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林丹莉
在繁忙的工作岗位上,他以勤勉扎实的作风赢得了群众和同事的好评,他,就是市场监管局市场与合同监督管理科科长陈启豪。
自去年4月份以来,陈启豪带领市场监管团队持续推进农贸市场的整治工作,积极做好创建全国文明城和国家卫生城各项工作。如今,梧州市的29个农贸市场已换了模样。
指导农贸市场改造
农贸市场的经营环境,不仅关系着群众的“菜篮子”,更关系着城市形象。如何带领团队打好农贸市场环境整治这场硬仗,是对陈启豪的一次考验。
梧州市内的农贸市场大多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投入使用,如今普遍存在布局凌乱、设施陈旧、通道狭窄、摆卖无序等问题。其中,新龙市场位于城乡结合部,曾是一个设施破败、污水垃圾满地的脏乱差市场,群众希望整改的意愿强烈。为改变这个市场的面貌,陈启豪带领团队多次走访市场开办方、经营户,倾听各方意见,宣传有关政策,协调解决存在的难题,并指导市场开办方制定合理的改造方案。去年8月,新龙市场开办方投入350多万元对市场进行全面升级改造,改造后的市场面貌焕然一新。
此后,在陈启豪及团队成员的督促指导下,怡景、新城、南中、大塘、大东等市场也先后进行了改造提升。同时,市场监管局还在各农贸市场投放垃圾桶、安装摊位公示牌等设施,使农贸市场硬件设施得到了很大改善。
在整治农贸市场的过程中,陈启豪遇到一个棘手的问题,“有的经营户认为市场乱一点、脏一点很正常。正是由于这种思想,市场里乱丢垃圾、乱排污水的现象屡见不鲜。”陈启豪说。
针对这种情况,陈启豪决定通过示范带动与宣传引导相结合的方式来扭转经营户的观念。于是,他带领团队成员们定时到各个农贸市场清扫杂物和垃圾,并借此机会耐心指导经营户。就这样,在市场监管人员的带动下,市场经营户逐渐改掉了原来的坏习惯,树立起自觉维护市场环境的意识。
破解“马路市场”顽疾
在农贸市场管理中,还存在着一个顽疾:流动商贩们“抱团”在市场周围移动经营,形成了所谓的“马路市场”。“这些流动摊贩不用交摊位费,也没人监督,影响正常的市场经营秩序。”许多入室经营户抱怨说。
为破解这一难题,去年,市场与合同监督管理科先后出动监管人员7200人(次),纠正农贸市场各种违规摆卖、卫生脏乱问题6800多处(次),劝导违停车辆600多辆。今年以来,市场与合同监督管理科联合相关部门对各个农贸市场周边环境进行大力整治。在联合整治行动中,整治团队采取疏堵结合的办法,把重点放在解决商贩出路问题上,通过设立临时销售点,引导周边摊贩进入销售点经营,使各农贸市场内外占道经营和环境卫生差等突出问题得到缓解。
经过不懈努力,梧州市的农贸市场在2019年全国文明城和国家卫生城的相关测评中获得了良好评价。“市场秩序变好了,这让我们市场监管队员更有信心和动力去做好以后的工作。”陈启豪认为,农贸市场环境提升没有“休止符”,随着长效机制的建立与实施,农贸市场将成为展示梧州文明形象的一张名片。
新闻推荐
以行动践行医者使命 梧州市多个医疗机构在中国医师节当天开展义诊活动
本报讯(记者谢韵通讯员黄舒捷陈思晴)今年8月19日是第三个中国医师节。为大力弘扬“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
梧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梧州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