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小时候,阿爸接食侠放学回家的时候,总会经过潘塘对面的一条小巷,巷子里飘出阵阵诱人的烧鸭香味,烧鸭档前的食客常常排成一条壮观的长龙。这时候食侠最期待听到阿爸说“今晚加菜喽”这句话,因为这意味着食侠又可以抱着皮酥肉嫩的烧鸭腿大啃特啃了!印象最深的是,斩烧鸭的师傅会细心地在鸭腿上割两刀,让人拿着吃更方便。想必很多老梧州都记得,这条巷子里的烧鸭曾惊艳了众多街坊,而这个档口就是烧鸭仔,为食侠斩过鸭腿的正是这家烧鸭档的老板文哥。
文哥20岁的时候,跟着师傅学做烧鸭,1986年在巷子里开了一个烧鸭档,通过自己不断改良配方,做出来的烧鸭多汁入味,皮脆肉实,是当时河西的一大美食。1993年,文哥顺势开了一家烧鸭仔饭店,迅速拥有了众多食客,食客们对它的评价最多的是“好吃、抵吃”。在烧鸭仔里,普通几个家常小菜,半只烧鸭,就可以和老友薄吃一餐,谈天说笑,觥筹交错。
如今30多年过去了,从老巷子里飘出来的烧鸭香味不曾消失,烧鸭仔也积累了越来越多的熟客。那些30多年前就成为烧鸭仔粉丝的食客,如今青丝也已染上白霜。现在,文哥将管理大权逐渐交到儿子阿浩的手里,阿浩说这条巷子即将拆迁,不久后这家烧鸭仔饭店便要搬迁新址了。
这次食侠就带着美食江湖试吃团新老食客,一起重温烧鸭仔饭店不变的味道和情怀,其中有几道菜让食客们印象深刻,尤其是招牌烧鸭,有偏爱吃鸭的食客说好吃到“哭”。 (食侠)
●食客点评
陆姑娘:烧鸭仔的烧鸭可谓是从小吃到大,这次试吃也令我感到惊喜,皮脆肉嫩,鸭肉质感弹实,丝毫没有鸭“骚”味,配上白米饭杠杠的!
莱茵河畔:对烧鸭仔早有耳闻,但第一次吃。烧鸭皮又薄又香脆,鸭肉没有骚味,不过个人认为酱汁偏咸,如果可以再淡一点就好了。
伦家是公子:其实我是很抗拒鸭肉的骚味的,但这次我竟然吃了很多烧鸭,那股骚味完全被处理掉了。鸭皮香脆,没有一丝多余的油腻感,鸭肉结实,却也容易咬开。搭配酱汁,咸中带鲜,熟悉而又独特,别有一番风味。
叶子:烧鸭皮很好味,但可能因为酱汁淋得不均匀,有咸有淡,如果由自己蘸酱汁会更好。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蒙敏莹实习生陈松泓通讯员史秋兰)为提升城市道路环境,消除安全隐患,近日,长洲区组织有关部门对两广市场大门西侧的...
梧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梧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