扣肉粉鸡脚粉腐竹粉
梧州人爱吃河粉,有的人会从一碗粉开启一天的第一餐,也会在饥肠辘辘的深夜中“嗦粉”结束一天。梧州人对各种粉的接纳度也很高,桂林米粉、螺蛳粉、老友粉等等,不过,梧州人最常吃、最爱的,还是梧州本地的上汤河粉。
梧州河粉有薄而细腻的特点,在两广享有盛名,许多外地人来到梧州,吃上一碗梧州河粉,都被梧州河粉细腻的口感、鲜美的味道所折服。
“1两”“2两”是多重?
和很多外地的粉店面店都以“大”“小”来作为粉面的计量单位不一样,梧州人的粉店都以“1两”“2两”或者“3两”为计量。
那么,这个以“两”为量词的习惯从何而来呢?同时,更多的梧州河粉爱好者也会注意到一件事情:我要的“2两粉”,为什么感觉比两个“1两粉”要少呢?“1两”+“1两”≠“2两”。那么到底梧州粉面的重量是如何计算的呢?
据了解,“2两”名词来源要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梧州大南路的河粉加工场,那是梧州当时唯一的河粉加工场。当时梧州人常常都会从家里端一些米到那里去换成河粉。
按照当时的换算方式,半公斤米可换得一公斤多的河粉。因此,“1两”“2两”不是粉的重量,而是米的重量。现在,梧州人叫的“2两粉”约是250克河粉的重量。按照通俗的说法,“1两”是小份,“2两”是中份,“3两”是大份。
看起来平平无奇的汤,为什么如此美味?
汤是梧州上汤河粉的灵魂,是决定一碗粉好不好吃的关键因素。梧州河粉的汤看起来平平无奇,却十分入味。薄、爽、滑的河粉能迅速地吸收汤的味道,一口嗦下来,将汤的精华悉数全收。
为什么梧州的汤如此好喝?梧州美食江湖小组近日探寻了梧州的一些老牌的河粉店,看看他们如何熬制得如此鲜味?
位于沙街的徐姨扣肉粉店,已经有36年的历史。每天,都有络绎不绝的食客前来。很多食客都冲着徐阿姨的那口汤。这么多年来,徐阿姨一直坚持用牛骨和猪骨来熬汤。大块大块的骨头,每天要换两次,熬制时间是以燃尽8个煤球为限。徐阿姨说,“为了保住这块招牌,为了保持我们这么多年来的味道不变,我现在还亲自监工。”骨头在滚烫沸腾的水中不断释放出精华,经过长时间的熬制,汤变得浓郁,散发出骨头的芬芳,成为食客所喜爱的汤。
除了徐姨扣肉粉店,很多梧州的老牌店,如炳记牛味粉店、福记等等,都还坚持用骨头来熬汤,只有用骨头熬出来的汤,才具有肉的天然的香味与甜醇,才能衬托出粉的美味。
梧州人最爱什么菜品?
梧州上汤河粉的菜品可谓五花八门,但绕不过两个字——好吃。猪肉类的主要有排骨、扣肉、冬菇瘦肉、猪脚、叉烧等,而牛肉方面,最常见的有牛腩、牛肚、牛腱等。此外,还有腐竹,也是梧州人的最爱。上了年纪的人,更偏爱传统的扣肉和牛腩,而年轻一些的食客,则更多选择牛肚、牛腱等。
对于老店来说,除了汤外,还有其独特的菜品吸引着食客常常来品尝。即使是相同的菜品,每家河粉店都有着独门的秘制秘方,形成自己独特的风味,咸淡相宜间,笼络着一批熟客。扣肉皮的脆爽,牛腩的弹牙,牛肚的韧劲,牛腱的醇厚等等,都是梧州人舌尖上的享受。
一碗晶莹的粉,配上一份肉,再淋上一点肉汁,再加满长时间熬制的汤,就可以满足食客一餐的美味与营养了。这种美味,不分清晨、中午或者深夜,慰藉的不仅仅是食客的胃,还有心灵。
很多在外地读书或者工作的梧州人,每每回到家乡,总会到粉店嗦上一碗上汤河粉。无论在外地吃过多少种粉,都不能替代梧州上汤河粉的地位。这不仅仅是对上汤河粉由衷的热爱,更是对家乡眷恋的一份情。 (刺猬姐 橙子姐)
新闻推荐
李杏春在现场勘查。莫晓健摄李杏春是梧州市公安局长洲分局刑侦一大队警务技术四级主管。2012年参加公安工作以来,主要从事...
梧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梧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