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8日,藤县同心镇力冲村下厢组农民蹲在路边察看木薯沤坏的情况,痛心不已。颜桂海 摄
本报记者 颜桂海
种出来的木薯卖不出,丰产却不能增收,300多名村民只能心痛看着6万多公斤木薯沤坏在路边,惋惜不已。这是藤县同心镇力冲村下厢组农民目前遇到的痛心事。
2月28日,记者来到藤县同心镇力冲村下厢组,在绵绵的春雨中,这个小自然村里的田间地头、房前屋后,都可看到一堆堆沤坏的木薯,空气中弥漫着木薯腐烂发出的异味。村民吴勇光告诉记者,下厢组每户都种有木薯,去年种下的木薯还出现了近年来少有的好收成,但至今全村仍有6万多公斤木薯没有卖出去,且大都被沤坏。记者走进两个小山冲,发现地里还有一畦畦的木薯还没有收获。
难道是去年秋冬期间木薯收获时节没有及时收获?带着疑问,记者走访村民发现,去年秋冬收获季节,有的村民提前收获并通过机耕路运输出去销售,但当时总共只卖出1万公斤左右。后来,大规模收获开始,但却伴随着阴雨天,整个村子通向大山外面唯一的机耕路泥泞不堪,农民不得不将已收获的木薯暂时堆放在路边,等候天气好转再运出去,结果却未能如愿,只能痛心地看着木薯腐烂。村委会干部吴献光算了一笔账,他说:“去冬今春,镇上的生木薯收购价为每百公斤40元。但因为目前春雨天气影响机耕路通行,如果用人力挑到大山外面的水泥路再用汽车转运到镇上的话,运输成本无疑大大增加,每百公斤的运输接近40元,根本就不划算。”
路难行,极大地影响着木薯的销售,造成农产品产销脱节。这除了力冲村下厢组外,在基础设施薄弱的同心镇并不少见。同心镇副镇长李小花介绍,该镇力冲、平顶、沙冲三个行政村目前已经被列为了扶贫开发项目村,并制订了相应的扶贫计划。力冲村下厢组与山外联系的是一条机耕路,其硬化改造的项目报告已经呈报上级部门,相信很快就可以开工了。
目前春耕春种在即,下厢组村民十分烦恼,对于地里还没收获的经济作物木薯,犹如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村民们热切盼望有客商前来收购剩下的木薯。
新闻推荐
更多初中毕业生有机会入读示范高中
藤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藤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