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正
秸秆焚烧由于分散涉及面大,一直是监管难题。目前,梧州市已初步建成秸秆禁烧智能监管系统,实现对秸秆焚烧行为全方位、实时在线监控,确保秸秆禁烧重点管控区域监管全覆盖。
焚烧秸秆不仅污染空气,还容易引发火灾,安全隐患不言而喻,其危害有目共睹。正因此,许多地方都开展了秸秆禁烧工作,运用行政手段进行督查,对焚烧秸秆采取制止、追责等措施。但也应看到,从根本上解决秸秆焚烧难题,除了运用行政手段,还应在秸秆循环利用上想办法、下功夫,多管齐下、堵疏结合,综合防控秸秆焚烧现象。
行政手段就是发挥政府“有形之手”作用。政府在财政、税收上出台优惠政策,通过财政补贴、完善公共服务等方式,发挥政策杠杆引导作用,扶持秸秆循环利用企业做大做强,不仅让秸秆有一个好去处,也让农民能够通过清洁处理秸秆获得一定收入。当农民能从秸秆中获得利益,自然不会将秸秆烧掉。
禁烧秸秆不能只算经济账,更应算算环保账、民生账。如果只算经济账,就有可能在支持秸秆循环利用上,只注重短期利益得失,不考虑秸秆循环利用带来的综合效益。秸秆循环利用是破解秸秆焚烧难题的根本出路,而秸秆循环利用单靠企业力量显然不够,迫切需要相关部门采取综合措施。
秸秆是宝贵的可利用资源,只不过以往限于技术原因、产业链不健全等原因,被付之一炬,浪费了资源,还引发污染、火灾等诸多问题。让秸秆循环利用,成熟的技术有很多。关键问题在于,如何通过有效的途径,将这些技术落实到田头,真正做到变废为宝。
当前,治理大气污染仍然是任重而道远。秸秆焚烧作为大气污染的一个污染源,由于涉及范围广,影响时间长,其污染不可轻视。故而,从农民角度来讲,需要转变观念,提升环保意识,积极配合禁烧秸秆工作。同时,化解秸秆焚烧不能停留在行政手段上严防死守,必须想办法通过技术手段,用政府“有形之手”和市场“无形之手”一起抓,协同发力,让秸秆由付之一炬转变为循环利用,造福社会。
新闻推荐
打造“离尘不离城”乡村游品牌 长洲区前三季度旅游总人数达255.79万人次,同比恢复62.4%
本报讯(记者梁燕如通讯员陈镜洪史秋兰)近段时间,许多到过长洲区平浪村的市民,都会对村子建成的红色广场、红色文化墙等建筑赞...
梧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梧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