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吴艳虹 通讯员 许炬)今年以来,梧州边防检查站优化服务举措,不断深化西江流域大通关服务合作,在梧州口岸推行“三互”(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助)通关一体化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通关“三零”(零等待、零等候、零收费)服务模式,提升口岸通关效率。
在“三互”通关一体化推行以前,在梧州李家庄码头为船舶通行提供服务的有边检、海事、海关、检查检疫等单位,由于各单位服务模式不一样,操作系统不一样,需要递交的材料也不相同,常常让办理人员重复跑腿。
据梧州边防检查站业务一科执勤人员曹奕锦介绍,今年以来,国家相继推出一系列便利措施,推动内陆通沿海沿边通关协作,实现口岸管理相关部门“三互”通关一体化,“以前,航行港澳船舶在李家庄码头办理通关时,需根据不同部门要求准备多套材料,递交到边检站的材料有总申报单、船员名单、货物清单等,办理的船员需拿着一大叠材料在不同部门之间轮流跑,不同部门核验材料后还要上船查验货柜、货物。这样办理下来少则几个小时,多则一天。”曹奕锦说。
如今,经过系统资源整合,梧州口岸为企业提供“一个平台登录、一次提交申报、统一数据标准、统一办理反馈、一站式通关”服务,同时推行网上预报检和无纸化边检服务模式,建立24小时勤务值班、备勤制度,实行“5+2”和24小时无假日通关服务,确保全天候办理船舶通关手续,保证出入境船舶随到随检。
据悉,梧州边检站还不断优化口岸通关环境,进一步完善船舶到港“零”等待、边检查验手续“零”等候、证件办理“零”收费等通关“三零”服务模式,提升口岸通关效率。
曹奕锦介绍,以前企业办理通关手续时间以天为单位,现在变为以小时为单位。航行港澳船舶在抵离口岸前,企业人员可先登录运输工具(船舶)申报系统,输入货物、人员、出发及到港时间等信息,然后系统把信息发送到各部门。梧州边防检查站人员将根据预约时间提前准备各项工作,船舶到达李家庄码头后,船员只需提供海员证,不需递交纸质材料,信息核查且货物等检查无误后即可办结,整个过程通常只需要一个小时。对于未经预报预检的船舶,边检站也尽量做到即报即检,等候时间不超30分钟。
今年上半年,梧州边防检查站共验放出入境人员3396人次,船舶408艘次,货物30万吨。为船舶公司及服务对象节约200小时的泊港、办证时间,创新优化网上预约、诚信激励、限时办结、通关“三零”等服务举措10项,群众满意率达到100%,获得了服务对象的好评。
新闻推荐
龟苓膏田螺梧州纸包鸡冰泉豆浆梧州毗邻广东,在语言、饮食、生活习俗与粤港澳人颇为相似,尤其在饮食方面,受粤菜的影响很深。...
梧州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梧州,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