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仅20天的男婴小明(化名)却因患有先天性巨结肠症,好几天才排一次大便,肚子胀得如同快要爆开的西瓜,生命危在旦夕。所幸,患儿最终通过手术转危为安。
男婴腹胀如鼓
每天灌肠度日
来自梧州的刘氏夫妇一个多月前喜得贵子,宝宝白白胖胖的样子十分可爱。可是没过多久,他们发现了不对劲:孩子只吃不拉,肚子一天天鼓胀起来。
起初,刘氏夫妇以为宝宝是饮水不足所致,于是天天给他喂水,但不见缓解。夫妇俩心疼极了,带着孩子辗转当地多家医院求医,可孩子的病情始终无法好转。眼瞅着孩子的肚子越来越胀,四肢却日渐消瘦,每天还要灌肠,精神状态一天比一天差,当地医院连夜将患儿转至柳州市妇幼保健院小儿外科。
抵院后,医生发现患儿腹胀如鼓、哭声无力,经钡剂造影检查,确诊小明患上的是极为严重的先天性巨结肠(长段型)。也就是说,患儿先天性结肠发育异常,导致大肠处于痉挛状态,大便很难通过,因此肚子越来越胀,薄薄的肚皮下血管清晰可见。
鉴于情况危急,手术刻不容缓。然而患儿的病变肠段长达35厘米,大肠几乎需要全部切除。对于长段型巨结肠,一般采用开腹的方式完成手术,该方法创伤大且腹部会遗留巨大疤痕,对于出生仅20多天的新生儿小明来说无法耐受。
为了让患儿可以尽早正常进食排便,小儿外科医生决定:挑战超高难度微创手术,采用不开腹、创伤小、恢复快、效果好的“长段型巨结肠腹腔镜Deloyers翻转次全结肠切除术”为患儿治疗。
巨结肠可致命 手术成功“瘦肚”
该手术医生需要通过腹腔镜在新生儿巴掌大小的腹腔空间里开展,甚至给肠子“翻跟斗”,极其考验医生的硬功夫。完善术前相关准备后,市妇幼保健院小儿外科副主任欧阳昱为小明主刀。
她首先在患儿腹壁上打了3个直径5毫米的小洞,从3个小洞探入腔镜手术器械,在腹腔镜下彻底松解肠管,将病变肠段从肛门处拖出切除,并将正常的升结肠向后向下翻转,经右下腹于肛门处做了吻合。既最大限度地保持了肠管的顺应性,又避免了肠管血管牵拉与压迫等问题,保证术后患儿可以通畅排便。
最终,医生仅通过3个小窟窿,就为小明成功“瘦肚”,术后患儿恢复得很快,两天后就可以自主排便,第三天开始恢复母乳喂养。出院当天,小明不仅脸蛋红润,还会咧着嘴笑。
“先天性巨结肠是新生儿消化道发育畸形中比较常见的一种,最严重的并发症是巨结肠伴发的小肠结肠炎,若不及时治疗会危及生命。”欧阳昱提醒,生活中一些患儿家长以为该病治不好,往往放弃治疗,导致孩子最终继发全身电解质紊乱、低蛋白血症而危及生命。因此,家长一旦发现小儿腹胀、便秘,要首先排除先天性巨结肠,确诊后应及早治疗。
本报记者 韦安 通讯员唐思思
新闻推荐
发展七十年来,梧州作为一座奋进之城、活力之城,正在逐渐展露姿容 记录城市新高度 感受梧州新变化
文/伍懿从30米到150米,梧州建筑物高度不断被刷新;从3.5平方米到30平方米,人均住房面积不断在提高。刚刚过去的70年里,梧州这...
梧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梧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