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写:本报记者 冼振宇 实习生 王碧莹 邱舒怡
今年毕业季处于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大学应届毕业生怎么找工作?能否找到工作?学校和就业部门如何帮助他们就业?近日,记者围绕大家关心的问题进行走访。
先就业再择业为主流
梧州籍的小吴今年从韶关学院毕业,目前在广州一家互联网传媒公司实习了半年,但公司还没有跟她签约。“人力主管告诉我,再等半个月办理手续就可以转正,正式入职后,公司承诺税前月薪达1万元。尽管做新媒体要经常加班开策划会,但是专业对口、待遇不错,我打算再坚持一下。”小吴说,班上大部分同学都找到了工作,但很少进入国企或机关事业单位,就业岗位并不算满意。
就读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2017级商务管理专业的小薇是一名专科毕业生,去年通过面试,有几个不同行业的公司表示愿意录取她,她思考再三,最后选择了其中一家与商务管理专业对口的公司。小薇说,作为国际贸易方向的毕业生,今年就业非常艰难,这个行业大多数公司今年都没有招聘计划,有一些公司甚至迫于经济压力倒闭了。“尽管待遇没有以往入职的师兄师姐那么好,我就当积累经验,希望打好基础,以后有更好的发展。”小薇说。
今年的疫情对不少应届毕业生求职造成一定影响。毕业于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的小政,所学专业是体育教育学,现在他在龙圩区一家健身房当健身顾问。已经工作一段时间的他感觉不太适应,但希望先就业为主,之后再考虑是否换工作。
梧州学院学生工作部部长陈远武向记者坦言,今年文科类专业就业压力相对较大,包括法律、文秘、财会、旅游等专业的学生,因为公务员招考、事业单位招聘、线下教培机构受到疫情冲击等,形势相对严峻。因此,他们也在积极动员学生参加市中小学教师招录、特岗教师、“三支一扶”、西部计划等,从中寻找就业机会。
部分毕业生对就业期望值偏高
“往年的这个时候我们就业率已超过90%,今年受疫情影响比较大,很多用人单位的校园招聘入职考试都推迟了。”梧州学院学生工作部(处)分管就业工作的副处长唐仁洁告诉记者,该校毕业生主要面向广西和珠三角地区的中小企业就业,原计划的夏季招聘会改为“云招聘”,加上疫情导致外向型企业复工不足,幼教机构出现“倒闭潮”,司法考试时间延后,这些都成为部分专业的毕业生暂时找不到工作的客观原因。
为了应对严峻的就业形势,陈远武说,梧州学院制定疫情防控方案时调整了春季学期的就业工作方案,通过就业信息网、微信公众号、官方邮箱、毕业生群、官方QQ等平台构建了一个高效的信息服务体系。利用校友资源回校宣讲招聘,大力鼓励学生留在梧州就业服务本地经济。截至7月中旬,学校共举办一场大型线下双选会、四场线上双选会,近100场校园宣讲会,发布就业信息近1000条,为毕业生提供了三万多个就业岗位,达到人均6个待选就业岗位。学校还主动出击向企业推荐优秀毕业生,助力学生签下就业协议。
唐仁洁同时提到,对于部分学生来说,“就业难”是一个伪命题,“有业不就”现象比较突出,部分毕业生对当前的就业形势缺乏正确的认识,就业期望值偏高,一些毕业生过于看重薪资待遇,对岗位过多挑剔,签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影响了就业信息的有效利用。
应届生留梧就业意愿提高
“今年,国家对毕业生就业工作很重视,由人社、劳动、工信部门等联合教育厅一起出台了很多扶持就业的政策,这是我从事学生工作这么长时间以来,头一回遇到。”唐仁洁说,今年梧州的用人单位积极到梧州学院开展招聘工作,而且有意愿留在梧州工作的毕业生也比往年多。
市就业服务中心秘书科有关工作人员郭岳兰也表达了同样的观点。郭岳兰说,今年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的新入驻企业比较多,全市7个园区都有新开工项目,市劳动部门通过“人社+院校+园区+企业”的通力合作,吸引优秀的应届生,助力梧州产业兴市。从今年以来举办的“云招聘”和近期的现场招聘会来看,毕业生的求职意愿比较强烈,甚至出现一部分在外地读大学的梧州籍毕业生回来就业,比如南宁、武汉、上海、烟台等地的梧州籍毕业生回梧参加本地的双选会和招聘会。
郭岳兰介绍,以7月16日的招聘会为例,梧州国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雅士电业(广西)有限公司、梧州中裕丰田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等企业,对相关专业的毕业生有较大吸引力,这从另一个侧面也反映了梧州市经济发展正是渴望人才之时,可以提供给毕业生一展才华的舞台。“再加上梧州是疫情低风险地区,就业机会大,发展空间广阔,这也是今年梧州籍大学生回家就业人数增加的原因。”郭岳兰说。
新闻推荐
守信者受益 失信者难行 梧州市149家企业主动签署生态环境信用承诺书
本报讯(记者梁萍通讯员郑钰榆)今年以来,梧州市积极完善环保领域信用体系建设,推行信用承诺制度,提升企业严格遵守环保法律法规...
梧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梧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