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祝琳
9月28日,梧州金升铜业股份有限公司年产30万吨高纯阴极铜项目正式点火投产,参与项目复产的技术团队历时三个多月的团结拼搏和攻坚克难,使梧州市循环产业龙头30万吨再生铜项目重新激活、涅槃重生。
回想起三个多月来经历的点滴,梧州金升铜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春雨感慨万千。“6月初我们首批技术人员进驻园区看到,原30万吨再生铜项目的设备老化和腐蚀程度比预料的要严重,厂房也存在漏雨、部分公共设施不能使用等情况,复产工作比预想的要困难。”王春雨告诉记者。尽管集团公司早已组织技术团队前来考察,但复产工作还是存在预料不到的难题。
由于原有设备老化无法使用,为确保项目尽快复产、实现达产达效目标,金升公司投入2000万元重新购置一批生产设备,并分批组织专业团队进厂,全面启动恢复生产前的各项筹建、检修工作。“再生铜项目停产三年多,部分设备尤其是进口设备的运行程序丢失,导致设备无法恢复运转,这给复产工作带来很大阻力。”王春雨说。复产工作推进必须攻克设备技术难关,“确保一次投产成功”。为此,金升公司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加强技术力量配备,不仅返聘原有色再生金属公司的技术人员,把山东总部的管理层、技术骨干带过来,还在本地招聘对口的技术人员,凝聚起复产攻坚的合力。
来自山东的郑宪伟是项目技术总监,带领技术团队全程参与复产工作。“从最初的二十几号人,到后来增加到上百名技术人员,复产检修的人力物力保障逐步增强,也坚定了我们加快项目复产的信心。”郑宪伟坦言。
复产阶段团队遇到的最大困难是如何使停产的设备再度启动。“针对设备启动程序丢失的情况,我们专门成立攻关小组,想方设法寻找备用程序,然后由技术人员重新输入到电脑,再一点点修改、一天天调试,直到设备恢复运行,前后花费了近两个月。”郑宪伟说,“复产时间紧、任务重,从全国各地赶来的技术人员一呆就是两三个月,一刻也不敢耽搁。”
复产过程时值盛夏,近百名和郑宪伟一样的专业技术人员,冒酷暑、战高温,吃住在厂、加班加点、连续奋战,克服了环境、硬件、人力、技术等一个又一个难关,在园区管委会和有关部门的支持配合下,按时按质完成复产工作任务,如期达到项目投产的基本条件和目标要求。
9月28日,金升项目熔炼部分正式点火投产,目前已通过第一个磨合期,电解部分于10月12日通电,标志着金升年产30万吨高纯阴极铜项目进入正常生产状态。“金升项目的顺利投产,对梧州循环产业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动高质量发展起到重要作用。”王春雨表示,“项目有望今年底恢复年产15万吨高纯阴极铜的产能,后续企业产能规模逐步扩大,力争明年上半年恢复年产30万吨的产能,实现全面达产达效。”
12
新闻推荐
本报讯2018年10月9日上午,梧州市公安局红楼派出所(合署)接到黎某报警。黎某称,黄某父子在2015年与其签订租赁厂房合同,眼下,因...
梧州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