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聚焦深度贫困打赢脱贫攻坚、全面提升脱贫攻坚质量和水平,梧州需要在“东融”中加强与发达地区扶贫协作,在推动帮扶项目建设、加强产业协作、注重对贫困地区的人才培养、深化教育医疗协作、强化社会参与等方面入手。
加快推进帮扶项目建设
真正把扶贫项目资金利用好,确保扶贫资金真正用在扶贫上。要在任务上再明确,落实上再精准。推进扶贫项目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既要抓项目谋划,也要抓项目建设,既要抓项目质量,也要抓项目效益,最终通过扶贫项目带动经济薄弱村和低收入农户增收。要按照“任务明确、责任到人、细化分解、倒排工期”的总体要求,坚持系统谋划,突出问题导向,精准落实措施,不断提升扶贫项目的含金量,增强贫困群众的获得感。
鼓励企业借鉴企业的产业扶贫模式
“政府+企业+社会”协同推进产业扶贫模式简单易行、易于操作,是可复制、可借鉴的。一是鼓励企业按照协同推进产业扶贫模式,精准选择产业,建设产业扶贫基地,政府整合资金配套建设产业基地基础设施,社会各界依托产业基地帮助贫困户发展特色产业;二是鼓励企业对产业扶贫实施商业化运作,围绕产业基地引进龙头企业,打造贫困村、贫困户产业“增值链”,实施“产业链扶贫”;三是鼓励企业打造“智慧产业当家平台”,集贫困户种植、养殖、收购、加工、交易、配送为一体,采取以销定产的方式,提高贫困村、贫困户农特产品网上销售率。
实施“触网”“上线”工程,助推梧州土特产出山
一是建立农产品质量检测机制。建立贫困户会用、市场认可、管理方便的农特产品线上交易分类标准,引导贫困户对售前农特产品进行清理筛选、质量分级、保鲜包装等处理;二是强化农特产品美工策划,用好科研成果、检验报告、历史典故、神话传说、音乐舞蹈、影视动漫等工具符号,把梧州宜人气候、良好生态、多彩文化、秀丽风光条件下的精美商品充分展示出来。在搜索网站上优化关键词,在各种贴吧、论坛等平台立体推广梧州农特产品。
注重对贫困地区的人才培养
全力推进以贫困地区实用人才带头人和新型职业农民为重点的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开展“阳光工程”等各项培训,继续抓好贫困地区大学生村官示范性培训,培养和鼓励种养大户、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农机手、科技示范户等为脱贫贡献力量。突出抓好以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为重点的贫困地区的人才队伍建设。要切实加强以骨干农技人员为重点的扶贫农技推广人才队伍建设。
深化教育医疗协作
根据各县区实际的需求,从梧州各县市区的公立医院选派不同学科的医生到广东的医院跟班学习。医疗卫生专家驻点服务,各医疗专家通过坐诊、会诊、手术、讲座等活动,开展医疗帮扶工作。贫困县卫计系统选派县级公立医院、卫生院的业务骨干进修学习。两地中小学、高校、党校系统可加大合作力度,推进两地师生交流力度。
强化社会参与
运用好中国社会扶贫网、爱心扶贫超市、扶贫空间、农村电商等平台。一是用好中国社会扶贫网。结合实际困难发布个性化帮扶需求,通过帮扶干部及各界爱心人士的一对一帮扶,并发挥线上平台作用,积极转发扩散,更为广泛对接社会力量参与其中。二是建好爱心扶贫超市。逐村建立爱心扶贫超市,搭建线下社会扶贫捐赠平台,通过完善积分管理制度,引导群众通过勤劳致富、孝老爱亲、讲究卫生等获得物质奖励,从而避免直接给钱给物带来的不利影响。三是办好扶贫空间。借助扶贫空间平台,全方位展示脱贫攻坚成效,特别是在产业扶贫方面的成果。落实专门工作人员对接、推介、销售扶贫产品,解决贫困群众对接市场难、销售难等问题,促进产业增收。四是发挥农村电商作用。充分发挥网店、微商、微信朋友圈等网销平台作用,每村扶持建设1个农村电商服务站点,为贫困群众免费提供代销、代购、代订、代递服务,让群众足不出户实现产品销售和生产生活资料购买、信息获取,切实降低生产经营成本。 (许 文)
新闻推荐
骑楼城里舞蹁跹 万秀区舞动全城“大乐购杯”舞蹈大赛将于29日举行决赛
本报讯(记者谢韵通讯员黎海平)9月25日晚,骑楼城里灯光灿烂,不少市民围在“我和我的祖国”主题系列活动——万秀区舞动全城“...
梧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梧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