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阳钦坚持编织已有20多年,“竹筐爷爷”的名号也因此得名。
史秋兰 文/摄
近日,在长洲区倒水镇富万村大新组,年近八旬的聂阳钦老人正忙得火热,没多久,一个竹箩筐已成型。一旁的老伴陪着他一边闲话家常,一边帮忙递东西。
聂阳钦坚持编织已有20多年,“竹筐爷爷”的名号也因此得名。对于年迈的他来说,编织竹筐除了可以补贴家用,更多的是情怀。
聂阳钦生于1942年,身世较为坎坷,9岁丧父,家中兄弟姐妹4个,他是老大,年纪轻轻就得挑起家中的重担。十三四岁时,聂阳钦开始跟着大伯父学习编织箩筐贴补家用。1964年,22岁的聂阳钦远走他乡谋生计,工作是修桥,主要负责桥梁的修补,这一做就是30多年。1997年,55岁的聂阳钦退休还乡。
空闲时间多了,聂阳钦反而觉得心里空落落的,在看到家里的砍柴刀后,他决定重操旧业——编织竹筐。
没有一丝犹豫,说干就干。种好竹子磨好柴刀,砍竹破竹篾,虽然时隔多年,但聂阳钦一点也不觉得生疏,编织起来依然轻手熟路。看到一个个竹筐在自己的巧手下编织而成,聂阳钦心中的空白终于一点点被填满。
编织箩筐的工序繁多,单是用来围圈的竹篾就有几种,“这是竹篾丝,这叫饺篾,这是经篾,这叫箩耳……”聂阳钦指着一只箩筐一一介绍,而每一道工序都很讲究大小匀称,尤其是箩筐的尺寸,直接决定着箩筐的美观和承重。“左右误差不能超过2寸,不然承重就不对称了,也不好看。”聂阳钦分享经验心得。
最让老人感到欣喜的,是自己编织的竹筐受到他人的热捧和购买,前不久有人一次购买了8只竹筐,这一“大手笔”买卖让他乐呵了很久,这是对他手工的认可和鼓励。但是,这样的情景并不多见,有时一个月也卖不出几只竹筐这样的尴尬反而不时上演。
过去,竹筐是农民的日常用品,不仅卖得高价,市场也走俏,不少编织手艺人因此发家致富。但是,如今随着时代的发展,竹筐日渐走出日常生活,趋势难逆。因此,编织手艺人越来越少了。
而聂阳钦还在执著地坚持着。随着年岁渐长,他的力气渐小,手脚也不再灵活,砍竹背竹这些粗重活也在制约着他。以前他一个月能编20只竹筐,但是现在,一个月只能编10只。由于长期久坐,老人的腰椎也出现了问题。老伴劝他保重身体停止编织,“小心搞坏身体了”,那些带着劝诫和心疼的话不时响起,但是,“编织竹筐是我的兴趣爱好,”聂阳钦依然乐在其中。
新闻推荐
梁小白据交通运输部门统计,今年国庆中秋长假期间,梧州南站共发送旅客10.1万人次,日均发送量超1万人次。这一次,市民和游客对...
梧州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梧州,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