤县中和陶瓷产业园纳入自治区级A类园区,在政策层面上给予更多扶持,使园区发展更添动力。
2.陶瓷产业再升级
盛夏的藤县中和陶瓷产业园,一条条干道四通八达,一排排厂房错落有致,生产车间里忙碌不停,处处洋溢着蓬勃发展的气息。
在产业园里,作为配套的商业街面积约有3万平方米,现已入驻了50多间商铺,欧神诺、科达洁能等知名陶瓷品牌随处可见。更引人注目的是,停在路旁的许多车辆挂着佛山牌照,越来越多的佛山陶瓷企业将藤县作为产能转移的目的地,目前入驻园区的陶瓷企业中超七成来自佛山。产业园的产出以建筑陶瓷为主,涵盖微晶砖、抛釉砖、抛光砖、仿古砖、瓷片、外墙砖等各个种类。
窥斑见豹,这一切都可以看出中和陶瓷产业园十年来的发展成果。在这十年磨砺中,陶瓷产业园完成了一次又一次的“蜕变”,从一片小山丘变成了一个大规模的新兴陶瓷工业区。
2018年,李勇辉调任中和陶瓷产业园党工委书记。经过多次深入调研后,他发现,因缺少龙头企业和品牌,园区档次不高,发展速度缓慢。为此,他带领园区管委会牢牢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机遇,加大对东部地区的主动招商。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藤县先后引进欧神诺、蒙娜丽莎、海鸥住工等三家上市企业,总投资达到21亿元。
招得进,还要留得住。藤县的“一站式”服务让欧神诺不仅留了下来,还迅速落地生根。“一般而言,建一个陶瓷厂需要两年时间,而我们在藤县的生产基地只用10个月就建成了,这在整个陶瓷行业都很罕见。”广西欧神诺陶瓷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殷晓春坦言,当时为了寻找合适的生产基地,企业代表先后在四川、湖北、山西、广西等多地考察,最终决定选址藤县。初到园区时,殷晓春的心情不无忐忑,担心企业难以顺利发展。但园区服务跟进及时,签约后快速解决企业落户后遇到的各类难题,令他逐步打消顾虑。
2018年8月末,园区在基建中遇到了意外情况,进出口道路被石头堵塞了。这可急坏了殷晓春,当时欧神诺项目正在加紧厂房建设,如不及时清理,将严重影响项目进度。紧急关头,他给李勇辉打电话求助。10多分钟后,李勇辉赶到现场,组织人员连夜清理石头,及时恢复了企业的生产秩序。
正是园区提供的“一站式”“保姆式”服务,帮助企业解决了用工、用电、用水、办证等难题,为企业减轻了各类成本,让企业安心成长。
如今,藤县中和陶瓷产业园已有21家陶瓷企业入驻,总投资超133亿元,2017年工业总产值突破100亿元,2018年产业园被列入国家开发区目录。在第八届全国陶瓷人大会暨首届中国陶瓷品牌节上,藤县中和陶瓷产业园荣获“2018中国陶瓷优秀产区”称号。
历经烈火与岁月的洗礼,曾经的“中和记忆”煅烧出今日的陶瓷传奇。
新闻推荐
延伸阅读 打品牌调模式拓销售 记藤县古龙龙淳八角专业合作社党支部书记、理事长韦醒松
藤县古龙镇素有“大红八角之乡”的美称,当地有不少种植、营销能人,藤县古龙龙淳八角专业合作社党支部书记、理事长韦醒松便...
藤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藤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