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素雅 通讯员 杨秋月
没有来信地址,也没有具体的收信人,11月初,梧州市疾病控制中心收到了一封匿名的信件。
原来,这是一封从看守所内发出的手写信,源于一位艾滋病感染者小军对市疾控中心医务人员的感谢。在信中,化名小军的艾滋病感染者用六页信纸“讲述”了自己因吸毒患上艾滋病,犯案被送入看守所后的绝望与悔恨。但是,疾控医护人员在一次次的化验与随访中,用认真的工作态度与真诚的心感化了他,让他对未来生活重新燃起了希望。
尽职尽责感动患者
信中,小军详细描述了那位跟踪随访他的护士工作的点滴:为了减少吸毒人员共同使用针具造成艾滋、肝炎等传染病的泛滥,她利用下班时间到吸毒窝点更换清洁针具;得知他是艾滋病患者后,即便受到他的嘲讽,仍坚持为他检验,跟踪病情……
而令小军最意想不到的是,入狱后,这位护士仍继续对他开展跟踪随访工作。就这样,这位护士用自己对工作的尽职尽责感动了小军,小军在看守所内用仅有的空闲时间,蹲在地板上起草稿、誊抄,写下了这封来自高墙之内的感谢信。
尽己所能帮助患者
目前,市疾控中心的医护人员对万秀及长洲辖区约一千多名登记在册的艾滋病患者进行定期随访。信中,小军没有提起帮助他的这名护士的具体姓名,但最经常出入看守所为羁押人员做检验的艾滋病科护士潘护士,都被大家认定为是这位吸毒人员要感谢的“白衣天使”。
潘护士表示,吸毒是艾滋病传播的主要途径之一,医护人员经常会无奈地发现,自己一直跟踪的艾滋病患者因毒瘾发作而作奸犯科,被带到了看守所。因此,每隔一段时间,医护人员就会到监狱为这些患者进行追踪随访,小军可能就是他们当中的一员。不过,因为联系的艾滋病患者不在少数,所以小军的具体身份难以确定。
对于小军在信中提及到的一些跟踪随访的过程,潘护士表示,医护人员都希望尽自己的努力帮助患者。吸毒者的血管因长期静脉注射毒品而硬化,普通的抽血方法很难应对,医务人员就苦练从肘关节、手指缝,甚至是动脉中为他们抽血;患者害怕病情泄露而拒绝化验,医护人员就利用下班时间,在树根下、废弃的工厂等隐蔽的地方开展抽血工作。
“为了减轻艾滋病患者怕被歧视的思想负担,很多时候,医务人员会主动脱下白大褂,穿着便服与他们沟通。甚至在日常中成为他们的朋友,倾听他们的烦心事。”潘护士说道。
梧州市疾控中心艾滋病科科长钟女士表示,所有疾病都是“疾病”,不该有高低贵贱之分,艾滋病感染者来到疾控中心检测,他就只是一个患者。值得欣慰的是,小军在信中多次强调,医务人员让他感受到人生的温暖,他将在高墙内反省自我,争取早日重返社会。
目前,梧州市累计存活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病人三千多人,全市艾滋病疫情增速持续放缓。但是,防治形势依然严峻,一些艾滋病既往感染者已陆续进入发病期,需要治疗的病人数量正急剧增加。而小军的感谢信,让潘护士等站在与艾滋病作斗争战线前沿的医护人员,更加坚定信念,用自己的行动让每一位患者感受到关爱。
新闻推荐
输港六堡茶同比增长十三倍多 梧州出口食品抽检持续合规市场信誉快速提升
本报讯(记者曾燕通讯员吴平)近日,梧州海关收到2018年度辖区内供香港食品检测报告,通报本年度抽检的20个梧州供香港食品样品全...
梧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梧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